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指数策略

關燈
    炒股的思路有很多種,可以說各有優勢。

    隻要能讓投資者交易生涯的總盈利為正數,且收益達到預期值,就可以視為好方法。

     投資者不必為炒股理念與别人不同而争論。

     隻是有一點是很确定的,沒有哪種方法能完美判斷行情走勢。

    這種情況,也造成大量的股民總想尋找更好的交易方法。

     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在股市裡,隻要充分的熟悉了一種或幾種方法,就足以賺取豐厚的回報。

     炒股最怕長時間的搖擺不定,這樣舊的方法還沒用熟,就開始試用新的方法。

    股民總是處于學習試驗的狀态,怎麼可能獲得穩定的收益? 田園分享的第一種炒股方法,是看大盤指數買個股的方法。

     曆史行情告訴我們,大多數的個股都會随大盤指數運行。

    雖然節奏可能稍慢或稍快,幅度可能略多或略少,但整體走勢是比較一緻的。

     其實,即使是能夠獨立運行的牛股,也時常會受到大盤的影響。

     所以我們炒股票可以從看大盤指數開始。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了解股市中的指數。

     其實各個國家,各個交易所,各分類市場都會發布一些指數,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的那些。

     而股市常見的指數,有綜合指數和成分指數之分。

     綜合指數:一般包含了分類市場中全部的個股。

     成分指數:一般包含分類市場中流動性比較好,成交活躍的個股,而且通常是大市值的公司。

     指數的計算方法也有很多種。

     加權指數:計算指數時,會參考個股的權重。

    加權的方式有好多種。

    最常用的有總市值加權法和流通市值加權法。

    加權指數可以理解為,成分股的市值越大,對指數的影響就越大。

     等權指數:将每隻個股的市值設置成一樣大,然後再計算指數。

    這樣能更好的體現指數成分股的賺錢效應,很少出現指數漲了很多,大多數個股卻沒漲的情況。

     在分析股市時,建議股民多看等權指數。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想買那個分類市場的股票,就看哪個分類市場的指數,而各個指數,又可以起到互相驗證的作用。

     即有兩個分類指數走出趨勢時,才能确定趨勢成立。

     股市的行情,一般有普漲和風格行情之分。

    普漲就是多個分類市場一起漲,而風格行情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按市場分類的風格。

    比如創業闆行情、科創闆行情。

    此時隻要看分類指數就可以; 另一種是按市值分類的風格。

    比如大盤權重股行情、中小市值行情、微盤股行情。

    此時我們可以參考中證指數。

     中證指數有很多種,一般用于判斷風格行情的有: 中證100指數:它的成分股可以理解為,兩市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不是絕對的),該指數體現的是大盤權重股的走勢。

     中證200指數:它的成分股可以理解為,兩市市值排在第101-300的公司(不是絕對的),該指數體現的是稍小一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