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韩时安

關燈
    少年一身的書卷氣,朗目星眸,溫潤平和,仿佛是那河岸邊上高大的垂柳,順而不屈。

     韓時安對送他出來的李招娣拱手。

     “節哀順變,日後若是有用得上韓某的地方,自來開口便是。

    ” 李如意的心沒來由的一痛,她愣愣的站在院外,透過籬笆看着房中走出的人影,多年未敢回憶的過往也都一層層漫上心尖。

     上輩子,孫氏還沒死,大姐尚在家時,她不愛幹活,又總吃不飽飯,便借着下地的名義,去河邊摸野鴨蛋,好巧不巧的就發現了在上遊躲着人看書的韓時安。

     韓時安名聲不好,村人都不願與他往來。

     但李如意不在乎那些,她常常會招呼站在高處的人,讓對方幫着她查看那抱窩的野鴨被她驚飛到了何處。

     韓時安總是笑着配合,隻是十次指揮,八次失誤,偶爾還會把自己也摔進河中。

     後來,家裡沒了大姐,她日子難熬,每日隻有幹不完的活。

     那個在上遊讀書的少年便走了下來,趁着黑,背着人偷偷幫她打水,幫她往地裡送肥…… 不會幹農活的人還總會鬧些笑話,李如意一邊笑他,一邊又感激他。

     明明那時兩人沒有旖旎的心思,行事皆出自本心,也受限于禮法。

     可她苦難時回憶這些,又總會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欣喜。

     再後來,她被李柱子賣去了勾欄,到了府城。

     剛開始她不會唱小曲兒,長的也黑,隻能做些伺候人的瑣碎活,師父脾氣不好,看不起她,嫌棄她年紀大,常常因她做的不好便打她。

     她胳膊上後背上總是帶着竹片打過的青紫。

     李柱子還從來不管她的死活,每月到了日子,就跑過來跟她要錢,若是不給,就說要把老三賣到樓子裡去。

     李如意舍不得妹妹,李柱子又軟硬不吃,辛辛苦苦一整年,也隻能存下三五十個大錢。

     要不是師娘維護,又有些天賦,她那段時光隻怕更加難捱。

     彼時韓時安也正在府城求學,十畝地的收益放在尋常人家足夠用了,可若是求學就有些捉襟見肘。

     他日日抄書,又在書院灑掃才能換來更多的書看。

     若是偶爾賺了點小錢那才是稀奇事,他便會高高興興的來找李如意,帶些吃的,也帶來自己最近的好消息。

     李如意要是見到客人剩下了點心,也常常分給他一點。

     他們會跑去勾欄後巷,坐在一個荒院的房頂上看天,就算不說話,就算隻能待一炷香的時間,也總覺得人生有了盼頭。

     兩人一樣的貧苦,一樣的艱難,一樣的流落外地,一樣的孤苦無依,卻也一樣頑強的活着,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那時候,他們各有理想。

     李如意想要掙錢贖身,韓時安想要考上秀才。

     李如意想,等自己贖了身,就找一個跟三家村差不多的地方落戶,買一塊地,養幾隻雞,看看日出日落。

     韓時安就看着她,說如果自己考中了秀才,就可以教書育人,還可以給别人的地挂名…… 李如意每每聽到這裡,總要耍賴,要把自己的地挂在韓時安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