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看消息炒股的方法

關燈
    一要判斷業績公布前的漲幅,漲幅過大,業績再好也不能買。

     二要判斷業績增長源于哪裡,是不是經營所得,這種收益是否具有延續性。

     隻有股價漲幅不大,并且企業效益有實質性的增長時,才可能是比較好的機會。

     (2)大手筆分紅 由于除權制度的存在,分紅并不會直接提高收益水平,它更多的是在表達上市公司的态度。

     願意大手筆分紅的公司,多是對股東負責的公司,也更容易獲得大資金的認可。

     但有一種分紅是在配合莊家炒作,尤其是分紅前大幅上漲的股票。

     預期類的消息包括: (1)舉牌:按照交易所的規定,股東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達到流通股本的5%時,就達到了舉牌标準,需要予以公告。

     有人願意大手筆購買股票,表示購買人看好公司的前景。

    但能不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好處,就要看舉牌人的實力了。

     如果隻是在參與二級市場炒作,而不參與公司經營,那麼舉牌就是中性的。

     真正構成利好的舉牌,一種是同行業的企業戰略收購股權;另一種是有意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尤其是在舉牌之後,還有繼續購買股票意願的。

     (2)機構調研:是投資機構實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行為。

     能夠被機構選中的公司,必然是專業人士相對看好的。

    而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夠被很多機構調研,代表它更受歡迎。

     有些機構在調研後,會給出一份研究報告。

    投資者可以參考裡邊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斷。

     (3)增發:指上市公司在已有股本之外,再次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然後将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一些項目中。

     這些資金,無論是用于擴大生産、償還債務,還是補充流動資金,對公司都是好事。

     如果參與增發的是有實力的機構,表示市場很看好公司的前景。

     但是增發會增加股票的供應總量,也會稀釋原有股東的利益。

     所以在增發時,要留意股票發行的價格、數量以及股份的限售期。

     (4)行業政策出台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國家大力幫扶的行業,必定會有接連不斷的利好消息。

    這對股價而言,就是連續不斷的提振。

     當然,也要分析政策起效的時間,以及能從中受益的公司。

     同時需要分析政策的出台,到底是想提振一個行業,還是想拯救一個行業。

    前者的機會顯然更好。

     (5)突發事件 突發的戰事,利好軍工、原油、黃金闆塊的個股;幹旱、洪澇可能會影響農業股的走勢;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會提振醫療股的走勢;研究出了新的技術,發現了新的材料,都會對該行業的股票有影響。

     但事件既然是突發的,那麼對股價的影響也多半是一時的。

     與上述利好消息對應的,是利空消息。

    分析的思路是一樣的。

     總之,看消息炒股,重點在于分析消息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的影響,它的本質是一種邏輯分析。

     喜歡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請大家收藏:()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