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强硬到底

關燈
    要說現在的南京城之現狀,可以說是改變非常,自從海瑞上任南直隸總督以來,南京城内的街道便被整頓一新,無論大小街道,都修通了排水渠,一些破爛不堪的,更是被兵馬司給直接澆築成了水泥路。

     尤其是南京城朱雀大街,成為了南京城貫通主幹道後,海瑞聽從工匠的建議,直接擴寬成了四馬車并行的大道,極大的改善了南京城内的交通擁堵狀況不說,也美觀了。

     現在南京城内的百姓,行走在路上,都會自發的靠右行進,絕無在馬路中間穿行的情況出現,因為全大明甚至是全世界第一起道路交通判罰,就在南京大理寺完成。

     一個老叟不走人行棧橋,直接強行穿越馬路,被疾馳的四輪馬車直接撞飛幾米遠後,當場不治身亡,死者家屬便将馬車車夫及所屬商行給告上了大理寺。

     要求賠償一千圓喪葬費,還有五百圓補償費,總計一千五百圓! 商行自然是不可能就這麼白白出這份子錢,隻說會出二十圓人情錢,餘者不付! 兩家就這麼直接應訴公堂,作為被告一方,商行請了當時号稱南直隸第一訟師,外号‘鐵嘴’的方覃境。

     方覃境直接在公堂上陳述兵馬司所公布的立案判罰,認為死者明知在有人行棧橋的情況下,無視馬路通行不便且風險極大的危險,依舊強行通過。

     責任完全在死者,商行馬車受損且車夫亦受重傷,商行考慮死者身故,并無在追究其責任,不想死者家屬反而誣告。

     在公堂上,方覃境火力全開,直接将死者家屬聘請的訟師給辯的啞口無言,最後,大理寺宣判,商行無罪,死者家屬需賠償商行的貨物及車夫損傷期間的工薪補償等經濟損失。

     商行則大度的表示,車夫的工薪依舊會由商行補償,至于貨物的損失,考慮到死者已經故去,便大度的表示免了。

     又考慮到死者家屬會反複,還提出,若死者家屬不服上告,則必定要追讨。

     這一案件的審判,給了南京城内的那些個百姓一個警醒,那就是馬路上,馬車的路權是最大的,行人若是無故擅自橫闖,撞死了不僅不賠,你還得賠人家商行的貨物損失。

     案件落實之後,海瑞還督促南京大理寺,将此條編寫入判案律條之中,以後凡是同屬案件,需參照執行。

     事實證明,人并不是都是高素質的,但卻都懂的權衡利弊,在明知撞死了白死,還得倒賠撞死你的那個人錢的時候,南京城内的百姓一夜之間,就都遵紀守法了起來。

     不是棧橋,絕對不走! 馬路上行走,必須靠右! 重拳之下,必定人人遵守,這是海瑞所提倡的。

     海瑞的宗旨就是,律法面前不分何人,不管是士紳還是農戶,商賈還是百姓,皆一視同仁,犯了事,都是罪犯! 當法都可以講人情的時候,那這律法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南京城的百姓自然是歡呼雀躍,他們不是肉食者,自然不會去反對海瑞的‘一視同仁’政策,但士紳們還企圖辯解幾句,認為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