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身处险境悉心教子
關燈
小
中
大
姜世民的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有些太不合時宜。
此時,此地,此情形……自己一家三口以及一衆随行人員,還有兩位舅父,這可是近五十人的隊伍。
前有商王西衛……還不知道商王西衛今日會不會收到阻截自己這一行人的命令。
後面……大概率是有追兵的,尤其是自己的父親和包爽隊長挾持着自己的三舅父一路撤到這個臨時營地的途中,已經發現了附近有大股的兵力行進的痕迹,今日夜裡若是這些數量不明、戰力不明的敵人強行進攻己方這處營地,到那時候自己一行人能不能全身而退還不得而知,現在問這個問題…… 但是不足十歲的小男孩,正是最愛逞能的時候,尤其是還沒有太好的眼力見。
雖然也意識到了今日自己一行人确實身處于危險當中,但有自己的父母親在,有自己的舅父在,還有往日對自己關心、愛護有加的包叔和虎伯他們在,怎麼着也輪不到自己一個未成年的娃娃去擔心這未知的危險。
現在因着父親的一句埋怨的話,愛逞能的勁頭上來後,一個問題問得,确實也将姜林給問住了。
“也罷,事已至此,明日能不能順利地和你平哥會師,就看今日晚上這一關能不能過去。
既然我兒有此一問,為父趁着這個機會給你講上一講。
若是明日能順利地回去,自是當做此次朝歌一行,我父子二人途中的一件趣事。
若是明日不能……為父也不忍讓我兒心中懷有不明……”姜林望着榻上臉色漸漸好起來的順姬,又看了看自己這個聰慧的兒子,突然釋懷了。
“好,父親快講。
”姜世民已經被自己的大舅父、大唐國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不止一次地警告,将軍嶺上總參謀部的會議室裡的那塊沙盤是絕密。
直至目前,除了總參謀部的幾個高層和幾個高級參謀外,隻有大唐國最高層的幾人知道,見過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職務和資曆的毛頭小夥,王郊帶着姜世民去窺探這一絕密,本身是很嚴重的違紀。
但是話要分兩頭說。
姜林的四個兒子裡,大郎姜匡胤基本上已經算是定了性了,此子便是連其母黑月,其舅父、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都已經無奈地徹底放棄了。
倒不是說大郎整日不學無術或者說是完全無心于學習,而是此子太過于癡迷機械學一道,尤其是武器……在其表哥黑亮、表嫂方曉華這兩個瘋子的帶領下,年僅九歲多的孩子的槍炮理論已經很是紮實。
便是連姜林都不得不贊歎這個孩子是個天才…… 但天才自是有天才的特點,性格執拗不說,還甚是特立獨行,亦不善于和他人打交道,整日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樣性格的人其實最是适合做基礎的理論研究,悶聲幹大事……但也違背了其母、其舅父對其的期望。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唐國首領的繼承人,光是無法和他人打交道這一條…… 再說三郎、四郎,二人現在不足五歲,還是懵懂的年紀。
若是以三歲看老而論,順姬所出的三郎卻是和大哥一個性子,而黑月所出的四郎和二哥又很像……這樣的搭配倒也讓黑月心裡有所平衡。
但論年紀,給三郎、四郎定性還為時過早。
但若說起二郎姜世民,則讓順姬極其驕傲和自豪。
總的來說,目前此子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和喜好極其地符合一個……待人接物自是不用說,在大唐國裡見了任何人都能熱情地喚上一個準确的稱呼。
當然了,稱懼留孫為爺爺,稱其師弟申公豹為伯伯倒也不怪孩子的判斷,姜林對這二人的稱呼本就是差了輩的。
大唐國裡但凡認識姜世民的長輩,對此子無不是伸大拇指贊歎。
再說學業一道,倒是很符合“外甥随舅”這一俗語,當然了,随的是其大舅。
在兵法、軍略一道,小小年紀竟然很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幾次與楊戬、王郊探讨竟然落不了多少下風。
其舅父不忍浪費自己外甥這麼好的天賦,所以偷摸着…… 這事姜林當然知道,但也确實無法以違紀來處理自己的小舅子和兒子。
自己未來的繼承人,自是要在治國理政、軍事謀略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獵才行。
大朗已經是個書呆子,二郎再打擊掉積極性……所以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年少的姜世民自是以為自己和舅父的一番行徑隐瞞得很好,所以心中有了一些問題,自是不敢問自己的父親。
那樣的話,便是連舅父都一起出賣了。
但最近這一個月的時間,往日聚少離多的父子二人因着去朝歌城給外公奔喪的緣故一直生活在一起,讓平日對父親還有些懼怕的少年漸漸地和父親不再那麼陌生,亦感受到了父親溫柔的一面。
今日話趕話趕到這裡,這才敢将這個問題問出口。
現在再聽到父親滿口答應為自己解惑,興奮勁别提多足了。
“我先問你個問題,你為何不提說晉陽城?”姜林先将了兒子一軍。
“父親,晉陽城位于華族和鬼方的交界之處。
因着距離鬼方人太近,又遠離王畿之地,若不是你當年帶着黑舅父他們立志在此立城,又會有多少華族人願意無故遷往這個地方?此地距離我華族繁衍生息幾千年的核心區域太遠,若是想依靠此地控制整個華族,恐怕有些難。
而父親立志建立一個以咱們華族人為主體的大一統的國家,這立都之地自是要位于華族人的核心區域才好。
而晉陽城顯然不符合這一特點。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說山河險要……孩兒雖然沒有去過雁門關,也不知道雁門關裡外地勢有多險要。
孩兒亦不知平城裡的鬼方人這十年來是否已經可以說真的心向我們華族人,就單論山河之險,晉陽城以北隻有雁門關這一處可扼守住鬼方人南下的通道,過了雁門關就是一馬平川。
父親當年在平城這裡幫鬼方人立城,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姜世民說到這裡故意停了停。
“哦?雙刃劍?你小
此時,此地,此情形……自己一家三口以及一衆随行人員,還有兩位舅父,這可是近五十人的隊伍。
前有商王西衛……還不知道商王西衛今日會不會收到阻截自己這一行人的命令。
後面……大概率是有追兵的,尤其是自己的父親和包爽隊長挾持着自己的三舅父一路撤到這個臨時營地的途中,已經發現了附近有大股的兵力行進的痕迹,今日夜裡若是這些數量不明、戰力不明的敵人強行進攻己方這處營地,到那時候自己一行人能不能全身而退還不得而知,現在問這個問題…… 但是不足十歲的小男孩,正是最愛逞能的時候,尤其是還沒有太好的眼力見。
雖然也意識到了今日自己一行人确實身處于危險當中,但有自己的父母親在,有自己的舅父在,還有往日對自己關心、愛護有加的包叔和虎伯他們在,怎麼着也輪不到自己一個未成年的娃娃去擔心這未知的危險。
現在因着父親的一句埋怨的話,愛逞能的勁頭上來後,一個問題問得,确實也将姜林給問住了。
“也罷,事已至此,明日能不能順利地和你平哥會師,就看今日晚上這一關能不能過去。
既然我兒有此一問,為父趁着這個機會給你講上一講。
若是明日能順利地回去,自是當做此次朝歌一行,我父子二人途中的一件趣事。
若是明日不能……為父也不忍讓我兒心中懷有不明……”姜林望着榻上臉色漸漸好起來的順姬,又看了看自己這個聰慧的兒子,突然釋懷了。
“好,父親快講。
”姜世民已經被自己的大舅父、大唐國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不止一次地警告,将軍嶺上總參謀部的會議室裡的那塊沙盤是絕密。
直至目前,除了總參謀部的幾個高層和幾個高級參謀外,隻有大唐國最高層的幾人知道,見過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職務和資曆的毛頭小夥,王郊帶着姜世民去窺探這一絕密,本身是很嚴重的違紀。
但是話要分兩頭說。
姜林的四個兒子裡,大郎姜匡胤基本上已經算是定了性了,此子便是連其母黑月,其舅父、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都已經無奈地徹底放棄了。
倒不是說大郎整日不學無術或者說是完全無心于學習,而是此子太過于癡迷機械學一道,尤其是武器……在其表哥黑亮、表嫂方曉華這兩個瘋子的帶領下,年僅九歲多的孩子的槍炮理論已經很是紮實。
便是連姜林都不得不贊歎這個孩子是個天才…… 但天才自是有天才的特點,性格執拗不說,還甚是特立獨行,亦不善于和他人打交道,整日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樣性格的人其實最是适合做基礎的理論研究,悶聲幹大事……但也違背了其母、其舅父對其的期望。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唐國首領的繼承人,光是無法和他人打交道這一條…… 再說三郎、四郎,二人現在不足五歲,還是懵懂的年紀。
若是以三歲看老而論,順姬所出的三郎卻是和大哥一個性子,而黑月所出的四郎和二哥又很像……這樣的搭配倒也讓黑月心裡有所平衡。
但論年紀,給三郎、四郎定性還為時過早。
但若說起二郎姜世民,則讓順姬極其驕傲和自豪。
總的來說,目前此子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和喜好極其地符合一個……待人接物自是不用說,在大唐國裡見了任何人都能熱情地喚上一個準确的稱呼。
當然了,稱懼留孫為爺爺,稱其師弟申公豹為伯伯倒也不怪孩子的判斷,姜林對這二人的稱呼本就是差了輩的。
大唐國裡但凡認識姜世民的長輩,對此子無不是伸大拇指贊歎。
再說學業一道,倒是很符合“外甥随舅”這一俗語,當然了,随的是其大舅。
在兵法、軍略一道,小小年紀竟然很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幾次與楊戬、王郊探讨竟然落不了多少下風。
其舅父不忍浪費自己外甥這麼好的天賦,所以偷摸着…… 這事姜林當然知道,但也确實無法以違紀來處理自己的小舅子和兒子。
自己未來的繼承人,自是要在治國理政、軍事謀略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獵才行。
大朗已經是個書呆子,二郎再打擊掉積極性……所以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年少的姜世民自是以為自己和舅父的一番行徑隐瞞得很好,所以心中有了一些問題,自是不敢問自己的父親。
那樣的話,便是連舅父都一起出賣了。
但最近這一個月的時間,往日聚少離多的父子二人因着去朝歌城給外公奔喪的緣故一直生活在一起,讓平日對父親還有些懼怕的少年漸漸地和父親不再那麼陌生,亦感受到了父親溫柔的一面。
今日話趕話趕到這裡,這才敢将這個問題問出口。
現在再聽到父親滿口答應為自己解惑,興奮勁别提多足了。
“我先問你個問題,你為何不提說晉陽城?”姜林先将了兒子一軍。
“父親,晉陽城位于華族和鬼方的交界之處。
因着距離鬼方人太近,又遠離王畿之地,若不是你當年帶着黑舅父他們立志在此立城,又會有多少華族人願意無故遷往這個地方?此地距離我華族繁衍生息幾千年的核心區域太遠,若是想依靠此地控制整個華族,恐怕有些難。
而父親立志建立一個以咱們華族人為主體的大一統的國家,這立都之地自是要位于華族人的核心區域才好。
而晉陽城顯然不符合這一特點。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說山河險要……孩兒雖然沒有去過雁門關,也不知道雁門關裡外地勢有多險要。
孩兒亦不知平城裡的鬼方人這十年來是否已經可以說真的心向我們華族人,就單論山河之險,晉陽城以北隻有雁門關這一處可扼守住鬼方人南下的通道,過了雁門關就是一馬平川。
父親當年在平城這裡幫鬼方人立城,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姜世民說到這裡故意停了停。
“哦?雙刃劍?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