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浪成于微澜之间

關燈
    “帶方令?” 回去的路上,太史慈終于忍不住疑惑道:“此為何地?” 魏哲聞言頓時有些蛋疼。

     要說其他地方他未必知道,但這個地方他還真清楚。

     如果原身的記憶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大漢最東邊的一個縣。

     “帶方縣,遼東樂浪郡屬地,前漢武帝時置,本朝沿用。

    ”隻見他有些無奈的說道:“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高句麗犯遼東,先寇西安平縣,後殺帶方令,掠得樂浪太守妻子……唉~此縣便是大漢東極之地!” 話說漢武帝時期樂浪郡其實設有二十五縣,但王莽末年高句麗崛起,趁着中原戰亂肆意擴張,故此等到本朝世祖平定内陸着眼邊塞時,樂浪郡已然隻剩下十八個縣了。

     當時光武皇帝對外主要以懷柔為主,故并未追究,反而封高句麗侯為王,以為藩屬。

     本朝開國時都沒有恢複邊疆,後面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提奚縣被穢貊【huìmò】和三韓蠶食侵占,故廢棄;樂都縣、吞列縣,東暆縣、蠶台縣則并入浿水縣;海冥縣、長岑縣、昭明縣則被并入帶方縣,其他諸縣也多有合并。

     如今的樂浪郡已然隻剩下九縣。

     其實曆史上三國時期,公孫氏割據遼東後設置的帶方郡大多便是如今的帶方縣舊地。

     如今想想這恐怕是公孫康虛榮心作祟,圖個好聽罷了。

     畢竟會稽郡的面積比兖州還大呢,朝廷也沒說要改成會稽州呀! 所以面積大小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要看轄地上人口多少。

     聞聽此言太史慈頓時就明白了,可他依舊笑着恭喜魏哲。

     而魏哲的言語中雖然頗為嫌棄,但嘴角卻怎麼也沒辦法壓下去。

     沒辦法,這可是秩六百石的大縣縣令! 他一個白身,邊郡豪強子,起家能有這待遇已經很不錯了。

     然而魏哲不知道的是,對于他這樣白身而有功者,一開始尚書台選部曹準備随便找個縣尉就打發了,大不了日後再精簡裁撤就是了。

     可是誰成想前不久穢貊、沃沮等東夷後裔又開始折騰了,吓得帶方令直接挂印而去。

     本來尚書台都準備将帶方縣或廢、或并,反正以往都是這麼做的,否則這樂浪郡疆域也不會日漸縮水了。

     但在看完魏哲的告身後尚書台索性将這個爛攤子扔給他了。

     一來自然是這個帶方令壓根沒有什麼士族子弟瞧得上,正好可以用來酬功。

     二來也是因為魏哲确實合适。

     畢竟他不僅會打仗,還恰好是遼東人,适應遼東氣候,熟悉當地風俗,再合适不過。

     由此可見,洛陽朝堂上的諸位公卿治國理政的水平還是有的,隻要不牽扯到個人利益,他們通常都能做出最佳安排。

     但對于這個封賞魏哲覺得滿意,有些人卻不這麼覺得。

     …… 話說黃巾之亂平息後或許是感覺萬事大吉了,宦官們便又開始作妖了。

     本來按照皇甫嵩報上去的軍功,傅燮封侯都綽綽有餘。

     可趙忠張讓等人記恨他戰前所上的《請誅中官疏》故意從中作梗,憑空誣陷傅燮,幸好天子還記得傅燮的上言,不加問罪,但也不封賞。

     有功之士卻不得賞,不知道有多少人聞之心寒! 傅燮本人倒是還好,并不因此就背棄天子。

     可是聽到魏哲的賞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