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首要任务就是造纸

關燈
     竹子現在有了,松樹、皮膠也可以得到。

    姜林懸着的心放下了一截,便等着黑石平派人将竹子拖回了。

     食罷早食,姜林取出了之前制作的那非常長的繩索,帶上手表,叫來紅石洪和黑石平。

    三人出了村落,便開始勘探起附近的地形來。

     “建城,要先将城裡的排水通道建造好,否則城中的污水和雨水無法排出的話,聚集在城中造成道路泥濘不說,還會腐敗變質帶來疾病。

    ” “先将幾條主幹道确定下來,道路将城内部隔開不同的區域。

    每一塊居民區為獨立的坊,坊可以封閉起來,有獨立的門,以後每一塊坊單獨進行管理。

    ” “城牆外要有護城河,掘護城河的土直接可以夯築城牆。

    先将土牆建造起來,以後有條件的時候再在土牆外面包磚。

    ” “首領你看,此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而往南七千餘步恰好也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西邊還有汾水,你說的護城河其實已經解決了三面。

    ” “呃……你說的有道理。

    ” “這根針指向的便是正南方,你看,現在是十二點整,也就是以前說的日中之時,太陽在正南方。

    指針的位置也是正南方,吻合了,拉線砸定位木樁吧。

    ” “這個東西哪來的?和那把弓一樣,神靈賜予的。

    我在一個山洞裡睡着裡,醒來這些東西便在身邊了。

    ” “晉陽鎮需要人啊,你和你哥也要趕緊娶妻生孩子啊。

    這些都是以後的勞動……咳咳,希望啊。

    ” “唉,你真的不想回去當那個王了?” “關你屁事!” “城北地勢略微高一點,留出城署區,你以後可以建個王宮啥的,你也可以當王。

    兩側為倉房,以後改為國庫,還有官員居住區,往南便是居民區。

    這裡,啊,這裡太好了,這裡有一片湖泊,看位置可當做你那王宮裡的花園。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居民區中都要建立有日用品銷售的市,主道路邊上要留和其他城進行商貿的榷場。

    ” “怎麼買?拿什麼買?又沒有那麼多貝币?” “這個你不用管,以後會鑄币,甚至印刷錢币。

    總之貨币肯定要搞出來。

    ” “你怎麼什麼都懂?簡直就是神仙弟子。

    ” “朝歌城裡啥樣,你就按啥樣規劃。

    但是一定要高端,大氣,上檔次。

    我們要在這裡生活一輩子。

    ” “你就不想着哪天帶着軍隊去把朝歌平了?把西岐平了?我雖然無心王位,但我很喜歡看到你将來成為那個王。

    你祖先不是神農嗎?那也是當過帝王的人。

    ” “河邊要留出來,以後好多工坊都将以水力為動力,省不少人力。

    所以河邊一定要規劃好,預留出足夠的空地。

    ” “聽工他們說,汾水很少漲水,便是每年雨水最足的時候,也就沒過亂石灘。

    怎麼,你還不放心?” “在上遊開一條洩洪渠,平時關閉閘門,等到下大雨或者上遊發大水時,将多餘的洪水從洩洪渠引流一部分排到别處去。

    ” “水利你也懂,你可真厲害。

    ” “我不懂水利,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自己想的。

    ” “那處山包,以後要成為軍城的指揮所和警戒所。

    那處地名改一下吧,總山包山包地叫不好聽。

    ” “軍隊駐紮在西岸,防守時可以從西岸的城牆到達東岸的城牆。

    什麼?萬一橋被敵人破壞了怎麼辦?來來來,我給你講講。

    東西兩岸的城牆,在這汾水邊不會斷的。

    在這汾水中,也要修一段城牆,和兩岸城牆之間有兩個水門,水門平時開放,方便船隻運輸,晚上和戰時,有栅欄門放下關閉。

    頂部和普通城牆一樣。

    ” “我建議你還是改一改這個方案,在水中建設城牆……技術難度太大了,想想都覺得可怕。

    我建議還是将城牆先延伸到汾水邊即可,以後技術成熟了再說東西城牆連接的事。

    ” “你說的有些道理,那麼前期就要建造堅固的石橋連接汾水東、西,否則單靠這一個不足一米的木橋……通行的效率太低了。

    趁着冬季枯水期的時候,先在這木橋旁邊将第一座石橋建起來。

    ” “既然如此,西側山包那裡,幹脆就以山包為主體,建造一座要塞得了。

    若是再按你的設想汾水西邊也要建造軍城……工程量太大了。

    ” …… “當然需要特殊材料了,等有了足夠的人,這材料就要趕快制作。

    這段河堤就要用到這種材料,大概到冬天河水水位較低的時候就是工期。

    我們還有時間。

    ” “哎,你将來會不會也像朝歌那位一樣,搞那麼多女人。

    有蘇氏也生了一個兒子,應該是以後的王。

    朝歌那位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王了。

    ” …… 空曠的平原上上,姜林和紅石洪,黑石平三人忙碌着,互相取笑着,拌着嘴。

    将以後城的區域先标記了出來,城的四周用木樁定位,這四個角便是以後城牆内側的四處牆角。

    因為二人商議着增加了官署區,所以南北方向增加了五百米,東西方向的尺寸不變。

    往西,往南,往北三個方向各預留出一百米作為城牆、護城河、以及城下防禦系統的區域,一百米外便是可以開墾為農田的地方。

     城西側與汾水之間,二人最終商量留下了三百米的區域,這三百米區域含城牆,工坊區、原材料區、以及水力作坊和碼頭區。

    過了汾水往西,以山包為主體的軍事要塞的方案,最終二人也進行了規劃。

    以前稱之為山包的地方,現在改名為将軍嶺,以後會成為整個城防的指揮所和平日戒備的地方。

    一旦有敵情,此處将燃起狼煙吹起号角,人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城中。

     二人還商量在城東、南、西、北各十公裡的地方建一處烽火台。

    平日裡有人值守,發現敵情後點燃烽火,快速撤離。

    這樣城中便能早做防守準備。

     “洪,我的書寫工具很快就好了,你要盡快地将城規劃好。

    有一些現在就要建造的設施和建築就可以提前在規劃好的區域内進行建造。

    甚至一些民居都可以開始進行建造。

    最近有很多房屋要開始建設了。

    ” “你說的對,但你想好了民居以什麼材料為主了嗎?還是以前的木牆草頂嗎?”紅石洪問道。

     “我想直接用磚,但是沒有那麼多人手啊。

    每每想到人手不足,我就氣得蛋疼。

    ”姜林答道。

     “磚是什麼東西?”紅石洪第一次聽到“磚”這個詞,好奇地問道。

     “瓦你知道吧?”姜林問道。

     “不知道。

    ”紅石洪讪讪地答道。

     “好吧,那算了。

    後面我會讓人制作出來,到時候你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姜林無可奈何地答道。

    心中一陣失落,這個時代,後世經常見到的建築材料、水泥、磚塊、瓦都沒有,怎麼蓋房子啊? “朝歌城裡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上夾闆,再将土放于夾闆中,人在上面夯築,待風幹後牆非常結實。

    但有一個缺點,便是需要就地掘土。

    這城裡掘的到處都是坑,顯然不好吧。

    還有另外一種少見的辦法,便是在較遠處選一掘土之地,就地用模範夯制一種形狀規格皆固定的土塊,風幹後結實無比,可用來砌牆。

    ”紅石洪幽幽地說道。

     “啊,這是一個好辦法。

    ”姜林在紅石洪的啟發下,想起後世聽說過的北方某個省份農村常見的一種建築方式,此物好像叫胡基,在改革開放之前,北方農村的建築大多以這種方式為主。

     “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啊。

    你啟發了我,洪。

    太感謝你了。

    ”說着,姜林重重地擁抱了一下紅石洪,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麼,後面就要建立這胡基工作隊和磚瓦工作隊了。

    城中房屋先以胡基為牆,外牆敷枯草泥,這屋頂還是以茅草來遮擋吧。

    前期先建立幾處民居将沒有住房的村民安置起來度過這個冬天。

    等來年如果人口增加了起來,我們便開始大搞建設。

    ”姜林将建房的事定了基調,二人充滿希望地望向了遠方。

     “唉,還是人太少啊。

    ”突然,一邊的紅石洪也幽幽地說道。

     聽到此言的姜林,臉部肌肉抽了抽。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