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那个地方,去过没?

關燈
    看到劉嘉,李振和一點都沒有生疏感,邊說邊拉着劉嘉朝拖拉機的方向走。

     有了那次幫忙修拖拉機的經曆,李振和真把劉嘉當成了兄弟。

     雖然有着讓人羨慕的八大員之一的鐵飯碗,可現在的李振和,一點都不像幹幹淨淨的城裡人。

     洗得發白的粗布褲子,兩隻膝蓋的地方都打着補丁。

     布鞋邊上很快就要開口子了。

     但李振和是地地道道的城裡人。

     用李振和的話說,他是占了他爹的光,如果父親沒有工作,估計幾年前,他也會跟大夥一樣下鄉做知青。

     他就是留城的那一部分人員。

     當時政策規定,城市戶口的家庭,隻可以有一個孩子留下來,其他的必須下鄉。

     如果夫妻雙方都有工作,就可以留兩個孩子,等着父母退休接班。

     也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多一個都不行。

     劉嘉清楚,這些政策也是為了把吃飯問題解決。

     像郭曉燕家那種情況就是個例外。

     即便郭緻遠和妻子都有工作,可當時郭緻遠被抓走,妻子的工作也丢了,家裡沒有了收入,四口人吃飯都是問題。

     所以,郭曉燕兄妹三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下鄉。

     “今天清閑,早晨來的時候,我還以為要卸車,可剛才開會又改變了方針。

    ” 李振和嘿嘿的笑,像是撿到便宜一樣。

     “那你今天幹什麼?”劉嘉忍不住問。

     “轉悠,看哪個區需要補貨就幫幫忙,不過平常也用不着我們,那些新來的小徒弟勤快着呢!” 現在流行師傅帶徒弟,新分配過來的供銷社員對各個區域不熟悉,得有老供銷社員帶一段時間。

     所以,那些端茶倒水,搬貨補貨一類的事情就都落在了新供銷社員的身上。

     有些徒弟為跟師傅套近乎,巴巴地想着好好表現一下。

     李振和不去采購的時候,就是這麼清閑。

     “李哥你可以呀,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 見劉嘉這樣說,李振和又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你别笑話我,滋潤談不上,不過我是真的沾了我老爹的光。

    ” “接班以後,碰巧供銷社裡上拖拉機,又碰巧我是那批人當中最年輕的。

    ” “他們說我有前途,就讓我去學拖拉機了,這不,後來就幹上了拖拉機,手上還有采購的工作。

    ” 說着說着,李振和又說到了沾他爹的光的事情上。

     來到拖拉機面前,李振和突然停下腳步,像是想起了什麼。

     “對了,别光說我呀,你今天找我啥事兒?坐下坐下,在拖拉機上坐着,說話舒坦。

    ” 李振和伸手指了指拖拉機鬥子。

     劉嘉也不客氣,跟着李振和坐在拖拉機鬥裡。

     “李哥,我這次過來找你是想問問,你們這供銷社裡賣竹籃子嗎?” 李振和一愣。

     “竹籃子?有啊,怎麼,你買啊?” “你不早說,我現在就帶你去倉庫,随便挑!” 李振和的屁股還沒坐熱乎,又想站起來。

     劉嘉趕緊擺手。

     “不是,李哥,你聽我把話說完,我不是買籃子,是要賣籃子!” “不光賣籃子,還要賣竹席子,竹筐!” “我就想問問,你們能進我的貨不?” 劉嘉怕李振和理解不了,一口氣把來的目的全都說了出來。

     李振和這才明白過來。

     “這麼回事啊,供銷社的竹制品是散着進的,照你說的那麼些東西,規模應該不小吧?” 劉嘉點點頭,接着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最後,劉嘉強調。

     “我們西裡村有的是能工巧匠,尤其是編籃子的手藝,那都是一絕。

    ” “我想着,從供銷社裡買幾樣銷量多的做樣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