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群废物

關燈
    兩人到了縣裡,别說六文錢,李如意尋着自己常去的人家,一家人一家人敲門去問,連說好話帶賣乖,才換了四文錢回來。

     趕着關城門之前去糧鋪買了兩斤陳年碎苞谷。

     家裡都揭不開鍋了,正等着她帶糧食回來。

     野菜洗一洗和碎苞谷煮了一鍋,多放點水,幹的不夠吃還能灌個水飽。

     李柱子累的要死要活,别說幹活,就今天一天走的路就要了他老命了。

     第二天一早,李如意喊他起來,他躺在炕上開始裝病。

     李如意也沒為難他,拿上東西假裝自己上山砍柴去了。

     見他生病,大姐和老三也不好都出去鏟地,老三就被留在了家中照顧他。

     雖說留下來好像很輕松似的,可實際上家裡的活也不少。

     後園子要侍弄,家裡柴火也得劈,洗洗刷刷的都是活。

     九歲的孩子這時候都不叫孩子,要當個勞力一樣使喚。

     好在這些事老三都是做慣了的,做起來得心應手。

     李柱子在炕上躺了小半天,見沒人回來,他這才偷偷摸摸去了廚房,把家裡留給他和老三的碴子粥都吃光後,悄悄跑了出去,完全不在乎老三沒有東西吃要怎麼辦。

     這會兒太陽很大,照在地上都能看見地面蒸騰起的水汽。

     李柱子跑到村前一個廢屋當中,就看見他的小夥伴在屋地上鋪了破席子,坐在一起學人推牌九。

     那副牌九不知道誰用木頭摳的,參差不齊,玩熟了的人都快知道哪張牌長什麼樣兒了。

     不過他們年紀小,家裡也不給錢,就是玩個樂呵,也都不較真。

     看見李柱子來了,孩子當中比較得人心的栓子和權子都笑呵呵的招呼他。

     李權子今年十一,是族長家小兒子的小兒子,雖然地位比較高,但家裡人口多,真不算受重視,跟李柱子在李家的境遇完全不同。

     李柱子因為孫氏偏愛,手裡總會有一文兩文的閑錢用來買點吃喝。

     李權子嘴饞,就總會說點好聽話哄着李柱子,李柱子一進門,也是他先發現的。

     “柱子來啦?你昨天不是跟你二姐去城裡了嗎?城裡好玩嘛?” 李柱子不太高興,他昨天進城根本就沒玩到,光被李如意拉着去别人家敲大門挨罵和陪笑了。

     當然了,他認為罵他,就是沒給他好臉沒捧着他說話。

     但實際上,人家也隻是因為不熟,不願意收她們的柴禾,拒絕一下罷了。

     見此,李權子和李栓子交換了一個眼神。

     李栓子比他們都大,今年已經十四了,比李家大姐都大一歲。

     他家裡田地少,孩子多,他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父母平時根本不管他。

     他自己也不願意去幹農活,就在縣城中拜了個大哥,大多數時間都跟着大哥閑混。

     不過大哥也不養廢物,他這會兒還隻能跟在别人屁股後當個當啷,掙錢那都是沒譜的事。

     他想要在大哥面前露臉,就得給人孝敬,可他一窮二白的也沒什麼好東西。

     這就把主意打到了李家三姐妹的身上。

     李如意的上輩子,三姐妹都被族長家盯上了,李栓子自然沒敢動手。

     可這輩子孫氏早死三天,沒有把她們托付出去,李栓子就有了想法。

     他看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