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议

關燈
    長安。

     龍椅上的天子雖然隻有十二歲,但臉上卻看不到多少青澀,反倒有一些不合年齡的成熟,看着下面站立左右兩邊的文武,眼中充滿着自信。

     司徒王允、大将軍呂布、太尉楊彪、太仆趙岐、太常馬日磾、車騎将軍皇甫嵩、尚書仆射士孫端、光祿大夫楊瓒、執金吾伏完等。

     這些都是他的肱骨之臣。

     現在他隻需等到十五歲親政,便可以再次中興漢室。

     “啟奏陛下,溧陽侯陶謙年事已高,上表奏請辭去徐州牧一職,徐州剛剛遭遇兵禍,百姓需要安撫,不可無主,當及時任命刺史之職!”光祿大夫楊瓒出列說道。

     “愛卿可有推薦人選?”劉協問道。

     “後将軍袁術舉薦陳瑀,揚州牧劉繇舉薦劉備,鎮北将軍公孫續舉薦陳登。

    ” “王司徒,不知你有何見解?” 楊瓒說的這些人,劉協都不是很清楚,而且此時的朝政,雖然群臣問的都是他的意見,可最終的決定權基本在王允手裡。

     “回禀陛下,陳登出身于下邳陳家,為人爽朗,性格沉靜,智謀過人,少時有扶世濟民之志,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多歲時,便被舉為孝廉,任東陽長,有政譽,陶謙任徐州刺史時,陳登擔任典農校尉,政績卓越,臣以為他可任徐州刺史。

    ”王允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異議。

     公孫續的大軍幾乎已經完全占領了徐州,劉繇派的徐州刺史怎麼當? 袁術的提議,現在誰還敢考慮,傳國玉玺到了壽春,便不言語了,謀逆之心昭然若揭。

     司徒王允與公孫續又有一些聯系,盡管陳登是徐州人,但也沒人反駁了。

     “準!” “啟奏陛下,益州牧劉焉病重,當初他入益州時,隻有三子劉瑁跟随,不久劉瑁病死,如今,劉焉身邊無一親人,劉焉上表,懇請陛下讓幼子劉璋前往益州探病,已盡為人子之孝心!”馬日磾出列,說道。

     “諸位愛卿,有何見解?”劉協問道。

     “陛下,劉焉自從進入益州後,以漢中米賊作亂為由,中斷與朝廷的聯絡,又公然斬殺犍為太守任岐,蜀郡太守賈龍等朝廷命官,更造乘輿車具(天子所用的車駕)千餘輛,僣拟至尊,荊州牧劉表去歲上言朝廷,亦稱其有不軌之心,臣以為,不可!”太尉楊彪說道。

     “陛下,楊太尉所言,确有理,但劉焉病重是真,其三子均在長安,若是無一人前去探病,有違常情,我大漢素來注重仁孝,還請陛下三思!”太仆趙岐說道。

     劉焉一共有四個兒子,當初入蜀就任益州牧時,隻帶着三子劉瑁。

     如今,長子劉範,次子劉誕,幼子劉璋都在長安。

     劉範為左中郎将,劉誕為治書侍禦史,劉璋還是白身。

     當初廢史立牧,就是劉焉提出來的。

     現在看來,弊大于利。

     而且劉焉的野心也表露出來了。

     不過現在,劉焉病重,他的野心似乎又小了很多。

     因為他現在提出的是讓幼子劉璋前去益州探病,而不是長子劉範。

     長子劉範的确稱得上青年才俊,相比之下,劉璋懦弱了很多。

     隻要劉範、劉誕二人還在朝廷,那麼劉焉便不會有叛逆之舉。

     “陛下,臣以為可讓劉璋前去探病,為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