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殷归心共商大计
關燈
小
中
大
一看,姜林一顆心放了下來。
“二位,這麼早。
”姜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二人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
“我還以為你們二人連夜走了呢。
”姜林戲谑地說道。
“唔……我們不走了。
隻求首領說到做到,有朝一日,替我二人複仇。
”紅石洪說道。
兄弟二人一夜未眠,一遍遍地推敲着姜林的話語。
再三考慮,覺得姜林沒有必要騙二人。
真如姜林所說,如果姜林真的對二人惡意,恐怕早就…… “好,你們不走,我歡迎。
隻有一條,以後你二人忘記自己的王子身份吧。
”姜林淡淡地說道。
“啊?一定會的,我們兄弟二人早已将過去放下。
王家無情……” “好一個王家無情。
二位兄弟既然看破了這段過往,那麼我姜林保證,此處一定會給二位兄弟一個安定的家。
走,咱們三人去那處聊聊吧。
”說着,指了指汾水西側的山包。
三人前後來到了山包之上,已經起床的黑石平知道三人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厮跟着來到山包下,站在半山腰負責警戒。
“你二人真的不想着哪天回到朝歌,繼承王位嗎?”姜林又開玩笑道。
“哈哈哈,首領難道還在試探我二人不成。
且不說我二人此時沒這個能力,即便有這個能力,我二人也已經心灰意冷。
那人沉湎酒色、窮兵黩武、重刑厚斂、拒谏飾非,為了滿足他和有蘇氏尋歡作樂,連年加重賦稅,國人對其已經真的失望至極。
此時西方的諸侯周已經發展壯大起來,并對朝歌虎視眈眈,商朝的社稷終有一日會被西方的周所取代。
我二人即使繼承了王位,也會是末世帝王罷了。
這個位子不要也罷。
”兄弟二人,顯然以紅石洪為首,紅石洪所說的代表了兄弟二人的态度。
聽到這一番言語,姜林不得不承認,生在王室确實有一定的見地。
不但精辟地總結了那人的所有過錯,還準确地預判了後來的曆史,不得不說受過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而此時,自己隻有這二人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二人是寶啊。
“既然二位兄弟如此坦白,我便不遮遮掩掩了。
我知道你二人從小在宮廷受過一些教育,也讀過許多典籍,而且朝歌乃商都,你二人生活在朝歌,肯定比我們這些生活在荒郊野外的村夫有見識。
因此以後的許多事還需要你們多多相助。
還請二位不吝賜教。
”姜林放低了姿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首領不必客氣,我二人既然已經決定留下,就已經決定了和首領一起,按之前所說的,将此處建立成一個可以連商朝軍隊都能抵抗得住的所在。
隻是不知道首領所圖為何?”紅石郊不假思索地答道,接着又問了一個問題。
姜林負手而立,沉吟了片刻道:“你們可知曆史的發展規律?” “曆史的發展規律?”兄弟二人面面相觑。
“何為曆史的發展規律?”二人不解地問道。
“堯、舜、禹時期,帝王之位以能者居之,王位以禅讓的形式每一代都能傳到能者的手中。
而自夏以後,這王位便以一家一姓為主。
倘若遇到了開明的君主,人民自然能得以輕賦稅、薄徭役,安居樂業。
但若是遇到朝歌城裡的那位,人民便隻能忍受,或者爆發。
這種王位的傳承要持續此後的兩三千年。
并且每隔幾百年,天下的王姓便要更疊一次,其原因便是上一個王姓已經變得足夠的腐敗足夠的無能,民衆隻能暴起而推翻他。
要想改變這種局面,目前我也沒有好的辦法。
此時我隻想在此處築一座比朝歌還要大還要堅固的城,能容下十萬人口的城,将周邊所有村落的村民都遷入城中。
以後不論什麼樣的敵人,我們都能抵抗得住,不論是鬼方搶糧馬隊,還是商王的軍隊,或者西方周國的軍隊,來者都能被輕易地粉碎。
讓黑石村民,紅石村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代代不被人奴役不被人欺侮。
這裡面自然有你有我,還有我們的子孫。
我說的,不知道你二人能否理解。
”姜林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和盤托出,隻望二人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首領所圖果然與衆不同。
雖然我二人也一時吃不透,但如果真能保得你我三人以及子孫後代不被人欺侮,想來便是一件幸事。
你說吧,怎麼做?”紅石洪和紅石郊二人對視一眼,趕忙表态道。
“不久的将來,在這處,汾水東側,我規劃了一座城。
一座非常大的城,總之非常大。
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那麼多的人力來築城。
目前最迫切的是先改造我們的工具。
之前村裡有會探礦的村民在此處的東面,發現了孔雀石銅礦和錫礦……” “首領可是想冶煉青銅?”不待姜林說完,一直很少開口說話的紅石郊說道。
“是啊,目前隻是發現了礦石,但怎麼冶煉青銅,還需要慢慢地鑽研,這些我們都不會,哎。
”姜林有些氣餒地說道。
“紅石擴會。
母親未嫁人的時候,舅父家就是以冶煉青銅為家業的。
擴從小就在青銅工坊做工,青銅器的制造沒有比他更熟悉的了。
之前在紅石村落怕暴露身份,便一直将此事隐瞞了起來。
”紅石郊說道。
“什麼?”姜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還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啊。
” “太好了二位兄弟,此事可真是愁死我了。
本來想等到發現礦藏之後再慢慢摸索,沒想到上天竟然派來了這麼好的幫手。
”姜林興奮地說道。
“對了,紅石村落是否有人會别的特殊的技能?需要統計一下看看對我們的發展是否有用。
” “還有,你二人應當會書寫和算術,對吧?”姜林突然想起這件事,朝二人問道。
“是的,我二人自幼便有專門負責教導王室子弟的國老教授知識,讀寫均沒問題。
算術雖比不上朝中的啬,但一般的算術沒有問題。
另外我自幼時便與王叔經常在一起探讨學習帶兵之法,王弟更是與朝中管理百工的司工頗為投機,因此學得了許多建城的概要。
還有昌對織麻更是非常熟悉,其父便是我舅父家負責織麻的家老。
”紅石郊将四人的情況娓娓道來。
“好,太好了。
這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乃是發展一切的源頭。
明日我等勘探了未來城的地址後,先選定這青銅器制作之所,開始建立青銅作坊。
先制作出一批青銅工具,然後便慢慢地進行我們的計劃。
你二人未來的擔子非常重,還希望你們不要怕累啊。
”此時的姜林充滿了雄心壯志。
“一切旦憑首領吩咐。
”紅石洪,紅石郊二人欣然領命道。
“首領,可将凡事一一委托給掌握了相應技能的人。
首領隻需從中提綱挈領即可,大可不必事事操勞。
”紅石洪仿佛看出了此時姜林的難處。
“果然是從王宮受過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看來我要先制定一個綱領才行啊,有了綱領衆人做起事來就不會亂了。
”姜林心想道。
“好,言之有理。
等工兄他們歸來後,我們就此事再開一次全面的大會。
”姜林肯定地答道。
“哦,對了,你二人以後千萬不要再以王兄王弟相稱……”姜林說道。
“是,感謝首領提醒。
”二人會意,立刻行禮答道。
言罷,四人回到村中,各自回到茅屋中食用早食。
經此一兩日的事情,幾人心中都對對方的表現進行了認可,都隐隐地視對方為可以互相依靠的夥伴。
心中的芥蒂不再,幾人的心情放松,便是連飯量都跟着增長。
這不,黑石月準備的早食不夠,隻得再開火做第二鍋。
首領之屋又冒出了袅袅的炊煙。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
“二位,這麼早。
”姜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二人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
“我還以為你們二人連夜走了呢。
”姜林戲谑地說道。
“唔……我們不走了。
隻求首領說到做到,有朝一日,替我二人複仇。
”紅石洪說道。
兄弟二人一夜未眠,一遍遍地推敲着姜林的話語。
再三考慮,覺得姜林沒有必要騙二人。
真如姜林所說,如果姜林真的對二人惡意,恐怕早就…… “好,你們不走,我歡迎。
隻有一條,以後你二人忘記自己的王子身份吧。
”姜林淡淡地說道。
“啊?一定會的,我們兄弟二人早已将過去放下。
王家無情……” “好一個王家無情。
二位兄弟既然看破了這段過往,那麼我姜林保證,此處一定會給二位兄弟一個安定的家。
走,咱們三人去那處聊聊吧。
”說着,指了指汾水西側的山包。
三人前後來到了山包之上,已經起床的黑石平知道三人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厮跟着來到山包下,站在半山腰負責警戒。
“你二人真的不想着哪天回到朝歌,繼承王位嗎?”姜林又開玩笑道。
“哈哈哈,首領難道還在試探我二人不成。
且不說我二人此時沒這個能力,即便有這個能力,我二人也已經心灰意冷。
那人沉湎酒色、窮兵黩武、重刑厚斂、拒谏飾非,為了滿足他和有蘇氏尋歡作樂,連年加重賦稅,國人對其已經真的失望至極。
此時西方的諸侯周已經發展壯大起來,并對朝歌虎視眈眈,商朝的社稷終有一日會被西方的周所取代。
我二人即使繼承了王位,也會是末世帝王罷了。
這個位子不要也罷。
”兄弟二人,顯然以紅石洪為首,紅石洪所說的代表了兄弟二人的态度。
聽到這一番言語,姜林不得不承認,生在王室确實有一定的見地。
不但精辟地總結了那人的所有過錯,還準确地預判了後來的曆史,不得不說受過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而此時,自己隻有這二人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二人是寶啊。
“既然二位兄弟如此坦白,我便不遮遮掩掩了。
我知道你二人從小在宮廷受過一些教育,也讀過許多典籍,而且朝歌乃商都,你二人生活在朝歌,肯定比我們這些生活在荒郊野外的村夫有見識。
因此以後的許多事還需要你們多多相助。
還請二位不吝賜教。
”姜林放低了姿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首領不必客氣,我二人既然已經決定留下,就已經決定了和首領一起,按之前所說的,将此處建立成一個可以連商朝軍隊都能抵抗得住的所在。
隻是不知道首領所圖為何?”紅石郊不假思索地答道,接着又問了一個問題。
姜林負手而立,沉吟了片刻道:“你們可知曆史的發展規律?” “曆史的發展規律?”兄弟二人面面相觑。
“何為曆史的發展規律?”二人不解地問道。
“堯、舜、禹時期,帝王之位以能者居之,王位以禅讓的形式每一代都能傳到能者的手中。
而自夏以後,這王位便以一家一姓為主。
倘若遇到了開明的君主,人民自然能得以輕賦稅、薄徭役,安居樂業。
但若是遇到朝歌城裡的那位,人民便隻能忍受,或者爆發。
這種王位的傳承要持續此後的兩三千年。
并且每隔幾百年,天下的王姓便要更疊一次,其原因便是上一個王姓已經變得足夠的腐敗足夠的無能,民衆隻能暴起而推翻他。
要想改變這種局面,目前我也沒有好的辦法。
此時我隻想在此處築一座比朝歌還要大還要堅固的城,能容下十萬人口的城,将周邊所有村落的村民都遷入城中。
以後不論什麼樣的敵人,我們都能抵抗得住,不論是鬼方搶糧馬隊,還是商王的軍隊,或者西方周國的軍隊,來者都能被輕易地粉碎。
讓黑石村民,紅石村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代代不被人奴役不被人欺侮。
這裡面自然有你有我,還有我們的子孫。
我說的,不知道你二人能否理解。
”姜林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和盤托出,隻望二人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首領所圖果然與衆不同。
雖然我二人也一時吃不透,但如果真能保得你我三人以及子孫後代不被人欺侮,想來便是一件幸事。
你說吧,怎麼做?”紅石洪和紅石郊二人對視一眼,趕忙表态道。
“不久的将來,在這處,汾水東側,我規劃了一座城。
一座非常大的城,總之非常大。
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那麼多的人力來築城。
目前最迫切的是先改造我們的工具。
之前村裡有會探礦的村民在此處的東面,發現了孔雀石銅礦和錫礦……” “首領可是想冶煉青銅?”不待姜林說完,一直很少開口說話的紅石郊說道。
“是啊,目前隻是發現了礦石,但怎麼冶煉青銅,還需要慢慢地鑽研,這些我們都不會,哎。
”姜林有些氣餒地說道。
“紅石擴會。
母親未嫁人的時候,舅父家就是以冶煉青銅為家業的。
擴從小就在青銅工坊做工,青銅器的制造沒有比他更熟悉的了。
之前在紅石村落怕暴露身份,便一直将此事隐瞞了起來。
”紅石郊說道。
“什麼?”姜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還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啊。
” “太好了二位兄弟,此事可真是愁死我了。
本來想等到發現礦藏之後再慢慢摸索,沒想到上天竟然派來了這麼好的幫手。
”姜林興奮地說道。
“對了,紅石村落是否有人會别的特殊的技能?需要統計一下看看對我們的發展是否有用。
” “還有,你二人應當會書寫和算術,對吧?”姜林突然想起這件事,朝二人問道。
“是的,我二人自幼便有專門負責教導王室子弟的國老教授知識,讀寫均沒問題。
算術雖比不上朝中的啬,但一般的算術沒有問題。
另外我自幼時便與王叔經常在一起探讨學習帶兵之法,王弟更是與朝中管理百工的司工頗為投機,因此學得了許多建城的概要。
還有昌對織麻更是非常熟悉,其父便是我舅父家負責織麻的家老。
”紅石郊将四人的情況娓娓道來。
“好,太好了。
這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乃是發展一切的源頭。
明日我等勘探了未來城的地址後,先選定這青銅器制作之所,開始建立青銅作坊。
先制作出一批青銅工具,然後便慢慢地進行我們的計劃。
你二人未來的擔子非常重,還希望你們不要怕累啊。
”此時的姜林充滿了雄心壯志。
“一切旦憑首領吩咐。
”紅石洪,紅石郊二人欣然領命道。
“首領,可将凡事一一委托給掌握了相應技能的人。
首領隻需從中提綱挈領即可,大可不必事事操勞。
”紅石洪仿佛看出了此時姜林的難處。
“果然是從王宮受過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看來我要先制定一個綱領才行啊,有了綱領衆人做起事來就不會亂了。
”姜林心想道。
“好,言之有理。
等工兄他們歸來後,我們就此事再開一次全面的大會。
”姜林肯定地答道。
“哦,對了,你二人以後千萬不要再以王兄王弟相稱……”姜林說道。
“是,感謝首領提醒。
”二人會意,立刻行禮答道。
言罷,四人回到村中,各自回到茅屋中食用早食。
經此一兩日的事情,幾人心中都對對方的表現進行了認可,都隐隐地視對方為可以互相依靠的夥伴。
心中的芥蒂不再,幾人的心情放松,便是連飯量都跟着增長。
這不,黑石月準備的早食不夠,隻得再開火做第二鍋。
首領之屋又冒出了袅袅的炊煙。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