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幽州定,北方震动

關燈
    盧植沒有說話,深深的思索起來。

     公孫續沒有打攪,對于像盧植這樣的大漢忠臣,要想接受自己的思想,需要時間。

     現在盧植的内心可謂天人交鋒。

     一方面是對大漢的忠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明知是冤枉的,也不能叫屈,更不會叫屈,這就是做臣子的本分啊! 可是這樣,能救大漢嗎? 朝堂還是被董卓把持,陛下依舊在受辱,他們這些忠誠,拼着一死,又能起什麼作用呢? 公孫續說的對,隻有兵權,才有能力對抗董卓,才有可能誅殺國賊。

     可是殺了一個董卓,又将會出現一個公孫續。

     同樣有野心,同樣會權傾朝野。

     “子承,你會忠于大漢嗎?”盧植的語氣顯得非常無奈。

     他知道,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小子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大漢!”公孫續的語氣非常堅定。

     “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盧植沒有想到,公孫續竟然會這樣回答。

     他盯着公孫續的眼睛,清澈無比,那種至誠的表情,不像是裝出來的。

     難道說是自己誤會了,公孫續想要兵權,想做權臣,真的隻是為了誅滅國賊董卓。

     一旦天下太平,他會将權力還給陛下嗎? 其實,公孫續心中的大漢,與盧植心中的大漢,完全不一樣,這是漢人的江山,不是劉氏江山。

     一切都是為了讓漢人的江山強大,讓漢人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讓漢人不受外族的欺淩,讓漢人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至于說劉氏、皇室,他們和普通人一樣。

     他們做不到這些,豈可屍位素餐。

     “盧侯,我想我父親兵臨薊縣的消息,您已經知道了,若論打仗,劉州牧豈是我父親的對手,薊縣守不了多長時間,肯定會被攻破,小子之所以前來,就是不想讓硝煙之地重燃戰火,負傷之士再舉刀兵,從中平元年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幽州戰火何時熄滅過?幽州百姓何時有過一個安穩的生活?盧侯名着海内,學為儒宗,世之楷模,國之桢幹也!我想必能理解小子之用心!” “子承,老夫答應你去一趟薊縣,但你得保證劉伯安的安全!也要保證劉伯安麾下那些官員的安全!” “盧侯放心,小子一定會派人送劉州牧前往長安朝廷任職,他麾下的那些文武官員,若願意跟随小子,小子必然會根據其能力,予以重任,若願意跟随劉州牧,或者歸隐,小子也絕不會阻攔!” 盧植出馬,一切都很順利。

     劉虞遵天子诏,回長安就任太傅之職,孟益跟随。

     鮮于輔、鮮于銀、齊周、閻柔等人,全都歸降了公孫續。

     公孫續将其兵馬進行了整合,共計三萬,派往并州,正式成立并州軍團。

     并州軍共計五萬,以張遼為統帥,牽招為參軍校尉兼軍師之職,于禁為副統帥,閻柔、齊周、鮮于輔、鮮于銀為大将,駐紮在太原。

     甄俨為并州刺史,王蓋為刺史府長史,兼雁門太守,牽招為别駕從事。

     名義上,此時的并州刺史已經有三個,皇帝并沒有下诏令免去公孫續刺史之職,張揚的并州刺史,也隻是袁紹提議。

     到底誰能行使刺史之職責,完全是以實力來決定。

     幽州鐵騎暫時駐紮在雁門,由趙雲統領。

     公孫瓒為幽州刺史,實際上行使的是幽州牧的權利。

     加上漁陽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