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忽悠大姐
關燈
小
中
大
然間明白了剛才那句話的含義。
她瞬間坐直身體,想要把剛才的話聽個仔細。
“盼兒你說啥?” 李如意面對她不敢置信的神色,将剛才自己的話又重說了一遍。
“我說,我要立女戶,當戶主。
” 大姐瞬間被她驚世駭俗的想法所震驚。
“啥?女戶?” 大齊也有女戶的規定,不過女戶不好立,大多數人家也不願意立女戶。
李家的戶主自從李大貴死了以後就落在了李柱子的名下。
為了減少人頭稅,李家肯定是要給孫氏銷戶的。
李如意打算趁着這個機會,跟李柱子分開。
分家分戶并不違例,父母新喪,為了保護家産重分戶籍的人家也不在少數。
李如意點了點頭,鄭重且嚴肅。
“對,我想要立女戶。
” 大姐不懂朝廷的政策,隻能從情感上勸說李如意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不行不行,沒有這樣的規矩。
再說,咱們分出去,柱子怎麼辦?” 李如意這會兒倒是還挺慶幸,大姐這樣說,說明她本能覺得姐妹仨才是一夥的。
她神色放松了一點,把自己想的理由掰碎了講給大姐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是為了他,咱們才得分出去。
” 李如意一張嘴就讓大姐呆了呆,對方空空如也的腦袋裡想不出這件事的前後因果。
“大姐你想啊,咱們家的家産有什麼,一間房子兩畝地,這些東西當然都是柱子的。
” 這話也就是說的漂亮,那兩畝地已經變成族産了,她們想要也要不走。
這其中的道理李如意不會說,她隻會說大姐關心的話題。
“咱們要是分出去,村子裡還有不少閑置的地方,還有不少空了的無主房屋,咱們是兩戶,村裡不能不給安排吧!?” “這麼一說,是不是又有一間房了!” “而且,朝廷有規定,新落戶的人家可以在戶籍所在地開一畝荒田,這一畝田開荒頭三年是不收稅的,你瞧,咱們這不光多了一間院子,又多了一畝地,多合算的事。
” 平紡縣依山傍水,地廣人稀,土地雖然不算頂肥沃,但荒地很多,人工少,所以朝廷鼓勵開荒,也想用免稅的方式刺激一些人多幹活。
不過,這年月伺候田地可不是輕省活,開荒更是費時費力,雖然大家也都陸續在開荒地,但開的都是三兩晌地的樣子,不放在名下,也不去納稅,隻自家偷着種些糧食菜而已。
大姐被人指揮的時間久了,腦子不太行,被利益打動後,光去憧憬未來了,完全沒想過李如意為什麼會知道這些。
李如意見此,再接再厲的勸說。
“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咱們族人的嘴臉,家裡的那兩畝地都是族産,往後要是有了變故,興許是要被收回去的。
” “可咱們開的這一畝地卻是咱們自己的,别管好賴,終究是一條退路啊!” 李如意這話一下戳到了大姐心中最不願回憶的過往。
李大貴活着的時候,李家有六畝多地。
其中有兩畝是爺奶留下的族産,剩下四畝地是家裡長輩陸續開荒和從别人家手中買來的。
可李大貴那人爛好人一個,架不住人家哄騙,竟然把家裡的地都劃歸了族産當中。
他服徭役累死了,族人就借着李家男丁少一半的名義掠奪走了一半。
後來孫氏又病重,李家銀錢常不湊手,族人又借着各種名義搶走了不少田地。
不過三四年光景,李家原本的六畝地就剩下兩畝了。
這件事李柱子和老三印象不深,那時候他們年紀小,記不住太多。
可對大姐一個當時已經快十歲的孩子來說,真是記憶猶新。
喜歡萬時如意請大家收藏:()萬時如意
她瞬間坐直身體,想要把剛才的話聽個仔細。
“盼兒你說啥?” 李如意面對她不敢置信的神色,将剛才自己的話又重說了一遍。
“我說,我要立女戶,當戶主。
” 大姐瞬間被她驚世駭俗的想法所震驚。
“啥?女戶?” 大齊也有女戶的規定,不過女戶不好立,大多數人家也不願意立女戶。
李家的戶主自從李大貴死了以後就落在了李柱子的名下。
為了減少人頭稅,李家肯定是要給孫氏銷戶的。
李如意打算趁着這個機會,跟李柱子分開。
分家分戶并不違例,父母新喪,為了保護家産重分戶籍的人家也不在少數。
李如意點了點頭,鄭重且嚴肅。
“對,我想要立女戶。
” 大姐不懂朝廷的政策,隻能從情感上勸說李如意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不行不行,沒有這樣的規矩。
再說,咱們分出去,柱子怎麼辦?” 李如意這會兒倒是還挺慶幸,大姐這樣說,說明她本能覺得姐妹仨才是一夥的。
她神色放松了一點,把自己想的理由掰碎了講給大姐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是為了他,咱們才得分出去。
” 李如意一張嘴就讓大姐呆了呆,對方空空如也的腦袋裡想不出這件事的前後因果。
“大姐你想啊,咱們家的家産有什麼,一間房子兩畝地,這些東西當然都是柱子的。
” 這話也就是說的漂亮,那兩畝地已經變成族産了,她們想要也要不走。
這其中的道理李如意不會說,她隻會說大姐關心的話題。
“咱們要是分出去,村子裡還有不少閑置的地方,還有不少空了的無主房屋,咱們是兩戶,村裡不能不給安排吧!?” “這麼一說,是不是又有一間房了!” “而且,朝廷有規定,新落戶的人家可以在戶籍所在地開一畝荒田,這一畝田開荒頭三年是不收稅的,你瞧,咱們這不光多了一間院子,又多了一畝地,多合算的事。
” 平紡縣依山傍水,地廣人稀,土地雖然不算頂肥沃,但荒地很多,人工少,所以朝廷鼓勵開荒,也想用免稅的方式刺激一些人多幹活。
不過,這年月伺候田地可不是輕省活,開荒更是費時費力,雖然大家也都陸續在開荒地,但開的都是三兩晌地的樣子,不放在名下,也不去納稅,隻自家偷着種些糧食菜而已。
大姐被人指揮的時間久了,腦子不太行,被利益打動後,光去憧憬未來了,完全沒想過李如意為什麼會知道這些。
李如意見此,再接再厲的勸說。
“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咱們族人的嘴臉,家裡的那兩畝地都是族産,往後要是有了變故,興許是要被收回去的。
” “可咱們開的這一畝地卻是咱們自己的,别管好賴,終究是一條退路啊!” 李如意這話一下戳到了大姐心中最不願回憶的過往。
李大貴活着的時候,李家有六畝多地。
其中有兩畝是爺奶留下的族産,剩下四畝地是家裡長輩陸續開荒和從别人家手中買來的。
可李大貴那人爛好人一個,架不住人家哄騙,竟然把家裡的地都劃歸了族産當中。
他服徭役累死了,族人就借着李家男丁少一半的名義掠奪走了一半。
後來孫氏又病重,李家銀錢常不湊手,族人又借着各種名義搶走了不少田地。
不過三四年光景,李家原本的六畝地就剩下兩畝了。
這件事李柱子和老三印象不深,那時候他們年紀小,記不住太多。
可對大姐一個當時已經快十歲的孩子來說,真是記憶猶新。
喜歡萬時如意請大家收藏:()萬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