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四重打击商王抱恙
關燈
小
中
大
結起來的。
大王,我敢斷言,此番我王師征唐的計劃,早就被人洩露給了周國。
否則周國不可能如此巧地……趁着我們和大唐國在東邊打得火熱,他們從西邊卻撿了個大便宜。
” “安邑城一旦失守,大唐國的南邊将無險可守,此番周國可就真的撿了個大大的便宜。
對于周國來說,大唐國可就是唾手可得。
大王,臣下請大王嚴懲費仲,以慰死去的将士們的英靈。
”此番讨唐的戰事看來确實是失敗了,這個時候定是要趕緊找一個“背鍋俠”,将其釘死在恥辱柱上,滅了大王的火,然後再慢慢地去琢磨戰敗後的善後工作該怎麼做。
否則大王的火氣下不去,衆臣子自是要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當中。
而現在,費仲就是那個最好的“背鍋俠”,這便是王廷内衆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報……報大王,宮門外有派往安邑城的細作求見,說帶來非常重要的軍情。
”這次換了個通禀的衛士,不但換了個衛士,而且顯然這衛士聽說了前面的事,入得王廷便将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
“唔……”商王庚朝邊上的内侍官擺了擺手,示意将人叫進來。
内侍官看了看商王庚的情形,微微想了想,朝王廷中的衛士喊道:“将人叫進來。
”喊罷,勾了勾手指頭,将一名内侍叫了過來。
倆人耳語一陣,那内侍轉身出了王廷側門,朝後宮走去。
“禀大王,小的是常年在大唐國南部打探消息的細作。
前幾日,周國進攻大唐國安邑城,被大唐國在安邑城西一日行軍距離處擊敗。
周國四萬餘精銳,一萬餘戰死,近萬被俘虜,兩萬餘人被大唐國的軍隊堵在了風陵渡渡口,投降隻是早晚的事。
”這細作肯定在宮門口得到了衛士的提醒,今日這王廷之上不好的消息太多了。
進來後不要故弄玄虛,盡快将事情講明。
“這是幾日前的事?”王廷内一個官階比較高的武官忙替衆人問了一句。
“三日前的清晨,大唐國發動的進攻。
至傍晚,周國兩萬人被堵在風陵渡。
”細作忙朝武官答道。
“大王,大王……快,傳醫官。
”王廷内衆人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安邑城回來的細作身上,現在内侍官這一嗓子,衆人才紛紛朝王座方向望去。
王座上的商王庚翻着眼,頭歪眼斜,已經失去了活力。
剛才接見西衛回來的斥候的時候,商王庚已經開始有些不适。
常年伴其左右的内侍官自是将一切都看在眼裡,早就讓内侍将醫官喚來,候在王廷一角以備不測。
現在内侍官的這一番準備終于派上了用場。
“大王,大王……嗚嗚嗚……大王……”已經為商王庚誕下一子的寵姬、因着先王新喪,尚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方才見醫官慌裡慌張地朝王廷奔來之時,隻是覺得好奇。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着躲在了側門偷聽王廷内發生的事情。
這一偷聽,便在商王庚昏厥的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們一幫亂臣賊子,到底做了什麼,将大王氣成如此模樣?”李萬姬先是奔到王座前查看了一番丈夫的情形,見丈夫還有氣息,微微放下心來。
這才轉身看到一群文武官員圍在王廷内,這氣可就不打一處來。
“禀……娘娘!”官階最高、老成的費仲拱手朝李萬姬行了一禮,正欲開口,這才發現李萬姬的身份着實有些尴尬。
因着一幫老臣和王室宗族的強烈反對,有虎方血統的李萬姬一直不被臣子們所接受。
但不管老臣們和王室宗族怎麼反對,行事一向乖張、完全聽不進任何人谏言的商王庚依舊我行我素,早早地與李萬姬生下一子不說,這麼多年竟然也不再接近别的女色。
導緻現在整個後宮異常空虛,且再也沒有别的子嗣誕生。
如此,對商朝社稷依然忠心耿耿的老臣和王室宗族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商王庚不鬧騰地将李萬姬扶為王後之位,其所誕下的一子克,勉強也就為人接受。
李萬姬自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每每總是要在衆臣子面前強調自己的是大王唯一的女眷的事,言外之意便是不管衆人怎麼反對,自己的王後之位是坐定了。
而商王庚自是要維護自己的女人,往日和臣子們争論起來之時,亦是毫不讓步。
若不是因着先王喪期之内不得大肆封賞,商王庚早就在其繼任王位之後,将李萬姬正式冊封為王後。
現在李萬姬突然出現在王廷裡,尤其是這個時候大王的情形難以預料,一直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的名号該怎麼稱呼,可就難到費仲了。
萬一自己張嘴就稱王後娘娘,大王事後再不幸……沒人撐腰,自己更加成了衆人眼中釘、肉中刺。
“大王到底怎麼了?你們這些狗奴才!”雖然此時尚未有“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思想,但一幫常年輔佐君王的重臣,便是連商纣在位時亦是不敢輕易地得罪,除非是臣子忤逆君主的意願有些狠了的,才會讓君主心生不滿甚至殺意。
但這李萬姬不等将事情前因後果弄個明白,現在對着王廷中一衆人如此喝罵,便是連費仲、惡來這樣的往日商王庚的忠實走狗、亦是在強力争取将李萬姬立為王後的臣子們也不滿地蹙了蹙眉頭,大有不滿之意。
“王廷之上,如此叫罵,成何體統?”側門處,又傳來了太後蘇妲己的聲音。
“拜見太後娘娘?”衆人忙跪地行起大禮。
蘇妲己一聲不吭地走到了王座旁邊,看了看王座上的兒子的情形,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朝王廷中環視一圈,朗聲問道:“費仲大夫,大王緣何如此模樣?” “禀太後娘娘,今日陸續有北方草原上十八部族進攻大唐國失利;我王師八萬進攻大唐國不敵,潰敗;周國趁我王師和大唐國在東部發生戰事之際、突襲大唐國風陵渡,大軍渡過大河進攻安邑城;又有大唐國大敗周國大軍等四份戰報傳回,大王對此番戰事太過重視,一時無法接受如此打擊,所以……”費仲腦袋垂得很低,将事情簡單對蘇妲己道了出來。
“嘶……這大唐國,竟然如此兇殘……”蘇妲己聽罷費仲的講述,自言自語道。
“太後娘娘,大王這是中風之兆……”王座邊一直忙碌的醫官終于确定了商王庚的病情,走到蘇妲己身邊,彎腰對蘇妲己輕聲說道。
“大王近些時日煩勞國事,身體有些困倦。
現在聞四條軍情,一時有些承受不住,需要歇息些時日。
即日起,所有國事由哀家接手處置,費仲大夫、惡來大夫,着你二人兩日内拿出一個方略來,收拾此次讨唐戰敗的局面,其他衆文武需緊密配合,違者定是不饒。
”蘇妲己聽罷醫官的話,心中自是一陣抽抽。
雖然也很擔心兒子的身體情況,但當着衆文武官員的面,自己這做太後的必須撐住。
“将大王和克兒送至我的寝宮,由我親自照料大王和克兒的飲食起居,其他人無故不得攪擾大王的休養。
”蘇妲己轉身朝着幾名醫官和内侍官吩咐了句,瞪了一眼李萬姬,朝着側門緩緩走去。
“我等恭送太後娘娘!”王廷裡,衆人紛紛松了口氣,朝着蘇妲己的背影又行了一個大禮。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
大王,我敢斷言,此番我王師征唐的計劃,早就被人洩露給了周國。
否則周國不可能如此巧地……趁着我們和大唐國在東邊打得火熱,他們從西邊卻撿了個大便宜。
” “安邑城一旦失守,大唐國的南邊将無險可守,此番周國可就真的撿了個大大的便宜。
對于周國來說,大唐國可就是唾手可得。
大王,臣下請大王嚴懲費仲,以慰死去的将士們的英靈。
”此番讨唐的戰事看來确實是失敗了,這個時候定是要趕緊找一個“背鍋俠”,将其釘死在恥辱柱上,滅了大王的火,然後再慢慢地去琢磨戰敗後的善後工作該怎麼做。
否則大王的火氣下不去,衆臣子自是要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當中。
而現在,費仲就是那個最好的“背鍋俠”,這便是王廷内衆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報……報大王,宮門外有派往安邑城的細作求見,說帶來非常重要的軍情。
”這次換了個通禀的衛士,不但換了個衛士,而且顯然這衛士聽說了前面的事,入得王廷便将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
“唔……”商王庚朝邊上的内侍官擺了擺手,示意将人叫進來。
内侍官看了看商王庚的情形,微微想了想,朝王廷中的衛士喊道:“将人叫進來。
”喊罷,勾了勾手指頭,将一名内侍叫了過來。
倆人耳語一陣,那内侍轉身出了王廷側門,朝後宮走去。
“禀大王,小的是常年在大唐國南部打探消息的細作。
前幾日,周國進攻大唐國安邑城,被大唐國在安邑城西一日行軍距離處擊敗。
周國四萬餘精銳,一萬餘戰死,近萬被俘虜,兩萬餘人被大唐國的軍隊堵在了風陵渡渡口,投降隻是早晚的事。
”這細作肯定在宮門口得到了衛士的提醒,今日這王廷之上不好的消息太多了。
進來後不要故弄玄虛,盡快将事情講明。
“這是幾日前的事?”王廷内一個官階比較高的武官忙替衆人問了一句。
“三日前的清晨,大唐國發動的進攻。
至傍晚,周國兩萬人被堵在風陵渡。
”細作忙朝武官答道。
“大王,大王……快,傳醫官。
”王廷内衆人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安邑城回來的細作身上,現在内侍官這一嗓子,衆人才紛紛朝王座方向望去。
王座上的商王庚翻着眼,頭歪眼斜,已經失去了活力。
剛才接見西衛回來的斥候的時候,商王庚已經開始有些不适。
常年伴其左右的内侍官自是将一切都看在眼裡,早就讓内侍将醫官喚來,候在王廷一角以備不測。
現在内侍官的這一番準備終于派上了用場。
“大王,大王……嗚嗚嗚……大王……”已經為商王庚誕下一子的寵姬、因着先王新喪,尚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方才見醫官慌裡慌張地朝王廷奔來之時,隻是覺得好奇。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着躲在了側門偷聽王廷内發生的事情。
這一偷聽,便在商王庚昏厥的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們一幫亂臣賊子,到底做了什麼,将大王氣成如此模樣?”李萬姬先是奔到王座前查看了一番丈夫的情形,見丈夫還有氣息,微微放下心來。
這才轉身看到一群文武官員圍在王廷内,這氣可就不打一處來。
“禀……娘娘!”官階最高、老成的費仲拱手朝李萬姬行了一禮,正欲開口,這才發現李萬姬的身份着實有些尴尬。
因着一幫老臣和王室宗族的強烈反對,有虎方血統的李萬姬一直不被臣子們所接受。
但不管老臣們和王室宗族怎麼反對,行事一向乖張、完全聽不進任何人谏言的商王庚依舊我行我素,早早地與李萬姬生下一子不說,這麼多年竟然也不再接近别的女色。
導緻現在整個後宮異常空虛,且再也沒有别的子嗣誕生。
如此,對商朝社稷依然忠心耿耿的老臣和王室宗族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商王庚不鬧騰地将李萬姬扶為王後之位,其所誕下的一子克,勉強也就為人接受。
李萬姬自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每每總是要在衆臣子面前強調自己的是大王唯一的女眷的事,言外之意便是不管衆人怎麼反對,自己的王後之位是坐定了。
而商王庚自是要維護自己的女人,往日和臣子們争論起來之時,亦是毫不讓步。
若不是因着先王喪期之内不得大肆封賞,商王庚早就在其繼任王位之後,将李萬姬正式冊封為王後。
現在李萬姬突然出現在王廷裡,尤其是這個時候大王的情形難以預料,一直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的名号該怎麼稱呼,可就難到費仲了。
萬一自己張嘴就稱王後娘娘,大王事後再不幸……沒人撐腰,自己更加成了衆人眼中釘、肉中刺。
“大王到底怎麼了?你們這些狗奴才!”雖然此時尚未有“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思想,但一幫常年輔佐君王的重臣,便是連商纣在位時亦是不敢輕易地得罪,除非是臣子忤逆君主的意願有些狠了的,才會讓君主心生不滿甚至殺意。
但這李萬姬不等将事情前因後果弄個明白,現在對着王廷中一衆人如此喝罵,便是連費仲、惡來這樣的往日商王庚的忠實走狗、亦是在強力争取将李萬姬立為王後的臣子們也不滿地蹙了蹙眉頭,大有不滿之意。
“王廷之上,如此叫罵,成何體統?”側門處,又傳來了太後蘇妲己的聲音。
“拜見太後娘娘?”衆人忙跪地行起大禮。
蘇妲己一聲不吭地走到了王座旁邊,看了看王座上的兒子的情形,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朝王廷中環視一圈,朗聲問道:“費仲大夫,大王緣何如此模樣?” “禀太後娘娘,今日陸續有北方草原上十八部族進攻大唐國失利;我王師八萬進攻大唐國不敵,潰敗;周國趁我王師和大唐國在東部發生戰事之際、突襲大唐國風陵渡,大軍渡過大河進攻安邑城;又有大唐國大敗周國大軍等四份戰報傳回,大王對此番戰事太過重視,一時無法接受如此打擊,所以……”費仲腦袋垂得很低,将事情簡單對蘇妲己道了出來。
“嘶……這大唐國,竟然如此兇殘……”蘇妲己聽罷費仲的講述,自言自語道。
“太後娘娘,大王這是中風之兆……”王座邊一直忙碌的醫官終于确定了商王庚的病情,走到蘇妲己身邊,彎腰對蘇妲己輕聲說道。
“大王近些時日煩勞國事,身體有些困倦。
現在聞四條軍情,一時有些承受不住,需要歇息些時日。
即日起,所有國事由哀家接手處置,費仲大夫、惡來大夫,着你二人兩日内拿出一個方略來,收拾此次讨唐戰敗的局面,其他衆文武需緊密配合,違者定是不饒。
”蘇妲己聽罷醫官的話,心中自是一陣抽抽。
雖然也很擔心兒子的身體情況,但當着衆文武官員的面,自己這做太後的必須撐住。
“将大王和克兒送至我的寝宮,由我親自照料大王和克兒的飲食起居,其他人無故不得攪擾大王的休養。
”蘇妲己轉身朝着幾名醫官和内侍官吩咐了句,瞪了一眼李萬姬,朝着側門緩緩走去。
“我等恭送太後娘娘!”王廷裡,衆人紛紛松了口氣,朝着蘇妲己的背影又行了一個大禮。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