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确定要有偿?

關燈
    張盈點頭。

    “對了。

    既然是研究基本面的,你能給我講講經濟嗎?” “經濟這個話題就有意思了。

    甚至這是一個連專家都很難搞清楚的領域。

    ” “是嗎?那說說你的看法吧。

    ” “我就從頭說起吧。

    第一産業是農業,那就從兩個農民的故事說起。

    農民a和農民b都種地。

    農民a種大米,農民b種土豆,他們每年的産值都是100元。

    那麼第一年,他們的生産總值就是200元。

    ” “到了第二年。

    農民a吃膩了自家的大米,農民b也吃膩了自家的土豆。

    于是,a花100元買了b的土豆,b也花100元買了a的大米。

    這一年,他們的農作物生産總值仍是200元,但大米和土豆多了一次流通,産生了200元的經濟值,所以第二年的生産總值就是400元。

    ” “第三年。

    a覺得辛苦一年才賣了100元,有點不合适,于是他找到願意以更高價格收購的中間商,并且以150元賣了大米,然後花100元買了b的土豆。

    b賣了自己的糧食,就隻能到中間商那裡,以200元買大米了。

    這一年農作物生産總值仍是200元,但流通環節卻是150+100+200=450元。

    經濟總量達到了650元。

    ” “第四年。

    b汲取了經驗,也把糧食賣給了中間商。

    但中間商覺得自己賺的太少,于是找到加工廠,花100元把大米和土豆加工成盒飯,然後以300元的價格賣給了a和b。

    這一年又多了一個加工的環節,産生了更高的經濟總量。

    ” “以此類推,後面可以繼續增加更多的環節,比如提供快遞服務。

    由此可見,經濟的繁榮就是一個一個勞動者創造的。

    大家生産原料、增加流通、利用技術再加工、提供服務。

    每一個環節都能增加經濟的總量。

    ” “從另一個角度講,隻有大家都積極的勞動,社會才能生産出更多的商品,我們才有機會享受更多的服務。

    如果大家都躺平,既減少了供給,也減少了需求,經濟就會陷入衰退。

    ” “在經濟領域,很有趣的一點是:大家都不花錢,錢就越來越難賺;大家都花錢,錢卻越來越好賺。

    也就是需求越大,經濟越繁榮。

    ” 張盈點頭,“所以提振經濟的辦法就是創造需求,讓更多人有錢可賺。

    ” “是的。

    ” 張瑩再次見到小趙時,她正在整理一摞厚厚的文件。

     小趙看見張瑩,立即撒嬌似的請求道:“瑩瑩,幫我。

    ” “嗯。

    這是什麼啊?” “啊。

    研發部要求做一套行業輪動策略,可是我手頭工作太多了,實在沒有精力了。

    ” “哦,那需要我怎麼做?” “這套策略就由你來做吧。

    方法你都已經學會了。

    ” 張盈點頭。

    “行啊,正好我也學一學行業輪動的知識。

    ” “嗯,一會我就跟研發1部部長說,這個項目交給2部了,而且由你負責。

    ” “啊,那不用。

    這個研究的績效還是算你的。

    你幫了我這麼久,我幫你也是應該的。

    ” “那怎麼行?這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