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众人劝进刘先主 玄德冬日封汉王

關燈
    且說這宋廷來使诏安,更以封王之利相誘,劉備聽了卻沒有表态,隻是靜靜的望着衆人,他不說話,衆人也是緘默,有人似乎欲言又止。

     劉備環顧一圈,道:“宿太尉遠道而來,一路風塵,且到驿館歇息,茲事體大,我等商議之後再報知太尉。

    ” 宿元景拱手而去,衆人商議。

     林沖少見的第一個說話:“哥哥不可依那宋廷!官軍腐朽之極,我等不可依附。

    ” 衆人也附和,有的說宋廷無道,若是诏安,定然被分化瓦解,有的說不願意與高俅蔡京等人同朝為官。

     這時候聞煥章道:“我觀那趙佶,此舉着實幼稚。

    ”衆人被他吸引,都來聽他。

     聞煥章接着道:“趙佶天真,妄想用這一個聖旨,一則金印,便換了這河北之地。

    又想我等與北方開戰,其坐收漁翁之利。

    ” 吳用接口道:“正是,此乃驅虎吞狼之計策,哥哥在山東福威日重,百姓歸心,哥哥的改革使百姓得利,正應該是稱王之時。

    ” 衆人也附和,劉備道:“我等義軍隻是吊民伐罪,如今隻是一州之地,安能窺伺神器。

    ” 聞煥章道: “自古神器更易,永屬有德之人,主公仁義遍布四海,萬民歸心,王者之桂冠應加之仁義之主,并非占地多少,若是不仁之徒,縱使占地萬裡,終究是賊,若是應承天命即使片瓦遮頂,總是人王。

    ” 盧俊義也道:“若是不稱王豎旗,那遼、金、宋俱小瞧我等,哥哥實乃真龍天子,當得起王位!” 随後又把那日劉備訪他,真龍現世的事兒說了。

     盧俊義向來穩重,人們都信他,更兼那日是公孫道長變出金龍,衆人更是信服,更有人想起那日劉備仗劍祈雨的事兒。

    便紛紛稱頌。

     其實,這些事兒,在民間早就傳開。

    隻是劉備并不在意。

     劉備見衆心可用,便道:“如此,我便修書一封,派人到東京,若是那趙佶依了我,便罷了。

    若是不依,那我便進位為王!” 衆人問去,劉備命人代筆,信上條件便是,讓趙佶把高俅、蔡京、楊戬、王黼等奸臣送到大名府,義軍戮之以謝天下,才能平民憤。

     衆人摸不到頭腦,都說宋廷必然不送,劉備道: “若是不送,那我等就豎起大旗,若是送來,那說明趙佶定然還有些英明,我等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這稱王與否,給他決斷。

    ” 衆人明白其意。

    當即寫好書信,教宿元景回話。

     宿元景剛剛到了館驿,還未休息,就又回到衙門。

     劉備将書信交給宿元景,宿元景看過之後,再讓人封存。

     宿元景道:“頭領欲自王乎?” 劉備道:“趙官家無王者氣,小人不才,欲取而代之。

    ” 宿元景搖搖頭道:“此乃反矣,頭領身負大才,當忠君安民,匡扶社稷。

    如此行徑,豈不可惜?” 邊上将領怒目而視,便要罵,劉備揮揮手制止,随後道: “趙官家不似人君,有賢才而不能用,寵幸奸佞,百姓難忍其苦,此信若是能使得趙官家迷途知返,我等也願歸順。

    ” 宿元景道:“北方之國甚強,我朝燕雲之地百年難收,頭領有雄才,當為我中原之人出力,奈何南向刀兵,使北虜有可乘之機。

    ” 劉備道:“趙官家不修武備,更不用良将,外戰屢屢失利,我華夏男兒命喪北方者甚多,中原之地,若是一直無才無德之人居之,長久下去,豈不為異族所得?” 宿元景道:“趙官家并非昏庸之輩,隻是受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