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何为幸福?
關燈
小
中
大
“姑娘,您如今知道清姨娘的打算,要如何應對?”
巧兒看萬安怡沉默良久,心裡不由得覺得忐忑。
“我也還沒有主意……”萬安怡沉吟,“這瓶藥你先留在我這裡。
我需要好好想想……” 巧兒沒有任何異議。
本來她就想着要對萬安怡交代這件事情,之後要如何做就讓萬安怡來下決定。
隻是沒想到自己還來不及找機會開口,萬安怡便因為萬夫人的關心而情緒失控。
巧兒時常在想,如果夫人對怡姑娘沒有這麼關懷備至,是否就會顯得清姨娘沒有那麼無情?可是她倒甯願事情如同現在這樣。
清姨娘的無情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無論有沒有對比,她都是一個隻顧自己而忽視旁人的自私婦人。
既然如此,萬安怡還是得一人疼愛好過期待不可能降臨的關注。
“姑娘,如果這次清姨娘被家主抓住,那可能就是驅逐出萬家了。
”巧兒惴惴不安地說道。
“要是事情發展至那一步,您是否又會為她求情?” “……應該不會了。
”萬安怡将瓷瓶擺在桌上,目光幽幽看着它。
這小小瓶子讓她過往的一切都變得十分可笑。
無怪乎祖母常常有意無意地要她别把愚孝當作美德。
原來那睿智的老人家早就知道并不是誰都會珍惜他人的真心相待的。
她以前到底都在乞求什麼,在堅持什麼? 對方對她滿心期待的回應,讓她變得很可笑。
“母慈子孝,”萬安怡擡起頭,視線變得十分堅定。
“須得母慈,子才能孝啊!” ………… 萬家裡若要說能讓萬易樓的心思動搖的人,萬夫人認了第二,便沒人能認第一。
那日下午萬易樓才回來,萬夫人便端着參湯去找他。
她笑着說對夫君有事相求,所以讓人備好了迷湯。
萬易樓被她逗笑,心甘情願地接下她準備的迷魂湯。
他這一世,隻為她一人神魂颠倒,隻要她有心,又何須借助迷湯? 萬夫人見他心情正好,決定把握時機,将自己的來意說出。
沒想到剛剛還與自己言笑晏晏的萬易樓沉默了下來。
萬夫人拿不準他的心思,也不想随意猜測。
“夫君可還記得當年來我家求娶時的事情?”她輕聲問道,聲音因回憶而變得有些迷蒙。
“那時你也不是我家父兄眼裡的乘龍快婿,所以你幾次上門,都得不到他們的客氣對待。
” 是啊,那時秦家心裡早就盤算了另一門親事,那是東京城裡的名門。
與那家相比,哪怕他們萬家是洛城的四大家之一,與對方相比,仍是不足的。
那時,他心裡下定決心非秦淑元不娶,因此哪怕遭受秦家的冷待,他也不氣餒地一再上門拜訪。
“當時,我對自己的婚事感到十分茫然,曾一度認為自己隻要乖乖接受父兄們的安排即可。
幸好夫君對我情深意重,讓我生起成為你妻子的決心,否則如今我便是東京城裡困守于四面高牆的苦悶婦人,哪有眼下這樣和美的日子?” 當時父兄都說好的那家,早兩年不知道因何故得罪了城裡的權貴,很快便破敗了。
這件事在與嫂嫂們吃茶時聽她們提起過。
當消息傳到秦家的時候,秦家的男人們無不唏噓。
富貴了幾代的人家,說沒就沒了。
幸好萬夫人當時沒有盲目聽從他們的安排,否則現在秦家可能得面臨着唇亡齒寒的命運。
萬夫人話裡有話,
“我也還沒有主意……”萬安怡沉吟,“這瓶藥你先留在我這裡。
我需要好好想想……” 巧兒沒有任何異議。
本來她就想着要對萬安怡交代這件事情,之後要如何做就讓萬安怡來下決定。
隻是沒想到自己還來不及找機會開口,萬安怡便因為萬夫人的關心而情緒失控。
巧兒時常在想,如果夫人對怡姑娘沒有這麼關懷備至,是否就會顯得清姨娘沒有那麼無情?可是她倒甯願事情如同現在這樣。
清姨娘的無情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無論有沒有對比,她都是一個隻顧自己而忽視旁人的自私婦人。
既然如此,萬安怡還是得一人疼愛好過期待不可能降臨的關注。
“姑娘,如果這次清姨娘被家主抓住,那可能就是驅逐出萬家了。
”巧兒惴惴不安地說道。
“要是事情發展至那一步,您是否又會為她求情?” “……應該不會了。
”萬安怡将瓷瓶擺在桌上,目光幽幽看着它。
這小小瓶子讓她過往的一切都變得十分可笑。
無怪乎祖母常常有意無意地要她别把愚孝當作美德。
原來那睿智的老人家早就知道并不是誰都會珍惜他人的真心相待的。
她以前到底都在乞求什麼,在堅持什麼? 對方對她滿心期待的回應,讓她變得很可笑。
“母慈子孝,”萬安怡擡起頭,視線變得十分堅定。
“須得母慈,子才能孝啊!” ………… 萬家裡若要說能讓萬易樓的心思動搖的人,萬夫人認了第二,便沒人能認第一。
那日下午萬易樓才回來,萬夫人便端着參湯去找他。
她笑着說對夫君有事相求,所以讓人備好了迷湯。
萬易樓被她逗笑,心甘情願地接下她準備的迷魂湯。
他這一世,隻為她一人神魂颠倒,隻要她有心,又何須借助迷湯? 萬夫人見他心情正好,決定把握時機,将自己的來意說出。
沒想到剛剛還與自己言笑晏晏的萬易樓沉默了下來。
萬夫人拿不準他的心思,也不想随意猜測。
“夫君可還記得當年來我家求娶時的事情?”她輕聲問道,聲音因回憶而變得有些迷蒙。
“那時你也不是我家父兄眼裡的乘龍快婿,所以你幾次上門,都得不到他們的客氣對待。
” 是啊,那時秦家心裡早就盤算了另一門親事,那是東京城裡的名門。
與那家相比,哪怕他們萬家是洛城的四大家之一,與對方相比,仍是不足的。
那時,他心裡下定決心非秦淑元不娶,因此哪怕遭受秦家的冷待,他也不氣餒地一再上門拜訪。
“當時,我對自己的婚事感到十分茫然,曾一度認為自己隻要乖乖接受父兄們的安排即可。
幸好夫君對我情深意重,讓我生起成為你妻子的決心,否則如今我便是東京城裡困守于四面高牆的苦悶婦人,哪有眼下這樣和美的日子?” 當時父兄都說好的那家,早兩年不知道因何故得罪了城裡的權貴,很快便破敗了。
這件事在與嫂嫂們吃茶時聽她們提起過。
當消息傳到秦家的時候,秦家的男人們無不唏噓。
富貴了幾代的人家,說沒就沒了。
幸好萬夫人當時沒有盲目聽從他們的安排,否則現在秦家可能得面臨着唇亡齒寒的命運。
萬夫人話裡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