第180章 沙场点兵(一)
關燈
小
中
大
因着自己姐姐的緣故,加上在海北‘曆練’了兩年半,宋立德因功被洪治帝敕封為新安侯,前些時日,宋立德才跟随武安公戚繼光歸京。
因為戚繼光徹底的将舊倭國光複,功績卓着,洪治帝大喜,加封武安侯戚繼光為武安公,特賜鐵劵诰書,子孫世襲罔替,與國休戚。
且去年,也就是洪治五年,英國公張溶于家中病逝,其子張元功襲爵,這五軍總督府總督的職位,自然也就空缺了出來,恰好海北已經完全掌握在了大明手中,戚繼光在海北也多是維穩為主。
維穩乃是小雞,殺雞焉用牛刀,随着加封的聖旨一道,新晉武安公戚繼光也就帶領着自己的百戰師一道,踏上了歸來的客船。
從隆慶二年起,戚繼光前往征讨舊倭國,到如今洪治六年,足足十一年間,朝廷對于戚繼光在海北,并不是就沒有一點的猜忌,大臣們主張将戚繼光調回,名義上是換防,其實是在防備。
但洪治帝并沒有聽從這些提出建議的大臣們,而是依舊不斷的運送物資及铳彈藥前往,僅僅是這十一年間,戚繼光手下的百戰師,就更換了三次裝備。
從原先的需要手動裝填火藥,在摁壓火帽的隆慶式火铳,再到改造的隆慶二式火铳,接着就是洪治三年式火铳。
每一次的武器更換升級,明軍戰鬥力都有一次質的飛躍,現如今的主力明軍,已經是裝備銅制铳彈,可一次裝填五發的拉栓式洪治三年火铳了。
龜縮在陸奧國的那些最後的倭國反動大名,在明軍的洪治三年火铳持續不斷的火力射擊之下,盡數被殲滅。
殘餘的地區武士們,紛紛自落其發,逃入廟宇之内,出家為僧,企圖躲避明軍及地方皇協軍的追捕。
海北的和尚們,因為這些落發武士的緣故,遭到了明軍及皇協軍的血腥鎮壓,明軍對付這些殘餘反動武士的宗旨就是:甯殺錯,不放過! 至于你說出家人慈悲不殺生,不好意思,咱大明可不管你是僧還是道,隻要犯事證據落咱明軍手裡,那就是功績。
誰敢阻礙明軍士兵進步,誰就會被歸入成功績! 歸來的新安侯宋立德,被洪治帝任命為京師第一警備師師長,後軍都督府指揮佥事,成為大明新的勳貴系成員。
京師共有三個警備師,一個駐防在大興郊外,一個駐防在昌平,還有一個駐防在通州。
這三個警備師,各自都有一個火炮營,外加一個騎兵團,總兵力達一萬三千多人,這些警備師内的士兵,并不會直接從民間征募,而是一部分從邊軍抽調,一部分是皇家陸軍學院畢業的實習學員填補。
所有新裝備,都會優先供應給這些甲等師團,比如被洪治帝加封為禁衛師的猛虎師,如今全稱是猛虎禁衛師,師長依舊是張維賢。
戍衛京師的這三個警備師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