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年代知青8

關燈
    劉玉溪畢竟上輩子當了一輩子的醫生,而且中西醫都有研究,所以對付村裡人的小毛病和一些慢性病,那治療效果是立竿見影。

     現在的醫療條件,除了心腦和神經方面的病症,劉玉溪不好治療,其他的病基本上都是手到病除。

     本來村裡人也就以為劉玉溪隻是對發燒感冒,肩周炎,頸椎炎,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這些比較擅長。

     後來,村裡有一個小媳婦胎位不正難産,産婦力竭又有點大出血的征兆,接生婆實在沒辦法了,就讓她家人找牛車送産婦到醫院去,但那家的男人看媳婦都快沒有氣了,怕他老婆都熬不到醫院,死馬當活馬醫,就去找了劉玉溪。

     劉玉溪提着藥箱就進了産房,當時就直接在産婦身上下針,然後又從藥箱裡拿出她自己采集炮制的參片,放在産婦嘴裡,在等産婦清醒的時候,劉玉溪就給産婦正了胎位,等産婦清醒過來,在劉玉溪的的指揮下,不到十分鐘就生下了一個6斤重的兒子。

     把孩子交給接生婆處理,産婦就由劉玉溪清理,後面劉玉溪給産婦開了調理的藥,又坐了一個整月子,産婦看起來比沒懷孕前身體還要好。

     産婦那家人激動的非要讓劉玉溪給孩子起名,劉玉溪心想,如果她沒有穿越過來,村裡也沒有醫生存在,那麼這個孩子在原世界可能是沒有生存下來的,所以她就給這個孩子起名叫郭新生,希望他擁有新的美好人生。

     後面她又給村裡人都說了一下,要求孕婦懷孕的時候,都要到她那去摸胎位,要經常檢查,防止再出現生産時胎位不正的情況,當然後面有孕婦生産的時候她都會在旁邊等着,防止有意外情況發生。

     時間一長,村裡人就發現幾乎所有的病,劉玉溪都能看,她看不了的,也會給出治療意見,讓村裡人都變得不再諱疾忌醫,有了不舒服也知道早早的去劉玉溪那檢查,防止小病變大病。

     就這麼忙忙碌碌的迎來了秋收,不管哪個地方的秋收都是累人的,尤其東北這邊,因為地廣人稀,基本上每個村子的種植土地面積都非常大,這也就代表了秋收的時間很長,劉玉溪他們大隊忙了接近一個月時間才把水稻玉米大豆都收完歸倉,人人都累脫了幾層皮,曬黑了好幾個度。

     但看着糧食歸倉,每個人臉上都帶着喜悅的笑容。

    等大隊去交了公糧就到了分糧食的時候,每年就這個時候是最高興的時候,勞累了一年,就盼着這一天分糧分錢。

     劉玉溪這一年的工分基本上全是滿工分,她一個人吃是夠夠的,但還是花錢從大隊買了一些細糧,也就是大米和精細的玉米面(不帶棒子芯的那種)。

     她把一部分大米和玉米面,還有從老鄉家換的風幹雞,風幹兔子,臘肉,核桃,栗子,榛子,幹蘑菇,打包了一個大包裹寄回家裡。

    畢竟從她下鄉,每個月家裡都給她寄信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