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议会之论(一)
關燈
小
中
大
” “肅卿兄,如今朝堂雖然經過先帝與陛下改制,五日一朝,然新法施行之下,依舊是還有各種問題,即便是搬到朝堂上各部大臣讨論,也辯不出個所以然來。
” “隻得陛下每次居中調和,若陛下精力盛則可,若後世帝皇,無有陛下此番雄才,則容易國策失衡,造成國家動蕩!” “故而陛下才提及組建議會,乃是防微杜漸,消弭後世子孫不孝之行,使我大明社稷不至于毀于黨争之手!” “陛下此舉,老夫還未盡知,若不是遠長你今日提出,老夫還蒙在鼓裡,”高拱苦笑道,“隻是陛下以為,後世之君,恐有不肖,則老夫觀皇太子之行事,非是昏庸之行,不必有此擔憂才是!” 高拱所說的皇太子乃是洪治帝的嫡長子朱常灏,宋皇後自從生下皇太子之後,次年再次産下一子,洪治帝賜名為溫,全稱為朱常溫,乃是皇三子。
而今宋皇後已有身孕六月,朝堂内外皆言皇四子即将誕生,而紫禁城之中,同時入宮的李貴妃,卻還無有所出,着實是讓李太妃有些着急。
今年已經四歲的皇太子朱常灏,高拱時常在乾清宮行走,自然是常與其見面,知曉皇太子朱常灏并非是什麼愚笨之人。
不但不是什麼愚笨,而且從其說話行事,以及對待内侍宮女方面,頗有洪治帝當年的一些影子。
皇太子朱常灏作為洪治帝的嫡長子,洪治五年便被立為皇太子,可謂是集後宮寵愛于一身,不僅時常出入洪治帝辦政的乾清宮,大臣們商議國事之時,他也在旁靜靜聽講,絲毫沒有稚童的浮躁和不安。
高拱十分的高興于皇太子能有這般的心性,但洪治帝則時常要其與兄弟遊玩,不肯讓其過早的接觸這些國事。
高拱也曾勸谏過洪治帝,認為皇太子年少而沉穩,乃是國朝之幸,陛下何故不讓殿下聽取國事。
洪治帝說出了這麼一句:太子年少而思未定,朝臣思辯,各自有所持,緻使太子年少而學雜,不利與後面博士教導之利,且年少正是皮頑,思沉而少活力,非好事也! 洪治帝認為,太子過早的接觸一些他無法理解的學識,容易讓皇太子碎片化的接受一些不是系統化的學識,容易形成知識禁锢,導緻後面那些翰林院博士們的教導,皇太子會聽不進去。
一旦學識有了碎片化,與自己腦海中根深蒂固的碎片化學識不符,皇太子後面的學習,洪治帝怕他會陷入牛角尖而對其餘學識排斥。
故而洪治帝并不會在大臣們面前,誇耀自己的皇太子,如何的少年老成,而是不斷的讓他去玩這個年紀該玩的遊戲。
洪治帝是要将自己的太子教導成為可以接替他政治思想的接班人的,而不是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