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真相

關燈
    曆史測試時,需要予以考慮的。

    因為在股市中,上市公司的業務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多公司都有過變更核心業務的行為。

     尤其是經過重大資産重組的公司。

    不但行業發生了變更,股價也有可能在重組後連續暴漲。

     但是這種漲幅,是計入重組之前還是之後合适? 嚴格的說,資産重組是随機事件,漲幅記在哪裡,取決于重組消息公開的時間點。

    消息公開時,如果市場反應強烈,就會連續漲停。

    但隻有在消息公布前買入的人才能獲得收益。

     如果在做漲幅統計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把漲幅統計給了重組之前的行業,那麼就會拉高這個行業的收益率。

    一次兩次影響不大,但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影響就大了。

     在涉及基本面資料的統計時,還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就是财務指标的運用。

     舉個例子。

    在計算市盈率的時候,有人用2012年的股價,除以2012年的每股收益得出市盈率指标,然後按照這個數值統計漲幅。

     但實際情況是,2012年的每股收益,都是2013年才公布的,甚至有可能到四月底才知道結果。

     這時如果直接用2012年12月31日的收盤價,去除以2012年的每股收益,結果肯定就不符合實際了。

    因為我們在實盤中,12月31日時,隻知道前一年第三季報的每股收益,那麼統計時也隻能預估全年業績,或者用動态市盈率(TTM)。

     很多的研究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導緻财務指标與統計股價的時段不匹配。

    而且這樣統計,策略的收益率通常比實際值更高。

     收到田園的提醒,于鴻途用了一次公司的測試軟件,發現張盈在測試時,真的沒有考慮這兩點。

     然而在跟張盈提起這件事時,她卻很堅定的說自己有選這兩個,“我還跟小趙确認過。

    ” 那是怎麼回事?于鴻途隻好再問田園。

     田園想了想,“如果測試報告确實沒有被調包,那還有另外一種可能,U盤裡的文件,甚至整個U盤都被人掉包了。

    ” “U盤?”張盈猛地想起,公司研發部門的U盤都是一樣的,而且在做最重要的幾次測試時,研發1部的小趙一直跟自己在一起。

     她完全有機會準備兩個不同結果的文檔和U盤。

     這樣,在給自己看結果時用一個,在輸出測試報告時,再悄悄換成另一個。

     想到這,張盈有些難過。

    小趙那麼熱情的一個人,怎麼會這樣? 為了查清真相,張盈讓于鴻途去調取監控錄像,并确認了小趙有偷換U盤的行為。

     “難怪她總是陪着我,就是為了找機會換U盤。

    ” 于鴻途怒不可遏,“真是太過分了。

    這樣的員工不能留!” “你别急着處理。

    無論怎樣,她也給過我很多幫助,而且這件事情,也不是一個人的責任。

    藍色資本過分依賴軟件,也缺少複核的機制。

    ” “怎麼?就這麼算了嗎?” “我會找她聊一聊。

    ” 喜歡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請大家收藏:()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