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募捐结束
關燈
小
中
大
至此募捐已經結束,柳庭恪對衆人到來表達了感謝,随後就将李、韓、孟三家的孩子就叫到跟前來,這三個孩子在十二到十六之間歲,生活上倒是不用費什麼心。
柳庭恪與他們三個說了幾句話,問了幾句平時都讀些什麼書,然後便說覺得和這三個孩子投緣,就是能留下和姚掌櫃家的孩子做個伴就好了。
他們本次來就是為了這個,如此便順理成章。
柳庭恪說道:“大甯有功名之人不在少數,但是南嶺卻屈指可數,百姓的教化之路任重道遠,不過相信有各位高義之士慷慨相助,石州定然會越來越好。
” 這三個孩子就在知府衙門住下了,本來是都有小厮跟着的,但是都自家的老爹一起帶走了。
他們是來學習的,又不是讓人伺候的,再說衙門裡也有下人,總不至于吃飯要自己做吧? 若是在知府這裡學習還帶着下人,未免有些不懂規矩。
送走衆人,柳庭恪和窦苗兒開始盤點今日的募捐成果,種子一萬石,這個結果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
原本他們覺得可能募集到六七千石就差不多了,緊着自己在大山裡開墾出來的荒地種大約需要兩千石左右,剩下的再給地勢比較好的地方分,以哪裡能打糧就給哪裡種的原則。
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如今超出來這麼多,他們不用那麼精打細算,盡量能種的都種一點,萬一能打糧呢? 而且柳庭恪才不會一股腦的傻傻的往裡補錢呢,他早就給順德帝寫奏折,去年石州遭了災,百姓自己都快吃不上飯了,公糧也是沒交幾粒,朝廷應該體恤百姓之苦,将去年的公糧免了,若是朝廷能答應他的請求,春耕一事他便不用朝廷撥款救濟,自行解決,而且補足前年的公糧。
柳庭恪琢磨着順德帝肯定會批,石州是個什麼地方順德帝不是不知道,自從開國以來就沒幾次能把公糧交全的。
所以柳庭恪的條件他不可能不答應。
其實就算是今年也交不上幾粒糧食他都是
柳庭恪與他們三個說了幾句話,問了幾句平時都讀些什麼書,然後便說覺得和這三個孩子投緣,就是能留下和姚掌櫃家的孩子做個伴就好了。
他們本次來就是為了這個,如此便順理成章。
柳庭恪說道:“大甯有功名之人不在少數,但是南嶺卻屈指可數,百姓的教化之路任重道遠,不過相信有各位高義之士慷慨相助,石州定然會越來越好。
” 這三個孩子就在知府衙門住下了,本來是都有小厮跟着的,但是都自家的老爹一起帶走了。
他們是來學習的,又不是讓人伺候的,再說衙門裡也有下人,總不至于吃飯要自己做吧? 若是在知府這裡學習還帶着下人,未免有些不懂規矩。
送走衆人,柳庭恪和窦苗兒開始盤點今日的募捐成果,種子一萬石,這個結果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
原本他們覺得可能募集到六七千石就差不多了,緊着自己在大山裡開墾出來的荒地種大約需要兩千石左右,剩下的再給地勢比較好的地方分,以哪裡能打糧就給哪裡種的原則。
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如今超出來這麼多,他們不用那麼精打細算,盡量能種的都種一點,萬一能打糧呢? 而且柳庭恪才不會一股腦的傻傻的往裡補錢呢,他早就給順德帝寫奏折,去年石州遭了災,百姓自己都快吃不上飯了,公糧也是沒交幾粒,朝廷應該體恤百姓之苦,将去年的公糧免了,若是朝廷能答應他的請求,春耕一事他便不用朝廷撥款救濟,自行解決,而且補足前年的公糧。
柳庭恪琢磨着順德帝肯定會批,石州是個什麼地方順德帝不是不知道,自從開國以來就沒幾次能把公糧交全的。
所以柳庭恪的條件他不可能不答應。
其實就算是今年也交不上幾粒糧食他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