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京师变化

關燈
    合同,便急吼吼的跑到趙莊,應聘入鋼鐵廠作工。

     起因是‘京師周報’的一篇鋼鐵廠夥食極佳,以及每月固定日期發放工籌入賬的報道,讓那些苦哈哈的流民欣喜不已。

     朱翊釴提出以工代赈,得到了内閣的一緻通過,京師附近,每天都在修路,就是四九城内,也是塵土紛飛不止。

     “水泥乃是國之利物,應該由朝廷管控,不可由民間商賈管理,”說話的是與高拱不太合的陳以勤。

     因為西山水泥的供不應求,加上太子朱翊釴提出的以工代赈政策,如今京師附近的流民得到了極大的管控,商稅更是突飛猛進,突破了五十萬大關。

     流民有了收入,便想着在京師穩定下來,京師外圍的房屋一屋難求,有地的農戶便開始用水泥建起廉價的房屋代為出租。

     京師附近更是整村整村的農戶将自家的攤派草塌地給修建成了出租房,朱翊釴得知這些事後,哭笑不得,沒想到京師的農戶,倒是先于老廣過上了包租公的生活。

     “非是所有利于國之物,便都得由朝廷把持,”郭樸出聲反對道,“且西山水泥坊,乃是股東制,管理乃是股東推舉選任,朝廷非是其中股東。

    ” “如何可擅自插手地方商賈經營事務,此于理不合!” “郭閣老此言差矣!” 趙貞吉拱手道,“朝廷内外誰人不知,皇上與太子殿下,乃是西山水泥的第一第二大股東,皇上之股份,便是朝廷之股份,朝廷自然可派人管理!” “趙閣老,皇上與殿下便是不方便插手,才委托各股東推舉管事,”陳志出聲為郭樸站台,“朝廷官員若是參與其中,有違太祖所定之不得官員經商之法!” “且皇上所投之銀錢,皆出自内帑,非是國庫貼補,”陳志笑着看向趙貞吉道,“既然是皇上之内帑出資,便是皇家之私産,莫非趙閣老認為各處皇莊,也需朝廷出人管理不成!” “老夫非是此意,陳次輔莫要亂講,”趙貞吉被陳志說出的話,吓了一跳,急忙撇清。

     敢惦記隆慶帝的皇莊,怕是要被鐵公雞隆慶給弄死不可。

     這位隆慶皇帝,試問滿朝諸公,誰人不知,出了名的一毛不拔,便是太子朱翊釴,想要動用隆慶帝的内帑銀錢,也是父子無情,非得拉投資才行。

     “既然是皇上的私産,我等便不可言插手之事,”高拱站出來直接表态,沒辦法,實在是朱翊釴給的太多了。

     他侄子也參了幾股再其中,如今西山股價飛漲,西山股東大會上,朱翊釴提出了股票的概念,所有在場的現股東,股權認定為固定股份,不可私自交易,每位股東剝離一成股份,向社會發行流通記名股票。

     每一成股可拆分為千票,每票定價拾圓,投入到股票交易所,任由百姓自行交易,所持有之股票,可參與西山水泥年底分紅。

     高拱侄子一下子就入賬了一萬銀圓,笑得嘴都合不攏。

     喜歡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請大家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