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南宁府

關燈
    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南甯府 原本布政使所在的治所由桂林府,在隆慶四年,被隆慶帝下诏改遷,将桂林府廣西布政司治所遷移到了如今的南甯府。

     這一舉動,對于如今的安南都統使司來說,十分的忌憚,原本處于桂林府,安南還能小動作不斷,在不被大明得知的情況下,關起小門來,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玩着稱帝小把戲。

     但自從遷移到了南甯府後,大明對于安南的監視,進一步的上升,這使得安南的莫氏如背在刺,始終覺得,大明會兵越鎮南,直抵升龍城,将他莫氏狗頭,提回京師。

     如今的安南都統使乃是十歲的莫茂洽擔任,但實權卻被‘謙王’莫敬典把持,時安南南北對峙,互相攻伐,乃是北勝而南衰之相,大有一統安南之舉。

     但随着隆慶四年,大明朝廷的一舉诏書下發,将南甯府升格為廣西治所後,莫朝為了防備大明,将多數兵力調往大明邊界,使得對南方的攻伐暫緩,南方後黎朝才得以緩息。

     說起這安南南北朝之事,也是臭棋簍子互炫技,屁大點的地方,還玩起了王莽篡權的手段,莫氏第一任國主莫登庸。

     這老登估計沒少看三國,玩老司馬的篡權,玩得那叫一個溜,從一個漁夫出身,一步一個腳印,愣是被他給當到了後黎朝的‘仁國公’。

     安南喜歡表面對大明稱臣,背後自己卻舉着皇帝頭銜,各種的對内按照大明的制度,進行分封,什麼王都能整一堆。

     對于安南這種肆無忌憚的挑釁,大明朝廷當然是不會容忍的,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對于安南挑釁,想要自立山頭,獨立出大明的藩屬體系之外,那是一個字:打! 不打,那南洋鄭和好不容易跑出來的‘業務’,就會付諸東流,這是朱棣不能容忍的,因此,朱棣直接派遣大軍,郡縣安南,将安南直接歸屬入廣西治理。

     然安南這些逆賊,依舊反叛不斷,大明内部的士大夫官員們也在拱火,不斷地對朱棣說,祖訓有雲:得其地不足以供養,得其民難以使令通! 說白了就是這破地方,反叛不斷,派遣過去的明軍在那爛地雨林中,不但得不到半點的補給,明軍還時不時得接濟一下那些安南的難民。

     怎麼的你大明也算是官宣了,安南你大明的國土了,那我們這些個難民,你不得救濟一下不是。

     官員們隻看到明軍在安南的舉步維艱,但永樂帝卻有自己的大戰略,如果将鄭和下南洋和明軍在安南的攻取聯想起來,你就能看出,永樂帝的内心的戰略是多麼的宏大。

     若是後世的子孫,能夠明白永樂帝的良苦用心,頂住壓力,那麼現在的安南,暹羅,真臘等南洋諸國,就是我華夏自古以來的土地了。

     永樂帝對待南洋諸國,采用的是遠交近攻的戰術,陸地上,對待安南重拳出擊,對于敢挑釁大明這個唯一的宗主國地位的逆賊,那是一定要殺一儆百的。

     哪怕投入再多的資源,安南這個撮爾小國,也一定要滅掉! 永樂帝表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