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姜林此次必死无疑
關燈
小
中
大
“明日便是先王喪儀最關鍵的日子,你們一衆負責治喪的官員可要小心對待,今日就将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好好進行檢查、整頓、彌補。
明日先王棺椁從起靈到下葬期間,若是再出了什麼差錯,小心你們的性命。
反正這次給先王的人殉尚有些不足……你們都上心着點!”坐在王座一側,陪着自己兒子商王庚、現在已是太後的蘇妲己,會見一衆負責給商纣治喪的官員,做最後陳詞之時,厲聲說道。
“禀大王、太後,臣下剛才說的,先王喪儀所需的人殉,不是有些不足,而是缺額很大。
”跪在地上的惡來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直起身子朝正位拱了拱手,朗聲說道。
“額……到底缺多少?”商王庚厲聲喝道。
“以先王之貴,人殉當在千人。
可是目前隻湊得四百餘人……”惡來如實做了禀報。
“什麼?”王座上的商王庚和坐在一側的蘇妲己吃了一驚。
而跪在王廷内的衆臣子聽罷,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确是如此!”惡來又肯定了一番。
“缺額為何如此之大?”商王庚有些來氣。
“禀大王、太後,根據曆代先王的喪儀慣例,人殉所需的奴隸一大半是由諸王之王女提供,國政廳隻準備一小部分以彌補數量的不足。
此番我與費仲大夫籌備之時也是如此盤算的,但是千算萬算之下,沒算到王女順姬此番前來是一名奴隸都沒進獻……”惡來終于将實情道了出來。
“禀大王,那日臣下在朝歌城北門迎接王女順姬及其夫、大唐國首領姜林一行後,立刻便将此事上報給了大王……那姜林當時說,其大唐國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其國沒有奴隸身份的人,所以無法進獻。
”費仲聽惡來提到了自己,趕忙出面将自己的責任先摘清。
“我當時不是命你去找姜林,讓他這幾日趕緊想辦法籌備嗎?”商王庚總算想起了點當時的情形來。
“禀大王,臣下當時确實是去找過姜林,将大王之命道了出來。
可是那姜林說,其國已經廢除奴隸制度很久,這種喪盡……”費仲停了下來,後面的話實在不敢再說下去。
“喪盡什麼?”太後蘇妲己見費仲吞吞吐吐的模樣,更加來氣。
“他說,這種喪盡天良、生孩子沒屁眼的事他做不出來。
”費仲終于将姜林當時話全部道了出來。
“他X的,他說誰呢?”商王庚想起了去歲自己酒後一時興起,寵幸了一名宮女,後來那宮女早産兩月給自己誕下一女。
但那女兒隻活了不足兩日,原因便是生下後,負責接生的穩婆發現孩子沒有肛門,後來巫祝說那宮女和其所生的孩子都是妖孽,被蘇妲己下令溺亡了。
現在聽罷費仲的話,商王庚自然是對号入座了。
“庚兒……”蘇妲己大喝一聲,趕忙阻攔住了兒子的暴起。
王宮裡随意處死一名宮女自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子孫後代先天殘缺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會被人視為不祥、失德之事。
所以知道此事的人,現在僅蘇妲己和商王庚二人存活于世,當時目睹了那件事的穩婆、宮人都已經被悄悄處死。
便是知道王子寵幸了宮女緻孕的費仲、惡來等近臣,後來得到的消息也隻是那宮女生産時難産而亡。
“既然如此,現在還有沒有辦法補救?”商王庚被母親喚了一聲,倒也很快恢複了理智,忙朝跪在地上一衆臣子問道。
“禀大王、太後,這些年這大唐國在朝歌城和其他諸侯國、方國大肆購買奴隸,運回大唐國之後便恢複自由身,用來擴充大唐國的人口。
所以市面上奴隸的價格較之幾年前已經漲了不少。
此番我和費仲大夫籌備的四百餘用來補足的奴隸之花費,較之以前,足足多花了一倍還多。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這些年先王很少發動戰争,擄來的奴隸又通過各種渠道流到大唐國,現在朝歌城奴市上能購得的奴隸少之又少。
一些太老、太殘的,用在先王人殉之上又有些太過不敬。
請大王、王後恕罪。
”惡來負責此次商纣喪儀的物資籌備,不論這人殉的奴隸是因着什麼原因最後沒籌備充足,這筆賬肯定是要算在自己頭上的。
此刻,循着費仲的話,則是将一應的原因全部往大唐國身上推自是最好的。
尤其是……那日大王接見剛剛返回的陳塘關守将李靖将軍時,自己和費仲大夫二人也被大王叫到了當場。
當時大王的意思已經很明确了,讓李靖将軍準備足夠的人手,在大唐國首領姜林喪儀完畢返回大唐國的路上,秘密除掉他們全家…… 李靖将軍當時表态,其會傾盡全力完成此事。
現在既然知道這姜林此番必死無疑,就讓其多背點罪責也無妨。
“禀大王,太後,臣下有一計,可解決這人殉不夠的燃眉之急,不知……”費仲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計策又湧上心頭。
“速速道來。
”商王庚忙朝費仲說道。
“現在要想去一處籌備近六百名奴隸肯定是來不及了。
臣下想朝歌城裡有官員、貴族近百,此番前來朝歌城出席先王喪儀的諸侯國、方國首領亦有百多家,不如就以讓這些官員、貴族及各諸侯國、方國為先王獻祭為由,命每家進獻奴隸兩名。
兩名奴隸對這些人來說,毫無難度可言。
”費仲果然出了條好計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愛卿所言極是,寡人這就下王诏。
”商王庚見事情終于有了解決的方案,終于松了口氣。
隻是王廷内跪着的各官員,望向費仲的眼神開始變得淩厲。
合着費仲的計策便是讓衆官員和貴族為先王喪儀上人殉時所需的奴隸進行衆籌,卻靠着這個計策在大王和太後面前實實在在地表了一功。
“禀大王、太後,大唐國首領姜林,攜王女、王女長子于王廷之外求見。
”負責守衛王廷大門的衛隊長此刻走了進來朝正位禀報道。
“嗡……”王廷内跪着的這些官員今日都因着大唐國沒準備充足的奴隸而受到了池魚之殃,現在聽到姜林的名号,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了起來。
“衆愛卿這些時日為了操持先王喪儀的辛勞,寡人和太後都看在眼裡。
衆愛卿且再堅持兩日,待先王喪儀完畢,亦到了立春節,寡人自是會對此番有功之臣重重嘉賞。
”已經做出了别的決定的商王庚知道此時穩定壓倒一切。
姜林的舉動已經讓滿朝的官員、貴族受到了傷害,待日後自己和李靖……亦沒人幫其追究原因,豈不是好事一件。
“臣下謝大王、謝太後恩典。
”衆人朝着正位又施了大禮,起身紛紛退出了王廷。
隻是到了王廷門口,見到姜林一家三口,衆人淩厲的眼神紛紛朝姜林射了過來。
對剛才王廷之内發生之事毫不知情的姜林自是如同一個沒事人一般朝着衆人點頭緻意。
待最後見到自己前幾日見到
明日先王棺椁從起靈到下葬期間,若是再出了什麼差錯,小心你們的性命。
反正這次給先王的人殉尚有些不足……你們都上心着點!”坐在王座一側,陪着自己兒子商王庚、現在已是太後的蘇妲己,會見一衆負責給商纣治喪的官員,做最後陳詞之時,厲聲說道。
“禀大王、太後,臣下剛才說的,先王喪儀所需的人殉,不是有些不足,而是缺額很大。
”跪在地上的惡來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直起身子朝正位拱了拱手,朗聲說道。
“額……到底缺多少?”商王庚厲聲喝道。
“以先王之貴,人殉當在千人。
可是目前隻湊得四百餘人……”惡來如實做了禀報。
“什麼?”王座上的商王庚和坐在一側的蘇妲己吃了一驚。
而跪在王廷内的衆臣子聽罷,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确是如此!”惡來又肯定了一番。
“缺額為何如此之大?”商王庚有些來氣。
“禀大王、太後,根據曆代先王的喪儀慣例,人殉所需的奴隸一大半是由諸王之王女提供,國政廳隻準備一小部分以彌補數量的不足。
此番我與費仲大夫籌備之時也是如此盤算的,但是千算萬算之下,沒算到王女順姬此番前來是一名奴隸都沒進獻……”惡來終于将實情道了出來。
“禀大王,那日臣下在朝歌城北門迎接王女順姬及其夫、大唐國首領姜林一行後,立刻便将此事上報給了大王……那姜林當時說,其大唐國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其國沒有奴隸身份的人,所以無法進獻。
”費仲聽惡來提到了自己,趕忙出面将自己的責任先摘清。
“我當時不是命你去找姜林,讓他這幾日趕緊想辦法籌備嗎?”商王庚總算想起了點當時的情形來。
“禀大王,臣下當時确實是去找過姜林,将大王之命道了出來。
可是那姜林說,其國已經廢除奴隸制度很久,這種喪盡……”費仲停了下來,後面的話實在不敢再說下去。
“喪盡什麼?”太後蘇妲己見費仲吞吞吐吐的模樣,更加來氣。
“他說,這種喪盡天良、生孩子沒屁眼的事他做不出來。
”費仲終于将姜林當時話全部道了出來。
“他X的,他說誰呢?”商王庚想起了去歲自己酒後一時興起,寵幸了一名宮女,後來那宮女早産兩月給自己誕下一女。
但那女兒隻活了不足兩日,原因便是生下後,負責接生的穩婆發現孩子沒有肛門,後來巫祝說那宮女和其所生的孩子都是妖孽,被蘇妲己下令溺亡了。
現在聽罷費仲的話,商王庚自然是對号入座了。
“庚兒……”蘇妲己大喝一聲,趕忙阻攔住了兒子的暴起。
王宮裡随意處死一名宮女自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子孫後代先天殘缺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會被人視為不祥、失德之事。
所以知道此事的人,現在僅蘇妲己和商王庚二人存活于世,當時目睹了那件事的穩婆、宮人都已經被悄悄處死。
便是知道王子寵幸了宮女緻孕的費仲、惡來等近臣,後來得到的消息也隻是那宮女生産時難産而亡。
“既然如此,現在還有沒有辦法補救?”商王庚被母親喚了一聲,倒也很快恢複了理智,忙朝跪在地上一衆臣子問道。
“禀大王、太後,這些年這大唐國在朝歌城和其他諸侯國、方國大肆購買奴隸,運回大唐國之後便恢複自由身,用來擴充大唐國的人口。
所以市面上奴隸的價格較之幾年前已經漲了不少。
此番我和費仲大夫籌備的四百餘用來補足的奴隸之花費,較之以前,足足多花了一倍還多。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這些年先王很少發動戰争,擄來的奴隸又通過各種渠道流到大唐國,現在朝歌城奴市上能購得的奴隸少之又少。
一些太老、太殘的,用在先王人殉之上又有些太過不敬。
請大王、王後恕罪。
”惡來負責此次商纣喪儀的物資籌備,不論這人殉的奴隸是因着什麼原因最後沒籌備充足,這筆賬肯定是要算在自己頭上的。
此刻,循着費仲的話,則是将一應的原因全部往大唐國身上推自是最好的。
尤其是……那日大王接見剛剛返回的陳塘關守将李靖将軍時,自己和費仲大夫二人也被大王叫到了當場。
當時大王的意思已經很明确了,讓李靖将軍準備足夠的人手,在大唐國首領姜林喪儀完畢返回大唐國的路上,秘密除掉他們全家…… 李靖将軍當時表态,其會傾盡全力完成此事。
現在既然知道這姜林此番必死無疑,就讓其多背點罪責也無妨。
“禀大王,太後,臣下有一計,可解決這人殉不夠的燃眉之急,不知……”費仲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計策又湧上心頭。
“速速道來。
”商王庚忙朝費仲說道。
“現在要想去一處籌備近六百名奴隸肯定是來不及了。
臣下想朝歌城裡有官員、貴族近百,此番前來朝歌城出席先王喪儀的諸侯國、方國首領亦有百多家,不如就以讓這些官員、貴族及各諸侯國、方國為先王獻祭為由,命每家進獻奴隸兩名。
兩名奴隸對這些人來說,毫無難度可言。
”費仲果然出了條好計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愛卿所言極是,寡人這就下王诏。
”商王庚見事情終于有了解決的方案,終于松了口氣。
隻是王廷内跪着的各官員,望向費仲的眼神開始變得淩厲。
合着費仲的計策便是讓衆官員和貴族為先王喪儀上人殉時所需的奴隸進行衆籌,卻靠着這個計策在大王和太後面前實實在在地表了一功。
“禀大王、太後,大唐國首領姜林,攜王女、王女長子于王廷之外求見。
”負責守衛王廷大門的衛隊長此刻走了進來朝正位禀報道。
“嗡……”王廷内跪着的這些官員今日都因着大唐國沒準備充足的奴隸而受到了池魚之殃,現在聽到姜林的名号,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了起來。
“衆愛卿這些時日為了操持先王喪儀的辛勞,寡人和太後都看在眼裡。
衆愛卿且再堅持兩日,待先王喪儀完畢,亦到了立春節,寡人自是會對此番有功之臣重重嘉賞。
”已經做出了别的決定的商王庚知道此時穩定壓倒一切。
姜林的舉動已經讓滿朝的官員、貴族受到了傷害,待日後自己和李靖……亦沒人幫其追究原因,豈不是好事一件。
“臣下謝大王、謝太後恩典。
”衆人朝着正位又施了大禮,起身紛紛退出了王廷。
隻是到了王廷門口,見到姜林一家三口,衆人淩厲的眼神紛紛朝姜林射了過來。
對剛才王廷之内發生之事毫不知情的姜林自是如同一個沒事人一般朝着衆人點頭緻意。
待最後見到自己前幾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