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兴源村的“新故事”

關燈
    随着新學校的落成和生态農業觀光園的成功運營,興源村的日子越來越好,村民們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然而,薛禮知道,興源村的未來不僅僅是經濟的繁榮和教育的進步,還需要一種新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他開始思考,如何讓村民們在物質富足的同時,也能在精神上找到歸屬。

     一、新的思考 這天,薛禮獨自坐在院子裡,望着遠處的田野,眼神中透着一絲深思。

    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奮鬥,想起了這些年村裡經曆的風風雨雨。

    如今,雖然村民們的生活好了起來,但薛禮總覺得還缺點什麼。

    “爹,你在想什麼呢?”小花從屋裡走出來,坐在薛禮身邊。

    “我在想,咱們村雖然現在日子好過了,但不能隻靠一時的熱鬧。

    ”李根生歎了口氣,“真正的富足,是要讓村民們在精神上也有歸屬感。

    ”“那我們該怎麼辦?”小花問道。

    “我們需要一個能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地方,一個能讓大家記住鄉愁的地方。

    ”薛禮擡起頭,眼神堅定,“我們需要一個屬于興源村的‘新故事’。

    ” 二、新的計劃 幾天後,薛禮找到趙大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趙支書,我覺得咱們村應該建一個村史館,把村裡的曆史、文化和記憶都保存下來。

    ”趙大柱聽了,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薛小子說得對,這些年我們一直忙于發展經濟,卻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東西。

    建一個村史館,這是個好主意。

    ”“我們還可以把村裡的老物件、老照片都收集起來,讓年輕人了解村裡的過去。

    ”薛禮補充道。

    “好,我馬上去縣裡争取支持。

    ”趙大柱拍了拍薛禮的肩膀,“這事就這麼定了!” 三、村史館的誕生 在趙大柱的努力下,山根村的村史館計劃很快得到了縣裡的支持。

    縣裡不僅撥款支持建設,還安排了專業的設計師來幫助規劃。

    村民們聽說要建村史館,紛紛出力,幫忙收集老物件、整理老照片。

    “禮叔,這次我們建的村史館,不僅有展廳,還有多媒體展示區。

    ”小強興奮地說道,“村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村裡的曆史變遷,還能聽到老一輩人的故事。

    ”“這太好了!”薛禮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村史館,興源村的過去和未來就有了連接。

    ” 四、村史館的開館 幾個月後,村史館落成。

    這是一座古樸而現代的建築,展廳裡陳列着村裡從過去到現在的重要物件:古老的農具、舊時的家具、泛黃的照片……每一處都承載着興源村的記憶。

    開館那天,村民們紛紛前來參觀,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村裡的老人在展廳裡講述着過去的故事,孩子們則好奇地聽着,眼神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熱愛。

    “爹,你看,這是咱們家的老照片!”小花拉着薛禮的手,指着一張黑白照片說道。

    “是啊,那時候的日子雖然苦,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薛禮點了點頭,眼神中透着懷念,“有了村史館,這些記憶就不會被遺忘。

    ” 五、新的凝聚力 村史館的落成,不僅保存了興源村的曆史,更成為村民們精神上的寄托。

    村民們在這裡舉辦各種活動,分享故事,交流心得。

    村裡的年輕人也更加珍惜這片土地,紛紛回到村裡,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貢獻力量。

    “禮叔,我們打算在村史館裡舉辦一個‘鄉村故事會’。

    ”小強興奮地說道,“讓村民們輪流講述自己和興源村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