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姬发怕自己等不及

關燈
    “姜首領……其實……”康伯望着奔出門去的歡姬興高采烈的背影,朝姜林不好意思地說道。

     “其實什麼?”姜林還沉浸在剛才那一幕的震撼當中,沒回過神來。

     剛才歡姬提議的用猜鑄币正反面的方法來決定自己能不能留下來的方案,姜林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按概率計算,這可是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啊。

    可是五局三勝的局面,歡姬連着猜中三次。

    而且三次猜完,還極其挑釁地對姜林說道,這個遊戲她從來沒輸過。

     這可就有點拱火的意思了,不信邪的姜林硬是抛了二十次,二十次歡姬都猜對了。

    這種打擊和震撼……總之,歡姬歡快地跑出去的時候,姜林還沒恢複過來神志。

     “我剛才應該攔着你的。

    這歡姬其母,本就是我雲夢部族的巫,而歡姬……聽說其有一個圓形玉璧,以往和人起了争執,便是用這方法,聽說是從未輸過。

    今日也怪我反應遲鈍沒來得及阻攔,不過也确實長了見識,二十次,次次猜中,的确是……”康伯也是望着歡姬離開的方向,不知這一番言語裡到底是顯擺、還是無奈,亦或是真的抱有歉意。

     “哎,也罷。

    既然歡姬這麼想留下,那就如她願望吧。

    我讓人備了些鹽和酒,此次你們回去就一并帶回去。

    ”姜林說着,又從自己的記事本裡取出一張清單,遞給康伯說道。

     “這怎麼使得?還不知道我雲夢部族族長和衆家老是個什麼意思?”康伯、仁叔聽罷,連忙不好意思起來。

     “不管你們部族内部最後商談的結果如何,我和我丹兒姐、和歡姬之間的情誼都不會變的。

    這些東西,就聊表我對丹兒姐的思念之情。

    你們回去告訴我丹兒姐,若是有機會,我定會親自前往你雲夢部族去探望她。

    若是有機會,她亦可來我大唐國,到時候我定親自前往唐國邊境上去迎接她。

    ”姜林趕忙說了一通好聽的。

     “如此,老奴定會将姜首領的美意帶回去。

    ”康伯忙朝姜林行了一禮,将姜林遞上去的清單接了過去。

     姜林起身将康伯、仁叔二人送出了政務廳大門,又朝包爽擺了擺手,将包爽召了過來,在包爽耳旁耳語一陣。

    包爽聽罷姜林的吩咐,領命後便下去做起了準備,姜林獨自一人返回政務廳後院自己的小屋内,又開始思考起來。

     第二日一早,姜林率人将康伯、仁叔一行人送出安邑城南門。

    安邑城南門外的岔道旁的大槐樹下,姜林、康伯、仁叔三人互相道了别,康伯、仁叔二人又對歡姬叮囑了些事項,便在呂澤華率的一個排的孟津渡口駐軍的護衛下,南行返回雲夢部族。

     而歡姬,昨日已經纏了姜林許久,終于纏得姜林松了口,現在換上了一套最小碼的大唐國的制式軍裝。

    在弄清了大唐國的軍銜制度之後,小姑娘倒是很識趣,接受了少尉這個銜級。

    現在歡姬便穿着這身英姿飒爽的戎裝,混在首領衛隊裡,護着姜林送走康伯、仁叔等一衆虎方使團之後,隊伍拐向西南,朝着風陵渡渡口馳去。

     這一日,已經是姜林收到自己的嶽父、商王崩逝正式消息後的第三日。

    而這一日,周國西岐城,從朝歌城來的通報商王崩逝的信使才抵達。

     雖然周、商兩國過去的十幾年一直是敵對狀态,但周國的君主西伯,可是幾代之前的商王親封的,幾代人沿襲下來。

    雖然現在周國以“天命”這樣的借口來反商,但畢竟君臣之勢尚未徹底改變。

     加之按古禮,一個諸侯國或者方國有了國喪,國喪期間即使和他國之間有再大的仇怨,也不會在此時發動戰争,這體現了對逝去君主的尊重以及對國家哀悼期的重視。

     現在商王崩逝,繼任的三王子庚将此消息通告天下,這相當于給自己又争取了三年穩定權位的喘息機會。

    要知道這麼多年裡,西邊的周、東邊的東夷、南邊的淮夷、北邊的一衆反叛的諸侯,和商國之間的糾葛和争鬥就沒停過,商國确實有些快招架不住的感覺。

    這些諸侯和方國一旦群起而攻之,商國還真未必是對手。

    現在商王崩逝,這可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休整的好機會啊。

     喪葬之禮自古便是大禮,沿途關隘、渡口的守軍,路上的巡防隊,哪怕是土匪、流賊一類的江湖人士,見到這身着特殊顔色的衣服、背插特殊旗幟的報喪的信使,也不敢做無謂的打擾和阻攔。

    所以,朝歌城派來報喪的信使,順利地來到了西岐城門外。

     “太師,急報。

    ”現在已是歲末,政務方面,基本上已經不會有新的政令需要去推行。

    域内各諸侯國、方國以及邊境上的戎人亦不會有大的軍事行動。

    姜尚借着這難得的閑暇,正躺在按自己師兄懼留孫的躺椅做的仿品上閉目養神的功夫,被門人的通報聲所驚擾。

     這些年,因着自己的女婿、西伯姬發腦中風,已經喪失了基本的處理國政的能力。

    好在有姬旦、姬奭二位公子幫襯着,再加上自己的外孫姬誦業已十五歲,再過兩三年便能開始參與國政。

    姜尚這位實際上的周國的掌權人,難得地借着這個冬季想好好休養休養身體,畢竟自己也是馬上要七十的年紀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去年聽自己的師兄懼留孫來信裡講的,自己最得意的那個兒子的大唐國裡,已經明确規定了大唐國域内男子六十歲、女子五十五歲強制退休。

    即便是再高的官階,也必須如此,講的就是要讓忙碌了一輩子的民衆,能在年老之時,好好享受享受人生。

     這小子,還真是非常人……要是周國域内也能推行如此政令,該多好啊。

     “發生了何事,讓你如此着急忙慌?”姜尚睜開了眼,卻也看到了門人手上捧着的麻布制作的布袋。

     “哪裡來的喪報?”姜尚心中一緊,忙伸手接過布袋。

     “朝歌城!”門人朝姜尚行了一禮,悄聲答道。

     “誰?”姜尚心裡開始飛快地盤算起商王朝裡那些有資格将喪訊通報到西岐來的老臣和宗室。

     “商王受!”門人的回答言簡意赅。

     “怎麼會是他?”姜尚有些難以接受。

     “來人說喪報裡寫的清清楚楚,請太師親自過目。

    ”門人朝姜尚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姜尚沒敢耽擱,将喪報取出,一份和傳送到姜林手上一樣的羊皮紙文書上,将商纣死亡的時間、經過、結果,以及下葬的日期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