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愁九九

關燈
    入B站時,映入眼簾的竟是一段令人心碎的推薦活動視頻——我的前男友與他的現任女友正在大秀恩愛!畫面中,他們身處一家熱氣騰騰的火鍋店裡,享受着美味的部隊火鍋。

    那濃郁的香氣仿佛透過屏幕鑽進了我的鼻腔,讓我垂涎欲滴。

     但這并不是最令人生氣的地方。

    真正刺痛我的,是前男友細心地夾起一塊我一直心心念念、渴望品嘗卻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購買的美食,溫柔地送到他現任女友的嘴邊。

    看着她幸福滿足的笑容,一股無法言喻的委屈瞬間湧上心頭。

    這種委屈并非僅僅源于他們的甜蜜戀情,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和孤獨感。

    無論是與他分手之後,還是此刻獨自一人面對這個場景,我始終感到自己被生活遺忘在了某個角落,無人問津。

    然而,未能品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美味佳肴所帶來的那股子委屈勁兒,簡直就是生活施加于人的憋屈。

    雖說這樣的委屈尚可忍耐,但當目睹他對待其現任女友的那份深情厚愛時,看着那個女人搖身一變,成為備受寵溺、毫無顧忌且心想事成的幸福模樣,内心的酸楚便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這可絕非僅僅隻是在寒冬臘月裡吃不到部隊鍋那般簡單的委屈啊!而是一種源自不被疼惜與珍愛的深深委屈。

    或許對于那些從未感受過愛意的人們而言,這樣充滿委屈的日子早已習以為常。

    可是,當身處其中,眼睜睜地望着他人活得如此灑脫自在,心中的委屈感便愈發強烈,仿佛層層疊加一般,不斷翻倍增長着。

     婚姻究竟是什麼呢?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有人認為,婚姻不過是一種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關系,雙方隻是在貪圖對方身上所擁有的東西罷了;也有人覺得,婚姻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利益交換,将感情與物質緊緊捆綁在一起。

     那麼愛情又是什麼呢?同樣地,每個人心中的答案也不盡相同。

    有些人堅信,愛情猶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短暫而璀璨,令人心馳神往卻難以長久擁有;還有些人則把愛情視作生命中的奢侈品,渴望至極但往往求之不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大多數情況下,愛情似乎總是在人們青春懵懂、年少輕狂之時悄然降臨。

    那或許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當你不經意間邂逅那個令你心動不已的她時,愛情的種子便已在心底生根發芽。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許多人的婚姻逐漸失去了最初那份純真美好的情感色彩,變得越來越像一場關于人生、金錢和命運的交易。

     愛情啊,它是如此的美妙動人!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那種魂牽夢繞的思念,讓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追尋。

    可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殘酷無比的現實婚姻。

    當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曆經風雨、飽嘗艱辛,當我們被無情的歲月折磨得遍體鱗傷、走投無路之際,不得不選擇用婚姻這場看似公平實則充滿無奈的交易來換取片刻的安甯與慰藉。

    于是乎,曾經神聖不可侵犯的愛情就這樣被我們以各取所需之名肆意亵渎着……的确如此,愛情從誕生之初便注定會遭受亵渎!在亵渎愛情這一行為上,人類似乎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

    沒錯,愛本身确實是一種天賦,但亵渎愛情同樣也是一種天賦。

    這種現象看似與現實緊密相連,但實際上,那些在文學作品裡被極力贊頌的愛意,于日常生活中卻宛如鳳毛麟角般稀有。

    正因為其罕見且閃耀奪目,才得以被衆人傳頌贊揚。

    然而,當人們對這些熠熠生輝的高尚品質大肆讴歌時,卻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為何我們要去歌頌那些真實、善良以及美好的品質?原因無他,隻因它們極為稀缺,故而顯得無比珍貴,并值得被珍視與頌揚。

     就好比人人皆喜愛欣賞美女和華美服飾,那些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女和華麗服裝仿若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精心打造而成的藝術傑作。

    她們周身所散發出的那種由人文底蘊層層堆疊而成的迷人魅力與氣質,恰似青春靓麗的女子迎面走來時所帶來的那股朝氣蓬勃、嬌豔動人的青春美貌氣息。

     她們時而氣質如蘭,清新脫俗,宛如深谷幽蘭,散發着迷人的芬芳;她們時而魅惑妖豔,勾人欲望,恰似那盛開的玫瑰,嬌豔欲滴。

    女人的魅力,猶如一件件精美的商品,擺在櫥櫃裡,任人挑選。

    不可否認的是,有的男人挑女人,就如同在菜市場挑菜一般随意;而女人挑男人,也會像在服裝店選衣服那樣,精挑細選。

    然而,當你走進商場,你就會發現,男人挑衣服的選擇和思維模式,與女人挑衣服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原理,簡直是天壤之别。

    這種微妙的、顯而易見的差異,就如同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決定了男人與女人之間截然不同的戀愛擇偶初衷。

    生理上,男人與女人的大腦運行機制與構造,就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對于愛情,男人與女人的思維、反應以及邏輯思想,都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這種和而不同,仿佛是天下大同的分子微粒,它們如同積少成多的沙礫,積土成山的泥土,緩慢地堆砌出社會中人們的群像面孔。

    以夢為馬,追逐那無盡的星辰。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子遂之親之待,非子欲親之待。

    猶如失戀之人,無人可愛,便去愛自己的祖國;恰似空虛之人,缺乏愛情與動力,就去熱愛實現人生價值的夢想。

    人終究要愛着某人或某物,即便不能愛人,也要自愛,要有夢想,要有初心,要在世故庸俗的世界中為夢想而活。

    畢竟,夢想是那溫暖的外衣,包裹着人們,使他們不必直面那赤裸裸、棘手且冷酷的人性問題。

    那些懷揣夢想的靈魂,需要安慰自己那煩躁而庸俗的色身。

    好人會抑郁,隻因他們會自責,隻因他們溫柔善良,才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所以,那些内心黑暗的人是不會抑郁的,他們的心靈早已被冷漠和自私所占據。

    所有的罪惡猶如毒藤,支撐着壞人在罪惡的深淵中越陷越深,而抑郁與自責卻如影随形,隻留給善良的人。

    羞愧與自責仿佛是善良人的專屬徽章,壞人則對自己的罪惡毫無羞愧與自責之情。

    就像許多宗教的開場白都以感恩與忏悔為主題,忏悔和覺醒恰似善良之人必備的品質。

    然而,這究竟是為何?為何每日在忏悔與覺醒中蘇醒的人們,卻依然被郁悶與悲傷的情緒所籠罩?隻因為這個世界的主導價值觀已然偏離了善惡批判的準星。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無數善良的人在努力與罪惡抗衡,尋求平衡與和解。

    避免自責的情緒,就如同與世界的不公平握手言和;遠離抑郁與自責,就需要在情緒和心理上與整個世界達成和解。

    要明白,不公平就如同家常便飯,已成為規則的一部分。

    地球本就崎岖不平,所以藝術創作的天馬行空,同時也映照出生活中那觊觎一角的窺探。

     什麼是長大以後?長大以後宛如“馬蹄遠去,溫柔漸逝”,又如“黑暗中跌倒,恐懼如影随形”,恰似“隻能奮力奔跑,前方路途茫茫”,然而不經意間,歲月如流,催人衰老!而且長大了以後卻驚覺,善良之人的喘息都似是自責與局促的交響樂,教會教導信徒每日忏悔與祈禱,可監獄卻被罪惡填滿,社會上善良的小白兔如驚弓之鳥般惴惴不安地活着,仿佛那些遙遠的天堂如同繁星點點,人們離世後會登上哪顆星星呢?或許抑郁源自對長大的抗拒,晚熟的緣由何在?摒棄善意如同催熟的果實,而像孩童般富有同情心和善良博愛的性格則是晚熟的花朵,晚熟意味着對罪惡的興趣漸行漸遠,而一個人一旦能夠理解犯罪與不公平,便是在心理學的海洋中揚起成長的風帆。

    是的,長大以後的人們對罪惡的行徑視若無睹,長大以後的人們在權衡利弊的天平上,利我成為了唯一的砝碼。

     那些以夢為馬的善意,宛如長大後将對人間和他人有益的善良化作夢想的羽翼,然而,如今又有幾人會将造福世界奉為夢想?故而,那些以最美好的憧憬和愛意編織成夢想的理想,倘若這種博愛的夢想未在校園中夭折,那它也終将在那些短暫而乏味的人生裡枯萎。

    平安果啊,昨天是平安夜,今日是聖誕節,男人便是如此,他昨日不陪你共度佳節,那必定是要去陪伴其他妹子了,絕無例外。

    他對你說的不過洋節,無非是在敷衍你罷了。

    沒錯,昨晚身為女生的我,就是這般被敷衍了,這種敷衍猶如一把利刃,無情地刺穿了我的自尊心,我就像水上的浮萍遭遇了嚴寒的冰封,瞬間凝固,尴尬至極。

     品。

     喜歡月亮崇拜少司命請大家收藏:()月亮崇拜少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