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说书

關燈
    街上還略顯荒涼的此時,這種情況實在有些罕見。

    戲台搭在中堂,面朝座位,以便從各個方向都能看見。

     大紅的綢子挂在梁上,還纏了幾朵紮花,銅燈立于戲台周圍,座位則較暗,人的目光幾乎全被台上吸引。

     一碟鹹花生,一碟毛豆,再加一壺四月份初采的上好雨州猴魁。

    兩人安安靜靜地在位子上坐好,戲便開始了。

     “嘭。

    ”醒木一響,四下寂靜,便有說書先生啞啞的聲音從幕布後傳來。

     “趕盡寒霜見月明,忽燃戰火灼天傾。

     硝煙百丈熏濁淚,歸路萬程降義兵。

     一氣肅風殺禍亂,兩江熱血灑豪情。

     焚身折戟仍無悔,要教人間還太清。

    ” 一詩吟罷,先生略微停頓,台下便有掌聲叫好聲響起,待聲音略稀,他那低沉的聲音才接着響起。

     “咱們書接上回,龍将軍南下至安州,與那女反賊交鋒數次,皆被其逃竄,如今大軍壓至淮河北岸,女賊已退無可退。

    長河滾滾萬年浪,沙場蕭蕭千載風,且看這殊死一戰,就此上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随着雨點般的鼓聲,便有一人走上台來,隻見他身披金甲亮堂堂,頭戴寶冠光瑩瑩,手握三尖兩刃白龍戟,身長八尺還有餘。

     龍将軍亮相後,其餘角色紛至登場,幕後音樂跟着劇情發展,時緩時急。

    二胡、面鼓、笛子、古琴……十八般樂器接連奏響,時不時來一句說書先生的和唱。

    場面扣人心弦,讓人不自覺聯想到黃沙漫天,萬軍呼嘯。

     待戰完一場,便有夥計推着木車上來,上面搭着高高的架,架子上數丈藍布垂下,停在戲台左側,用于模仿濤濤淮河水。

     隻見一青衣女子自幕後出場,那武旦披頭散發,面塗白粉,看來是傳聞那女賊了。

     沉重的鼓聲開始響起,這聲與先前不同,又換了件新的樂器,人的心髒仿佛都在随着鼓聲跳動。

    場上衆人開始動起來,除了龍将軍與那位青衣女子,又有士兵打扮的約莫十人。

     這十人排成兩隊,分别向左右兩人沖去,角色武打動作顯然是有下功夫的,雖不實用,但來回之間大開大合,看起來酣暢淋漓。

    龍将軍将來敵一腳踹飛,或者用戟掃開,翻着跟鬥倒下的人滾到台下,又迂回幕後沖出,如此便營造出千軍萬馬源源不絕之感。

     那青衣女子卻有些怪異,她沒拿武器,而是袖中握着一團黑絹,絹布甩出,士兵大片倒下,如此竟然與龍将軍殺得一樣快。

     角色跑了有大約四輪,便倒在戲台上假裝死人。

    這時鄭到看不懂的一幕發生了,隻見那女子嘶啞歌唱,倒下的士兵又站起來,他們剝掉盔甲,變成了紅衣。

     女子與紅衣士兵一齊向龍将軍攻去,幾番交鋒,寶冠脫落,金甲破損,長戟也折成兩段。

     眼看就要敗了,最後時刻,龍将軍一聲怒吼,拔出腰間寶劍,舍身向前,刺入女子懷中,他将女子從戲台右邊,推至左邊,然後一腳踹入淮河,也就是台上的淺藍絹布中。

     而後蒼涼悲壯的樂曲響起,龍将軍一個人單膝跪于河邊,身後是屍骨遍地。

     鄭到邊看邊想,這演義傳說,究竟是編的還是确有其事。

    死人重新起來作戰,不是法術是什麼,難道那女賊是修士,如果她是修士,龍将軍一屆凡人,怎麼打得過? 正思索之際,他心頭響起陸揚名的聲音。

     “走了。

    ” 他轉頭,看見陸揚名立靠在門旁,他那光線較暗,但鄭到仍看見他的目光落在藍絹之後。

     鄭到弓着身從過道走出,徐青玉兩下将花生抓入妙手空空,然後弓着身子走在他後面。

     他路過門口看了看陸揚名:“認識?” 陸揚名還是看着戲台上,他緩緩開口:“她是好人。

    ” 鄭到聽後點點頭,然後拍拍他的肩膀,三人掀開簾子一角然後側身出去。

     兩日後,衆人來到紫竹山,滄瀾劍派便到了。

     喜歡一萬步登天請大家收藏:()一萬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