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古尧都之地新规划
關燈
小
中
大
“首領,我們在前面發現了一個定居點,上次我們去南邊的時候并未發現有這處定居點,我們隊長讓我來向您通禀此事。
”正在行進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處在隊伍中間位置的姜林邊走邊與虞饕和胥郊三人商量着什麼,見隊伍停了下來,姜林正欲打算派人去前面看看是什麼情況,撒出去的前鋒小隊已經派人回來彙報前面發現的情況。
“距離有多遠?”姜林問道。
“步行半小時。
”那兵士忙答道。
“二位哥哥同我前去。
”姜林說着,示意了一番,包爽便安排其他人開始原地休息起來。
此時距離一行人從晉陽鎮出發已經有十餘日的時間,前幾日剛剛過了北邊的太嶽山,姜林特意命令隊伍停留修整了一天,與虞饕、紅石洪等人攀爬上了太嶽山,仔細觀察了一番周邊的地理。
确如那日紅石郊兩兄弟、虞饕、胥郊幾人所說,自太嶽山往西南方,寬度約二十餘公裡,長度尚未可知的這片平原上,此時連一個像樣的部落或者鎮甸都沒有,若是任由這片土地就這麼空置着,遲早會被人垂涎。
到了那時……太嶽山上,更加堅定了幾人盡快将這片土地控制在唐方手上的信念。
現在聽聞前鋒傳回來的消息,姜林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子昂組織那些黎國遺民從大山中走了出來。
幾人行進約半個小時的時間,終于抵達了前鋒隊伍隐蔽的地方。
“定居點裡的情況可看清?”姜林待這支小隊的隊長彙報完情況,想了想開口問道。
“視力最好的明兄弟找了一處大樹,對定居點内進行了偵察。
定居點内以婦孺居多,隻有少數幾名青壯年。
”那小隊長顯然是非常稱職的,借着派兵士給後面的姜林傳遞消息的時機,也派人對定居點内進行了偵察。
“如此,想必定是那些黎國的遺民。
”姜林對身邊的虞饕、胥郊二人說罷,便朝着定居點的方向走去。
随着姜林等人接近這處定居點,定居點内的人也發現了有一支不大的隊伍在靠近,紛紛變得慌亂起來。
待姜林等人走近,隻見這處雜亂的定居點内真的如同那隊長所言,樹枝、幹木搭建的簡易帳篷内,瑟瑟發抖的婦人垂着頭将孩子約束在懷中,尚未了解這個世界艱險的孩童充滿好奇地從母親的懷中探出小腦袋來,觀察着這些來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到底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你們将兵刃收起來!”姜林轉身對邊上的兵士吩咐道,接着打算繼續朝定居點深處行進。
“首領,會不會……有危險?”邊上的小隊長趕忙護在姜林身旁。
姜林看了看那小隊長,又看了看地上一處簡易帳篷内的婦人,蹲下身來摸了摸婦人懷中孩子的小腦袋,開口問道:“大嫂,你們可是黎國的遺民?” 那婦人聽姜林開口,慢慢地擡頭看了看姜林,又看了看姜林身邊以及身後的幾人,做思索狀。
“大嫂,你們是不是黎國的遺民?”虞饕上前又問道。
“噌、噌、噌……”不待婦人開口說話,幾名負責警戒的兵士紛紛抽出刀來。
“首領,我們被包圍了。
”身後的兵士傳來了示警聲。
“嘶……”姜林忙起身朝身後望去,隻見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子手持各色武器,但大多是一些木質的長矛,将姜林等人圍了起來。
“你們是什麼人?來此處做什麼?”對面的人群裡,總算有人開口問了一句。
“你們是什麼人?在此處做什麼?”手持兵刃的唐方兵士朝對面的男子反問道。
“是我先問的!”對邊的男子繼續說道。
“這是我唐方的地界……” “這倆二百五……”聽完二人的對話,姜林氣得臉都綠了。
“這位兄弟,我等是北邊的唐方去往南邊的使者……”姜林從護在自己前面的兩位兵士中間擠開一個縫,朝對面的人說道。
“可是姜首領?”對面的陣中一名男子的聲音傳來。
“呃……是,我是姜林。
”姜林沒有留意到聲音是從哪裡發出的,四處張望起來。
“放下吧,都放下吧,是自己人。
”對面的人群中終于走出了一個人來。
“姜首領,我是豐啊,上次我随昂兄弟去過晉陽鎮的。
”待對面的男子從一群人當中走出,姜林終于認出了其容貌了,确實是上次去過晉陽鎮的那幫人當中的一人,隻是當時來人太多,未曾一一記得清楚。
“行了,都該幹嘛幹嘛去吧。
”豐将聞訊一起趕來的那些男子遣散後,朝姜林走了過來。
“豐兄弟,這些可都是當日你們言講的黎國遺民?”姜林将身前的幾名兵士扒拉開,指着周邊雜亂的場面,朝豐問道。
“不是,這些都是霍部落的遺民,他們當日逃竄進入這西邊和北邊的大山當中,距離這古堯都之地較近,所以才這麼快便彙集到這裡。
昂兄弟他們幾人去了東邊和南邊的大山中找尋黎國的遺民沒這麼快的,尚需一些時日。
”豐環視了一圈邊上的狀況,對姜林答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林摸着下巴思索了一番,朝身邊的小隊長擺了擺手,那隊長走到姜林身邊,姜林在其耳邊說了幾句,那隊長趕忙領命朝後面跑去。
“那現在你們彙集了多少人?情況都如何?”姜林朝遠處看了看,自己沒學過點兵之法,一時還真估算不出這片區域住了多少人。
“彙集了有不足三百人,其中婦人有一百五十餘,孩童六十餘人,其他的青壯年不等。
我已經安排那些青壯再入附近的大山之中去尋找當日逃竄的那些人,這裡我留了有五十餘青壯年負責收集木材等物,多搭建一些簡易的窩棚,另外就是負責日常的守衛。
”豐想了想,朝姜林答道。
“豐兄弟,當日你們幾人在晉陽鎮承諾的加入唐方的事情可還作數?”姜林望着眼前這片難民營一般的定居點,一時心中沒了主意。
“我……當然作數。
”豐想了想,這才發現自己自從确認了姜林的身份之後,一直稱呼的是“姜首領”,并且自始至終未行大禮。
此時姜林如此一問,豐回過神來,趕忙就要跪下大禮參拜。
“豐兄
”正在行進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處在隊伍中間位置的姜林邊走邊與虞饕和胥郊三人商量着什麼,見隊伍停了下來,姜林正欲打算派人去前面看看是什麼情況,撒出去的前鋒小隊已經派人回來彙報前面發現的情況。
“距離有多遠?”姜林問道。
“步行半小時。
”那兵士忙答道。
“二位哥哥同我前去。
”姜林說着,示意了一番,包爽便安排其他人開始原地休息起來。
此時距離一行人從晉陽鎮出發已經有十餘日的時間,前幾日剛剛過了北邊的太嶽山,姜林特意命令隊伍停留修整了一天,與虞饕、紅石洪等人攀爬上了太嶽山,仔細觀察了一番周邊的地理。
确如那日紅石郊兩兄弟、虞饕、胥郊幾人所說,自太嶽山往西南方,寬度約二十餘公裡,長度尚未可知的這片平原上,此時連一個像樣的部落或者鎮甸都沒有,若是任由這片土地就這麼空置着,遲早會被人垂涎。
到了那時……太嶽山上,更加堅定了幾人盡快将這片土地控制在唐方手上的信念。
現在聽聞前鋒傳回來的消息,姜林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子昂組織那些黎國遺民從大山中走了出來。
幾人行進約半個小時的時間,終于抵達了前鋒隊伍隐蔽的地方。
“定居點裡的情況可看清?”姜林待這支小隊的隊長彙報完情況,想了想開口問道。
“視力最好的明兄弟找了一處大樹,對定居點内進行了偵察。
定居點内以婦孺居多,隻有少數幾名青壯年。
”那小隊長顯然是非常稱職的,借着派兵士給後面的姜林傳遞消息的時機,也派人對定居點内進行了偵察。
“如此,想必定是那些黎國的遺民。
”姜林對身邊的虞饕、胥郊二人說罷,便朝着定居點的方向走去。
随着姜林等人接近這處定居點,定居點内的人也發現了有一支不大的隊伍在靠近,紛紛變得慌亂起來。
待姜林等人走近,隻見這處雜亂的定居點内真的如同那隊長所言,樹枝、幹木搭建的簡易帳篷内,瑟瑟發抖的婦人垂着頭将孩子約束在懷中,尚未了解這個世界艱險的孩童充滿好奇地從母親的懷中探出小腦袋來,觀察着這些來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到底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你們将兵刃收起來!”姜林轉身對邊上的兵士吩咐道,接着打算繼續朝定居點深處行進。
“首領,會不會……有危險?”邊上的小隊長趕忙護在姜林身旁。
姜林看了看那小隊長,又看了看地上一處簡易帳篷内的婦人,蹲下身來摸了摸婦人懷中孩子的小腦袋,開口問道:“大嫂,你們可是黎國的遺民?” 那婦人聽姜林開口,慢慢地擡頭看了看姜林,又看了看姜林身邊以及身後的幾人,做思索狀。
“大嫂,你們是不是黎國的遺民?”虞饕上前又問道。
“噌、噌、噌……”不待婦人開口說話,幾名負責警戒的兵士紛紛抽出刀來。
“首領,我們被包圍了。
”身後的兵士傳來了示警聲。
“嘶……”姜林忙起身朝身後望去,隻見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子手持各色武器,但大多是一些木質的長矛,将姜林等人圍了起來。
“你們是什麼人?來此處做什麼?”對面的人群裡,總算有人開口問了一句。
“你們是什麼人?在此處做什麼?”手持兵刃的唐方兵士朝對面的男子反問道。
“是我先問的!”對邊的男子繼續說道。
“這是我唐方的地界……” “這倆二百五……”聽完二人的對話,姜林氣得臉都綠了。
“這位兄弟,我等是北邊的唐方去往南邊的使者……”姜林從護在自己前面的兩位兵士中間擠開一個縫,朝對面的人說道。
“可是姜首領?”對面的陣中一名男子的聲音傳來。
“呃……是,我是姜林。
”姜林沒有留意到聲音是從哪裡發出的,四處張望起來。
“放下吧,都放下吧,是自己人。
”對面的人群中終于走出了一個人來。
“姜首領,我是豐啊,上次我随昂兄弟去過晉陽鎮的。
”待對面的男子從一群人當中走出,姜林終于認出了其容貌了,确實是上次去過晉陽鎮的那幫人當中的一人,隻是當時來人太多,未曾一一記得清楚。
“行了,都該幹嘛幹嘛去吧。
”豐将聞訊一起趕來的那些男子遣散後,朝姜林走了過來。
“豐兄弟,這些可都是當日你們言講的黎國遺民?”姜林将身前的幾名兵士扒拉開,指着周邊雜亂的場面,朝豐問道。
“不是,這些都是霍部落的遺民,他們當日逃竄進入這西邊和北邊的大山當中,距離這古堯都之地較近,所以才這麼快便彙集到這裡。
昂兄弟他們幾人去了東邊和南邊的大山中找尋黎國的遺民沒這麼快的,尚需一些時日。
”豐環視了一圈邊上的狀況,對姜林答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林摸着下巴思索了一番,朝身邊的小隊長擺了擺手,那隊長走到姜林身邊,姜林在其耳邊說了幾句,那隊長趕忙領命朝後面跑去。
“那現在你們彙集了多少人?情況都如何?”姜林朝遠處看了看,自己沒學過點兵之法,一時還真估算不出這片區域住了多少人。
“彙集了有不足三百人,其中婦人有一百五十餘,孩童六十餘人,其他的青壯年不等。
我已經安排那些青壯再入附近的大山之中去尋找當日逃竄的那些人,這裡我留了有五十餘青壯年負責收集木材等物,多搭建一些簡易的窩棚,另外就是負責日常的守衛。
”豐想了想,朝姜林答道。
“豐兄弟,當日你們幾人在晉陽鎮承諾的加入唐方的事情可還作數?”姜林望着眼前這片難民營一般的定居點,一時心中沒了主意。
“我……當然作數。
”豐想了想,這才發現自己自從确認了姜林的身份之後,一直稱呼的是“姜首領”,并且自始至終未行大禮。
此時姜林如此一問,豐回過神來,趕忙就要跪下大禮參拜。
“豐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