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资源问题让人头疼
關燈
小
中
大
再說說資源方面……
這可就更讓姜林上頭了。
正如那日在平陽城,申杉對姜林說的。
随着熱武器列裝大唐國的軍隊、随着大唐國的鑄币不僅僅在大唐國全域,甚至連鬼方人的平城、商王的朝歌城、周國的西岐都開始廣泛使用,現在安邑城東的那個銅礦的産量已經頗有些跟不上需求的危機感。
姜林若記得不錯的話,即便是申杉那日說的大江之南銅礦儲量較大的銅陵,其實也不是後世的中國域内銅礦儲存量最大的地方。
細算起來的話,前面還有江西、内蒙、雲南、西藏、湖北等地,和這些地方的銅礦儲量比起來,安邑城東的那個銅礦的儲量算個屁。
再說說其他的。
國立大學機械學院成立不久,姜林在課堂上講起未來動力裝置概論的時候,曾大緻提起過能利用化學能所驅動的動力裝置,以及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條件,能夠實現的便是蒸汽機,以及未來的内燃機。
小型蒸汽機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發終于定型後,和姜林一起鼓搗出蒸汽機的那幫孩子們開始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認為小型蒸汽機已經定型,說明蒸汽機的原理大家都已經吃透、摸清。
後面需要的無非就是将蒸汽機的體型加大、馬力加大,将安全性顯着提高。
反正校長說過的,大唐國域内,能提供給蒸汽機的燃料那可以說幾乎是無限的。
技術日漸成熟、燃料又充足,鼓搗别的動力裝置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其中一派從小型蒸汽機的研發、改進過程中發現,這蒸汽機有幾個顯着的缺點,一是蒸汽機的馬力若想顯着提升,體積便要急劇地增大,需要的鋼鐵數量很大,極其沉重,運輸、使用均是不便;二是蒸汽機的使用過程中,對燃料的需求量很大,甚至需要配備專門的燃料供給人員;第三便是安全問題,幾次試驗過程中出現的爆炸,雖然都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傷者……另外就是這些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所以這些孩子們想起姜林當日說起的内燃機,再三糾纏、追問之下,姜林無奈,隻好将草圖給繪了出來。
草圖一出,這些孩子們便再也收斂不住了,在沒有原油資源的情況下,愣是用酒精驗證了内燃機的原理。
作為一個後來人,姜林自是知道内燃機地位絕不是蒸汽機可以代替的。
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制造工藝的進步,蒸汽機終有一日會被淘汰掉,所以對孩子們的這番操作也就默認了。
可誰知道,這些孩子們驗證了内燃機的原理,又坐不住了,開始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下一階段可就需要燃油了。
燃油啊……山西省全域哪裡有原油?距離最近的,要麼就是翻過太行山的華北地區,要麼就是趟過大河的陝北高原。
這兩處,現在一處是商王控制的區域,一處是戎人的一些小部落分散占領的區域,都是大唐國現在無法動手大規模開采的區域,怎麼辦? 内燃機一旦研發成功,緊接着便是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
内燃機車輛又有另外一種需求比較旺盛原料——橡膠。
這橡膠從何而來?橡膠貌似隻有在熱帶的地方才能種植,距離大唐國最近的,恐怕也是在後世的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或者有了石油,進行人工合成也是一條路子。
但化學學院的那些狂熱分子,在方曉華的帶領下,現在的精力都放在了配合機械學院黑亮率領的團隊研發各式熱武器的方向上。
壓根就沒有一點多餘的心思往民用方面靠攏,沒辦法,誰讓那是人家的老公? 聽說這對年輕的夫妻,晚上摟在一起親熱的時候,談論的都是:“你那自動步槍什麼時候出樣機?”“姑父說三硝基甲苯這東西現在你們化學學院還搞不出來?”這樣的話題,二人的卧房裡到處擺的都是圖紙和寫寫畫畫的稿紙。
最近一次陪着黑月回娘家探親的時候,姜林是一點都不敢相信已經貴為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的家裡,竟然是那麼一副雞飛狗跳的場景……當年黑亮的母親對黑亮和方曉華談戀愛頗不贊同,後來是姜林、黑月和順姬三人聯袂在黑世工家裡足足勸了一日,黑亮的母親依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不肯松口。
實在沒辦法,姜林坐在自己大舅哥家中的正堂之上,親手拟定好了賜婚的文書,就在簽字蓋章的關口,黑亮的母親終于點頭了。
這婦人其實不傻,知道若真走了賜婚的這一步,先不說自己的兒子以後會不會和自己有隔閡不說,即便兒子和自己沒有隔閡,但是有了這大唐國首領賜婚的背書,這兒媳婦以後在這家裡還不得橫着走?那真是娶了個奶奶進門啊。
當年多麼執拗的妻嫂啊,現在既要教育正處在叛逆期的幼子,又要照顧不足周歲的孫子——那對對熱武器已經極度癡迷的年輕夫妻的精力壓根就不在孩子身上,爺爺奶奶心疼孫子,隻好挑起這個重擔來。
好在姜林已經有備案,沒橡膠搞輪胎,就先走履帶式車輛的路線也行,先積累經驗也未嘗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業化進程就是有這麼個麻煩,一件工業品的成功問世,最後發現并不是單純的産品制作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産業鍊、供應鍊的鋪設、建立。
需要的原材料甚至來自于天南海北,這對于一個隻占有一片區域的大唐國來說,可真是一件讓人氣餒的事。
至于其他的資源,那可就真的能讓姜林發瘋。
所以,必須走出去——呃,其實就是必須向外擴張。
那麼,怎麼個擴張法?姜林一直沒下定決心…… 姜林想着這些事,一晚上都沒睡好。
第二日一早,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卻也讓姜林沒了繼續和費翔再深入交流的心思。
原來是前幾日安邑城附近下了一場大雪隔絕了一兩日交通,今日剛傳回來的消息,故胥國的郇陽城裡大雪壓塌了十數座民居,三四十人被壓在廢墟之内,郇陽城那裡請示安邑城政務廳該怎麼做? 對于這樣的事,姜林也是想好好看看地方上的部屬們在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的應對如何,所以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來到安邑城政務
正如那日在平陽城,申杉對姜林說的。
随着熱武器列裝大唐國的軍隊、随着大唐國的鑄币不僅僅在大唐國全域,甚至連鬼方人的平城、商王的朝歌城、周國的西岐都開始廣泛使用,現在安邑城東的那個銅礦的産量已經頗有些跟不上需求的危機感。
姜林若記得不錯的話,即便是申杉那日說的大江之南銅礦儲量較大的銅陵,其實也不是後世的中國域内銅礦儲存量最大的地方。
細算起來的話,前面還有江西、内蒙、雲南、西藏、湖北等地,和這些地方的銅礦儲量比起來,安邑城東的那個銅礦的儲量算個屁。
再說說其他的。
國立大學機械學院成立不久,姜林在課堂上講起未來動力裝置概論的時候,曾大緻提起過能利用化學能所驅動的動力裝置,以及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條件,能夠實現的便是蒸汽機,以及未來的内燃機。
小型蒸汽機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發終于定型後,和姜林一起鼓搗出蒸汽機的那幫孩子們開始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認為小型蒸汽機已經定型,說明蒸汽機的原理大家都已經吃透、摸清。
後面需要的無非就是将蒸汽機的體型加大、馬力加大,将安全性顯着提高。
反正校長說過的,大唐國域内,能提供給蒸汽機的燃料那可以說幾乎是無限的。
技術日漸成熟、燃料又充足,鼓搗别的動力裝置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其中一派從小型蒸汽機的研發、改進過程中發現,這蒸汽機有幾個顯着的缺點,一是蒸汽機的馬力若想顯着提升,體積便要急劇地增大,需要的鋼鐵數量很大,極其沉重,運輸、使用均是不便;二是蒸汽機的使用過程中,對燃料的需求量很大,甚至需要配備專門的燃料供給人員;第三便是安全問題,幾次試驗過程中出現的爆炸,雖然都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傷者……另外就是這些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所以這些孩子們想起姜林當日說起的内燃機,再三糾纏、追問之下,姜林無奈,隻好将草圖給繪了出來。
草圖一出,這些孩子們便再也收斂不住了,在沒有原油資源的情況下,愣是用酒精驗證了内燃機的原理。
作為一個後來人,姜林自是知道内燃機地位絕不是蒸汽機可以代替的。
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制造工藝的進步,蒸汽機終有一日會被淘汰掉,所以對孩子們的這番操作也就默認了。
可誰知道,這些孩子們驗證了内燃機的原理,又坐不住了,開始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下一階段可就需要燃油了。
燃油啊……山西省全域哪裡有原油?距離最近的,要麼就是翻過太行山的華北地區,要麼就是趟過大河的陝北高原。
這兩處,現在一處是商王控制的區域,一處是戎人的一些小部落分散占領的區域,都是大唐國現在無法動手大規模開采的區域,怎麼辦? 内燃機一旦研發成功,緊接着便是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
内燃機車輛又有另外一種需求比較旺盛原料——橡膠。
這橡膠從何而來?橡膠貌似隻有在熱帶的地方才能種植,距離大唐國最近的,恐怕也是在後世的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或者有了石油,進行人工合成也是一條路子。
但化學學院的那些狂熱分子,在方曉華的帶領下,現在的精力都放在了配合機械學院黑亮率領的團隊研發各式熱武器的方向上。
壓根就沒有一點多餘的心思往民用方面靠攏,沒辦法,誰讓那是人家的老公? 聽說這對年輕的夫妻,晚上摟在一起親熱的時候,談論的都是:“你那自動步槍什麼時候出樣機?”“姑父說三硝基甲苯這東西現在你們化學學院還搞不出來?”這樣的話題,二人的卧房裡到處擺的都是圖紙和寫寫畫畫的稿紙。
最近一次陪着黑月回娘家探親的時候,姜林是一點都不敢相信已經貴為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的家裡,竟然是那麼一副雞飛狗跳的場景……當年黑亮的母親對黑亮和方曉華談戀愛頗不贊同,後來是姜林、黑月和順姬三人聯袂在黑世工家裡足足勸了一日,黑亮的母親依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不肯松口。
實在沒辦法,姜林坐在自己大舅哥家中的正堂之上,親手拟定好了賜婚的文書,就在簽字蓋章的關口,黑亮的母親終于點頭了。
這婦人其實不傻,知道若真走了賜婚的這一步,先不說自己的兒子以後會不會和自己有隔閡不說,即便兒子和自己沒有隔閡,但是有了這大唐國首領賜婚的背書,這兒媳婦以後在這家裡還不得橫着走?那真是娶了個奶奶進門啊。
當年多麼執拗的妻嫂啊,現在既要教育正處在叛逆期的幼子,又要照顧不足周歲的孫子——那對對熱武器已經極度癡迷的年輕夫妻的精力壓根就不在孩子身上,爺爺奶奶心疼孫子,隻好挑起這個重擔來。
好在姜林已經有備案,沒橡膠搞輪胎,就先走履帶式車輛的路線也行,先積累經驗也未嘗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業化進程就是有這麼個麻煩,一件工業品的成功問世,最後發現并不是單純的産品制作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産業鍊、供應鍊的鋪設、建立。
需要的原材料甚至來自于天南海北,這對于一個隻占有一片區域的大唐國來說,可真是一件讓人氣餒的事。
至于其他的資源,那可就真的能讓姜林發瘋。
所以,必須走出去——呃,其實就是必須向外擴張。
那麼,怎麼個擴張法?姜林一直沒下定決心…… 姜林想着這些事,一晚上都沒睡好。
第二日一早,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卻也讓姜林沒了繼續和費翔再深入交流的心思。
原來是前幾日安邑城附近下了一場大雪隔絕了一兩日交通,今日剛傳回來的消息,故胥國的郇陽城裡大雪壓塌了十數座民居,三四十人被壓在廢墟之内,郇陽城那裡請示安邑城政務廳該怎麼做? 對于這樣的事,姜林也是想好好看看地方上的部屬們在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的應對如何,所以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來到安邑城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