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股市寻宝图
關燈
小
中
大
股票的走勢,可以分為趨勢階段和震蕩階段兩種,且震蕩階段的比例很高,占70-80%。
大周期的震蕩放在小周期去看,就可能是一種趨勢行情。
舉個例子,周線的震蕩,放在日線看可能是趨勢;日線看是趨勢,放在周線看可能隻是震蕩。
趨勢階段的行情,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方向。
趨勢運行的速度有快有慢(角度),急速、高速、中速、低速; 震蕩階段的行情,分為平行(矩形形态)、收斂(三角形形态)、擴張(喇叭形态)、傾斜(平行四邊形形态)。
股票的走勢就是由這些形态連接在一起的,而且幾乎都是一段趨勢行情後,緊跟着一段震蕩行情,然後再一段趨勢行情。
隻是形态時間長短不同,形态排列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投資者隻要研究其中的規律,就能找到交易的機會。
常見的漲勢有: 1、加速型:低速漲+震蕩+中速漲+震蕩+高速漲; 2、減速型:高速漲+震蕩+中速漲+震蕩+低速漲; 3、大漲小回型:漲時幅度大時間短,調整時幅度小時間長; 4、小漲快回型:漲時時間長幅度小,調整時時間短幅度大; 5、勻速型:每一階段趨勢的時間幅度比較均勻。
從這些形态中,我們可以找到買入股票的機會。
最常見的個股買入機會是突破壓力和獲得支撐,還可以在趨勢延續或者多頭建倉時買入。
具體的買點包括: 一、左側交易的機會 1、減速下行時的買點:當趨勢下行的速度逐漸放緩時,是空頭動能不足的表現,此時一旦有多頭介入,可能會有賺錢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6,13,11,10,11); 2、加速下行時的買點:在長期大幅的下行以後,突然又出現大筆抛盤,價格也出現加速下行。
此時,隻要公司财務狀況正常沒有重大風險,可能存在反彈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8,16,13,7,9); 左側交易時,應該在股價有一個企穩動作,開始小幅放量反彈時再買入。
二、底部區間的交易機會 1、突破下降趨勢的買點:在一段勻速的下降趨勢後,股價突破了這條趨勢線的壓制,有可能是賺錢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6,18,14,16,12,16); 2、底部形态突破的買點:在長期下行後,股價有企穩的動作,然後形成了橫盤的狀态。
若股價能放量突破橫盤的區間,可能會有一段漲勢。
繪圖參考(20,16,12,10,12,10,12); 底部形态突破後,多數會有回試頸線支撐的動作,支撐有效時可以加倉。
三、右側交易的機會: 1、突破前期高點:股價能夠突破前高點,有一定概率繼續漲勢。
突破不同級别的高點,也會有不同幅度的預期漲幅。
繪圖參考(10,14,16,14,16,17);
大周期的震蕩放在小周期去看,就可能是一種趨勢行情。
舉個例子,周線的震蕩,放在日線看可能是趨勢;日線看是趨勢,放在周線看可能隻是震蕩。
趨勢階段的行情,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方向。
趨勢運行的速度有快有慢(角度),急速、高速、中速、低速; 震蕩階段的行情,分為平行(矩形形态)、收斂(三角形形态)、擴張(喇叭形态)、傾斜(平行四邊形形态)。
股票的走勢就是由這些形态連接在一起的,而且幾乎都是一段趨勢行情後,緊跟着一段震蕩行情,然後再一段趨勢行情。
隻是形态時間長短不同,形态排列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投資者隻要研究其中的規律,就能找到交易的機會。
常見的漲勢有: 1、加速型:低速漲+震蕩+中速漲+震蕩+高速漲; 2、減速型:高速漲+震蕩+中速漲+震蕩+低速漲; 3、大漲小回型:漲時幅度大時間短,調整時幅度小時間長; 4、小漲快回型:漲時時間長幅度小,調整時時間短幅度大; 5、勻速型:每一階段趨勢的時間幅度比較均勻。
從這些形态中,我們可以找到買入股票的機會。
最常見的個股買入機會是突破壓力和獲得支撐,還可以在趨勢延續或者多頭建倉時買入。
具體的買點包括: 一、左側交易的機會 1、減速下行時的買點:當趨勢下行的速度逐漸放緩時,是空頭動能不足的表現,此時一旦有多頭介入,可能會有賺錢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6,13,11,10,11); 2、加速下行時的買點:在長期大幅的下行以後,突然又出現大筆抛盤,價格也出現加速下行。
此時,隻要公司财務狀況正常沒有重大風險,可能存在反彈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8,16,13,7,9); 左側交易時,應該在股價有一個企穩動作,開始小幅放量反彈時再買入。
二、底部區間的交易機會 1、突破下降趨勢的買點:在一段勻速的下降趨勢後,股價突破了這條趨勢線的壓制,有可能是賺錢的機會。
繪圖參考(20,16,18,14,16,12,16); 2、底部形态突破的買點:在長期下行後,股價有企穩的動作,然後形成了橫盤的狀态。
若股價能放量突破橫盤的區間,可能會有一段漲勢。
繪圖參考(20,16,12,10,12,10,12); 底部形态突破後,多數會有回試頸線支撐的動作,支撐有效時可以加倉。
三、右側交易的機會: 1、突破前期高點:股價能夠突破前高點,有一定概率繼續漲勢。
突破不同級别的高點,也會有不同幅度的預期漲幅。
繪圖參考(10,14,16,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