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年代不下乡2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醒來,劉玉溪緩了緩神,穿好衣服,先給煤爐子換了塊煤球,收拾好屋裡,用爐子上水壺裡的熱水洗漱過後,才來到客廳。
看看日曆,1974年12月4号。
那小姑娘的父母就是12月1号走的,這個得記下來,雖然現在破除封建迷信,但至少頭七還是得燒的,而且每年忌日,也得去上個墳,回頭在兩人墓地旁再給原主立個衣冠冢,希望他們一家三口能相聚。
昨天隻是接收了記憶,今天得把家裡都熟悉熟悉。
她爺奶過世後,他父母就住了爺奶的房子,而小姑娘就住在父母的裡間,客廳後面那間暫時閑置着,屋裡都是些普通的家具,沒有什麼特别的。
然後又來到廚房,廚房進門還是老式的竈台,一個櫥櫃,一個大水缸,幾個腌菜壇子,再往裡走就是半面牆的柴火,主要是劈好的粗木柴,另外半邊堆着一些煤球和一些雜物工具。
這房子從爺爺奶奶搞好後,這20來年,除了修理房頂,打掃衛生,就沒有做過其他維護了,現在家裡就她一個人,她決定等原主父母頭七之後,就找街道辦問問,能不能把房子重新裝修一下。
她想把廚房的門和卧室聯通,原來的門封上,她還是不太習慣做飯的時候随時都被看到,正好耳房和卧室之間有一個小夾角,到時候直接納入廚房,就從夾角那開門連卧室,廚房的面積還能更大一點,再把原來的門上面半截做成窗戶,廚房也就亮堂了。
而且現在也不需要那麼多卧室,她準備保留一個卧室,客廳後面直接打通,這樣客廳就大了,屋裡采光也不再受影響,聯通廚房的那間原來的門也封上留個窗戶,在客廳開個門進去,前半段隔個十平方左右,作為餐廳,打上隔斷,後面就做主卧,留個大概20平方,這樣住一來更舒适一點。
都琢磨好了,劉玉溪就開始整理原主一家三口的東西,她把原主父母的私人物品單獨放在一個箱子裡收起來,衣服和被子,鞋子這類的另外收起來,留作以後在恰當的時機送給鄰居之類的。
這年代可不存在東西不要了,家家都缺生活物資,尤其布料,每年就那麼多布票,家家孩子都多,誰家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原主家因為就三口人,家裡的東西在别人看來可都是好東西。
收拾完原主父母的,又收拾小姑娘的東西,小姑娘是68年上的學,現在的學制是“6+2+2”。
今年是初一上學期,家裡出事後,學校老師也理解,就讓處理完家裡的事再去上學,把課本從小學到現在的都整理好,準備這幾天在空間裡系統的過一遍,按時間算,小姑娘正好78年參加高考,那就得好好學,“這一世說啥也得上個清北!”劉玉溪給自己說。
其他的東西也都整理打包,在收拾家裡所有的家具時,從邊邊縫縫還有桌子抽屜裡,又找出來一些錢票,加上小姑娘自己攢的零用錢,一共有56.3元錢和一些票據。
家裡的大件就是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當時是因為要送小姑娘先去學校,她爸媽再去上班,時間上有點來不及,她爸媽就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有六七年了,但現在的人用東西都愛惜着呢,車子看起來還有八成新,這個可以留着上高中騎。
可别說腳夠不到,小姑娘家裡人可都是東北的,現在13歲就已經1米6了
看看日曆,1974年12月4号。
那小姑娘的父母就是12月1号走的,這個得記下來,雖然現在破除封建迷信,但至少頭七還是得燒的,而且每年忌日,也得去上個墳,回頭在兩人墓地旁再給原主立個衣冠冢,希望他們一家三口能相聚。
昨天隻是接收了記憶,今天得把家裡都熟悉熟悉。
她爺奶過世後,他父母就住了爺奶的房子,而小姑娘就住在父母的裡間,客廳後面那間暫時閑置着,屋裡都是些普通的家具,沒有什麼特别的。
然後又來到廚房,廚房進門還是老式的竈台,一個櫥櫃,一個大水缸,幾個腌菜壇子,再往裡走就是半面牆的柴火,主要是劈好的粗木柴,另外半邊堆着一些煤球和一些雜物工具。
這房子從爺爺奶奶搞好後,這20來年,除了修理房頂,打掃衛生,就沒有做過其他維護了,現在家裡就她一個人,她決定等原主父母頭七之後,就找街道辦問問,能不能把房子重新裝修一下。
她想把廚房的門和卧室聯通,原來的門封上,她還是不太習慣做飯的時候随時都被看到,正好耳房和卧室之間有一個小夾角,到時候直接納入廚房,就從夾角那開門連卧室,廚房的面積還能更大一點,再把原來的門上面半截做成窗戶,廚房也就亮堂了。
而且現在也不需要那麼多卧室,她準備保留一個卧室,客廳後面直接打通,這樣客廳就大了,屋裡采光也不再受影響,聯通廚房的那間原來的門也封上留個窗戶,在客廳開個門進去,前半段隔個十平方左右,作為餐廳,打上隔斷,後面就做主卧,留個大概20平方,這樣住一來更舒适一點。
都琢磨好了,劉玉溪就開始整理原主一家三口的東西,她把原主父母的私人物品單獨放在一個箱子裡收起來,衣服和被子,鞋子這類的另外收起來,留作以後在恰當的時機送給鄰居之類的。
這年代可不存在東西不要了,家家都缺生活物資,尤其布料,每年就那麼多布票,家家孩子都多,誰家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原主家因為就三口人,家裡的東西在别人看來可都是好東西。
收拾完原主父母的,又收拾小姑娘的東西,小姑娘是68年上的學,現在的學制是“6+2+2”。
今年是初一上學期,家裡出事後,學校老師也理解,就讓處理完家裡的事再去上學,把課本從小學到現在的都整理好,準備這幾天在空間裡系統的過一遍,按時間算,小姑娘正好78年參加高考,那就得好好學,“這一世說啥也得上個清北!”劉玉溪給自己說。
其他的東西也都整理打包,在收拾家裡所有的家具時,從邊邊縫縫還有桌子抽屜裡,又找出來一些錢票,加上小姑娘自己攢的零用錢,一共有56.3元錢和一些票據。
家裡的大件就是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當時是因為要送小姑娘先去學校,她爸媽再去上班,時間上有點來不及,她爸媽就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有六七年了,但現在的人用東西都愛惜着呢,車子看起來還有八成新,這個可以留着上高中騎。
可别說腳夠不到,小姑娘家裡人可都是東北的,現在13歲就已經1米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