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谈判波折与突破

關燈
    自從漢斯一行實地考察青坊柴油機廠後,雙方的合作談判正式拉開帷幕。

    這是一場備受矚目的談判,關系到兩家企業未來的發展和合作前景。

     為了确保談判順利進行,李銘可謂是煞費苦心。

    他深知這次談判的重要性,于是專門成立了一個談判協調小組。

    這個小組的成員可不是随便挑選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确定的。

    其中包括商務局、經信委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對行業政策和市場動态有着深入的了解;還有青坊柴油機廠的高層領導,他們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了如指掌;當然,也少不了專業的法律顧問,他們能夠在法律層面為談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這個談判協調小組的成員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不僅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還有着深厚的專業知識。

    李銘對他們充滿信心,相信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在談判中取得理想的結果。

     在第一輪正式談判中,雙方就技術轉讓的範圍和價格展開了激烈的讨論。

    斯太爾公司作為技術提供方,自然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核心技術,畢竟這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因此,他們提出僅轉讓部分非核心技術,并且要價相當高昂。

    這對于青坊柴油機廠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然而,青坊柴油機廠對于這次合作有着更高的期望。

    他們不僅僅滿足于一般的技術合作,而是渴望獲得更全面、更先進的技術,以此來實現産品的全面升級,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與國際競争對手一決高下。

     在會議室裡,青坊柴油機廠的技術副廠長張峰一臉誠懇地對斯太爾公司的代表漢斯先生說道:“漢斯先生,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引進貴公司最先進的大功率柴油機生産技術。

    隻有這樣,我們的産品才能在市場上與那些國際競争對手相抗衡。

    ” 張峰的話語中不僅透露出對斯太爾公司技術的高度認可,更表達了青坊柴油機廠對于提升自身競争力的迫切渴望。

    他深知,要想在全球市場上立足,就必須擁有頂尖的技術和卓越的産品。

     然而,面對張峰的請求,漢斯卻緩緩地搖了搖頭,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

    “張副廠長,您應該明白,先進技術可是我們公司的核心競争力啊!”漢斯的語氣中帶着些許為難,似乎對于是否能夠滿足青坊柴油機廠的要求感到猶豫不決。

     這就如同一個人的心髒一樣重要,如果将其全面轉讓出去,那對我們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而且,技術轉讓所涉及到的成本也是相當高昂的,這其中包括了研發費用、知識産權保護等等諸多方面,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公司的利益才行。

    ” 一時間,談判桌上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雙方似乎都陷入了僵局,誰也不肯輕易讓步。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銘突然開口說道:“漢斯先生,我非常理解斯太爾公司對于技術的重視程度。

    然而,我們此次合作的初衷,不就是為了實現雙方的共赢嗎?如果青坊柴油機廠無法通過這次合作獲得足夠的技術提升,那麼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它必然會處于劣勢地位。

    ” 李銘的這番話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

    他接着說道:“我們都知道,技術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如果青坊柴油機廠能夠得到斯太爾公司先進的技術支持,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産品質量和市場競争力,還能夠為斯太爾公司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這樣一來,雙方都能夠從中受益,實現真正的共赢。

    ” 李銘的觀點得到了部分人的認同,但漢斯先生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為技術轉讓的成本過高,對斯太爾公司來說是一種不公平的交易。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談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如此一來,斯太爾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之路恐怕将會荊棘密布、困難重重啊!畢竟,核心技術的轉讓問題可是個關鍵所在,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給公司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所以呢,我就在琢磨,咱們是不是可以轉換一下思維模式,在核心技術轉讓這個問題上,嘗試着去探尋一個能夠讓雙方都心滿意足的平衡點呢?” 李銘的這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讓漢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思考着李銘所說的話。

    過了好一會兒,漢斯才緩緩地擡起頭來,目光凝視着李銘,說道:“李書記,您所言極是,确實很有道理。

    不過,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還需要我們進行更為深入的評估和仔細的商讨才行,畢竟這可是關系到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呢。

    ” 會議結束後,李銘面帶微笑地站起身來,他的目光掃過青坊柴油機廠的團隊成員們,鼓勵道:“大家不要灰心喪氣哦!雖然第一輪談判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理想結果,但這僅僅隻是一個開端而已,後面還有很多機會等着我們去努力争取呢!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實現我們的目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銘當機立斷,馬上着手安排協調小組的成員們去搜集更多關于國際上類似合作案例的資料。

    他深知,隻有充分了解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才能更好地應對即将到來的挑戰。

     于是,小組成員們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不僅包括成功的案例,也涵蓋了那些失敗的教訓。

    這些資料來源廣泛,有的來自專業的行業報告,有的則是從網絡上搜索而來。

     李銘對小組成員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須對這些資料進行仔細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關鍵因素。

    他強調,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為了在下一輪談判中能夠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與此同時,在等待斯太爾公司重新評估的這段時間裡,青坊柴油機廠并沒有消極等待。

    王強廠長展現出了他的果斷和行動力,他迅速組織廠裡的技術骨幹們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會議室内氣氛緊張而嚴肅,王強廠長站在講台上,神情凝重地說道:“同志們,我們不能僅僅依賴對方的技術轉讓,我們自己也要不斷努力提升。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合作中更有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