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汉天下,叛军四起

關燈
    幽州百姓的苦難終于過去了,叛軍被全部殲滅,劉虞采取了懷柔政策,烏桓峭王蘇仆延,烏桓大人難樓,向大漢稱臣。

     鮮卑首領和連、素利、轲比能等,也向大漢稱臣,表示從此之後永不與大漢為敵。

     秋天,幽州獲得了大豐收,許多流民進入了幽州。

     劉虞下令,各郡縣對流民妥善安置,并利用這段時間天氣暖和,開墾荒地,為明年種植糧食做準備。

     由于出台了一些獎勵的政策,這些流民開墾荒地的速度非常快,效率也很高。

     與此同時,重新恢複了上谷與外族的互市,讓幽州的商業也繁榮起來。

     各地的客商紛紛北上。

     不得不說,劉虞在内政這一方面,還是很有才能和見解的。

     公孫續的漁陽當然會全力支持,不但吸納了許多流民,開墾荒地,同時也采取了軍屯。

     也就是那些叛軍家眷及烏桓俘虜,全部采用軍事化的管理,他們開墾的荒田,全部歸漁陽太守府。

     這個時代,叛軍的家眷全是奴籍,能讓他們活着,本身就是一種恩賜。

     要擺脫奴籍,将來唯有當兵,打仗立功。

     漁陽也開了互市,對于商業價值的認識,公孫續可比劉虞要超前的多。

     同時在他的影響下,右北平、遼西也都注重起了商業,與遼東、樂浪、玄逸等郡,以及三韓、百濟、夫餘、高句麗等外族進行互市。

     一眨眼,春天到了,幽州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果僅僅看到這裡,你絕對會認為,大漢再一次出現中興。

     但擁有上帝視角的公孫續道,這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短暫的和平。

     時間進入到公元188年,大漢中平五年,三月。

     大漢天下風雲再起,各地叛亂不斷。

     首先,中原黃巾餘部渠帥郭太,在并州西河白坡谷起事,劫掠太原、河東等地。

     與此同時,汝南葛陂、青州、徐州等地黃巾再起,聲勢浩大。

     接着,益州巴郡黃巾軍起,闆楯蠻乘勢叛亂,攻打郡縣,抄略城邑。

     韓遂、邊章的叛亂還沒有平息,西羌又起兵了。

     除了幽州,大漢各地兵禍不斷。

     天子劉宏這一次不光是憤怒,也有些慌了,難道大漢天下,真的要沒了? 經過幾次朝議,決定封屯兵于右扶風的董卓為中郎将,率軍平定羌人叛亂,确保三輔安甯。

     封劉焉為益州牧,掌管益州軍政,平定叛亂。

     封黃琬為豫州牧,掌管豫州軍政,平定叛亂。

     同時采納張讓的意見,準備在西園成立統帥部,組建起一支新軍,新軍統帥部共設八校尉。

     早在光和七年,張角三兄弟叛亂,何進置洛陽八關,劉宏就打算建西園八校。

     可是黃巾之亂迅速被平,劉宏就放棄了,太傷錢了。

     各地叛軍都已經在洛陽周圍了,天子的安全最重要。

     劉宏這一設想一提出來,各個官員都行動了,思考着如何謀劃校尉之職。

     西園八校,那就相當于禁軍啊! 将來的權力肯定非常大。

     州牧制實施之後,在外的官員都有了兵權,那麼朝廷的這些重臣,反倒顯得有些弱勢了。

     除了大将軍何進擁有左右羽林軍之外,其他人無論多大的官,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手中都沒有兵啊。

     西園八校正好可以增強他們的力量。

     不過西園八校正在組建中,何進的左右羽林軍還要鞏衛洛陽,白波谷的郭太威脅還是非常大的。

     朝廷剛準備下旨,讓并州刺史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