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父子惯会杀人诛心

關燈
    姜林擺了擺手指頭,指了指軍帳帳門。

    厲聲喝道。

     “到!”孫虎應聲撩開軍帳帳門從外面走了進來。

     “幾件事你安排一下:一,派人帶石平去找楊總長,說我已經将相關情況詢問完了。

    石平違反相關規定,我建議處以兩日禁閉,交給他執行。

    楊總長若是要加碼……來告知我一聲;二、将這封文書派人緊急送至風陵渡,交外交部洪部長,加蓋外交部印章,正式通報給姬誦;三、給平城駐軍發報,讓轉達黑院長,待烏蘭察布城的事情完結,讓其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四、給安邑城發報,讓王副院長停止休假,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五、以國立大學校長的名義給莫禮紅院長發報,由其下令,将醫藥學院所有學員組織起來,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

    可以慢一點,但收到電報就開始操辦。

    這裡需要醫藥學院的增援。

    先這些,再有事會召你。

    ”姜林将手上的文件遞給孫虎,指着石平朝孫虎說道。

     “是!走吧,石參謀。

    ”孫虎接過姜林手上的文件,看了看一側的石平,平靜地說道。

     “首領,标下告退。

    ”石平朝姜林行了一個軍禮,随孫虎朝帳外走去。

     …… 安邑城人民醫院裡,靜悄悄的病房區的走廊裡,突然幾聲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将正在假寐的姜尚驚動。

     “誰在外面……”姜尚正好無聊的緊,聽到門口的動靜,便朝着房門喊了句。

     “爺爺,是我,世民。

    ”病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一顆腦袋從門縫探了進來。

     “還有我呢,爺爺。

    ”姜世民打開房門,後面姜匡胤提着一個食盒緊走了進來。

     “原來是你倆,快來……”姜尚見到兩個孫兒,頓時來了精神。

    胳膊一使勁,便要将身子撐起。

     “爺爺,莫二叔交代的,你不要亂動。

    我倆幫你!”姜匡胤将食盒放在一旁,與姜世民一左一右攙扶着姜尚緩緩地起了身,到了最後又給姜尚的後背放了個墊子,祖孫三人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今日你倆給我帶了什麼好吃的?”姜尚望着兩個乖巧的孫兒,喜笑顔開地說道。

     “你猜!”姜世民和自己的父親學得了一手故弄玄虛的本領,恰好在自己的祖父面前賣弄一番。

     “我猜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姜尚聳聳鼻子使勁聞了聞,立刻道出了答案。

     “爺爺真厲害,确實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

    是我娘親和我大娘親手包的,不過餡是我調的。

    ”姜世民說着,打開了食盒。

     “爺爺,火是我燒的。

    還給我胳膊燙了個泡。

    ”一旁的姜匡胤顧不上幫弟弟的忙,将衣袖挽起,将胳膊伸到姜尚面前。

     “哎呦,怎麼搞的?還燙了個泡,心疼死爺爺了。

    來,爺爺給你吹吹。

    ”姜尚說着,便嘟起嘴朝姜匡胤的胳膊吹了起來。

     “爺爺,我已經不疼了。

    這餃子你要趁熱吃。

    ”姜匡胤從姜尚手中抽回自己的胳膊,開始幫着弟弟給姜尚布起飯來。

     “味道怎麼樣?”姜尚夾起一個餃子,在淺碟中蘸了蘸醋汁,放入嘴中不待咀嚼,邊上的姜世民一副急切的語氣朝姜尚問道。

     “香!真香!世民調的餡,匡胤燒的火,做的這餃子就是香。

    ”姜尚不失時機地拍着兩個孫兒的彩虹屁。

     “香你就多吃一點。

    父親說過,人的身體若是受了傷害,就要吃好、休息好,隻要保證營養,很快就能恢複的。

    爺爺,你今日這腿傷還疼不疼了?”姜世民望着姜尚大口咀嚼的模樣,亦是極其開心,說着便揭開被角有模有樣地查看姜尚的腿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淨問些廢話,莫二叔昨天給爺爺換藥的時候,爺爺還疼得呼天喊地的,哪能過去一天就不疼了?”姜匡胤一邊說着一邊從食盒的底部小心翼翼地端出一個帶蓋的陶盅放在姜尚面前的小桌闆上,揭開陶盅上的蓋子,一股濃烈的藥味立刻充斥着病房。

     “這是什麼?”雖然聞到了藥味,但這陶盅并不是往日盛藥的器具。

    姜尚一臉不解地指着陶盅朝姜匡胤問道。

     “這是骨頭湯。

    說起這骨頭湯……也是父親交待的,他說骨頭受了傷的人多喝這骨頭湯,對傷勢恢複亦是有好處的。

    娘親熬湯的時候,又詢問了莫二叔,加了些草藥進去,如此便更是對爺爺的傷勢有益。

    爺爺,你要趁熱喝。

    ”姜世民忙朝姜尚答道。

     “唔……”姜尚聽罷姜世民的話,喉頭一堵,一股說不上來的氣流阻塞在咽喉處,緊接着兩行濁淚便流了下來。

     “爺爺,你怎麼了?”姜世民見狀,忙抓起邊上的麻布,一邊上前詢問着,一邊幫姜尚擦起眼淚來。

     “沒事,沒事。

    爺爺高興,爺爺高興。

    ”姜尚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兩個孫兒面前的失态,趕忙從姜世民手上搶過麻布,借着擦臉的機會平複起自己的情緒來。

     “爺爺,是不是父親、母親和我們兄弟二人哪裡做的不好,惹得爺爺生氣了?我們若是哪裡做的不好,爺爺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千萬不要生悶氣。

    父親說生悶氣對身體最是不利。

    ”姜匡胤很是乖巧地立在姜尚身側,很認真地說道。

     “沒有沒有,爺爺真的是高興。

    你父親自幼就随你奶奶和我分别,這麼多年我對他未盡到養育、教導之責。

    沒想到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成長的如此優秀,并且将你們兄弟幾人教導的更是懂事。

    爺爺見到你們幾人這麼乖巧、懂事,爺爺真的高興。

    ”姜尚上前牽着姜匡胤略有些稚嫩的手,頗為欣慰地說道。

     “爺爺,說起教導……孫兒聽懼爺爺說,您年輕的時候曾經四方遊曆,走遍了天下的河流山川,亦是踏遍天下諸侯和方國。

    孫兒有一問,想向爺爺請教一番,不知可否?”邊上的姜世民聽罷姜尚的話,靈機一動,嬉皮笑臉的模樣神似姜林。

     “爺爺教導孫兒乃天經地義之事,沒有什麼可與不可的,快快道來,讓爺爺聽聽你平日都研習些什麼?”姜尚聽到姜世民的話,老懷甚慰。

     “幾年前孫兒曾問過父親,我大唐國将來的定都之地,是放在渭河平原好一些,還是伊洛平原好一些?但父親對我答,說要放在朝歌城之南、過了大河的地方。

    孫兒這些年思來想去,想不明白父親将大唐國國都放在朝歌城之南的緣由。

    以孫兒想,還是放在渭河平原要好一些?爺爺您遊曆走遍天下,能否為孫兒解惑一二?能否勸解父親一番,朝歌之南,并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渭河平原那裡才是最好。

    ”姜世民一口氣将自己憋悶了許久的問題道了出來。

     “呃……”姜尚望着姜世民,久久無法開口,一股強烈的殺人誅心的感覺湧上心頭。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