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十年发展如火如荼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問題,你也不能怪别人啊。
我給你說了多少遍了,讓你給朝歌城去個文書,趁你老嶽父還活着,趕緊給你提一提等級,封個侯啥的,以後大唐國民衆也能侯爺侯爺地稱你了。
你看看,現在倒好,偌大一個大唐國了,你整日裡還是被民衆首領首領地稱呼着,現在更是直接被申杉稱為老大……要我說啊,這老大的稱呼也挺好的。
”姜林在前面生着悶氣,王郊在邊上自顧自地嘚啵着,絲毫不管姜林的臉色越來越差。
“你……沒完了是吧?”姜林停下了腳步,不悅地瞪了一眼王郊,沒好氣地說道。
“首領,你看,前面那裡很是熱鬧,咱們要不要過去看看?”石平趕忙當起了和事佬。
“唔……剛才的飯錢是多少,我還你!還有你,給石平掏錢。
”姜林沿着石平手指的方向看了看,開始在口袋裡摸索起來。
“首領,算了算了,就一碗面。
”石平趕忙擺起了手來。
“你還有妻兒要養,怎能算了?三角,夠嗎?”姜林從懷中摸出三枚小硬币,遞到石平手上。
“多了,多了。
申團長家的飯食很實惠的,你那麼大一碗手擀面隻需要一角。
”石平說着,将兩枚硬币還到姜林手中。
“呶,這是我的。
”王郊也将一角錢放在石平手中。
“呃……你的肉臊子面是兩角。
”石平看了看王郊,有些尴尬。
“唔……也是,我的那碗面那麼多肉丁,一角确實有些過分了。
”王郊紅着臉,又從兜裡摸出一角錢,遞到石平手中。
“時候不早了,不溜達了,回營休息,明日要早點入平陽城政務廳聽取平陽城這裡的年度總結報告。
”姜林說着,徑自朝平陽城以北走去。
王郊和石平二人厮跟着邊走邊查看着平陽城的風土民情,不久便回到了平陽城北邊首領衛隊的臨時駐地。
第二日一早,人數已經擴充為一個排的首領衛隊一半人員着便裝,攜帶短武器,護衛着同樣着便裝的姜林抵達了平陽城政務廳。
虞饕和子昂二人早已經率領平陽城政務系統的大小官員在政務廳的會議室内等候,見姜林走進政務廳會議室,衆人紛紛起身,鼓掌以示歡迎。
姜林也不和衆人過多地客套,揮了揮手示意衆人坐下後,平陽城裡的年度總結會便正式開始。
這場年度總結會從上午一直開到接近晚食,連早食都是政務廳後勤做好飯後直接送到與會者的面前。
這場總結會開完,姜林看着署有虞饕和子昂名字的總結報告,心中頗感欣慰。
總的來說,大唐國十年,平陽城的發展,比之前幾年,不僅僅從數據上了有了顯着的成果,便說姜林每次途經平陽城,有意無意地在市井之中去體會平陽城的變化,每次都能給姜林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然,這個變化不僅僅是平陽城這裡有。
已經規劃建設十年的晉陽鎮那裡,現在徹底更名為晉陽城。
由鎮變成城,不隻是名字上的改變,人口數量、人口組成、人員的素質和精神面貌較之十年前……那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年王洪規劃的晉陽城的城區區域,經過十年的建設,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未來随着人口的增長,一旦将四個民居區填滿,向外仍然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自大唐國三年的前裝青銅鑄五零步兵炮問世,再到去歲大唐國九年,後裝80mm榴彈炮正式定型量産,無論是政務系統,還是軍隊系統的高級别官員見識到這武器的試驗場景之後,很快就達成了一緻了觀點,以後的城池沒必要再建設城牆。
自大唐國五年下半年開始,在見識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便将百分之二十五的火繩槍、全部的五零步兵炮幹廢的姜林終于下定了狠心,親率大唐國立大學的師生以及西山煉鐵廠的匠人們開啟了武器現代化的研發工作。
這五年時間裡,除了一些重要的日子外,姜林幾乎沒出過國立大學的大門,與一幫狂熱的學生們沒日沒夜地進行着各項研究、改進。
現在,五年時間過去了,整個大唐國軍隊的武器已經開始陸續進行換裝。
單兵武器方面,07式栓動步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目前已經作為制式武器裝備到每一個士兵手上。
08式自動手槍已經定型,目前裝備了首領衛隊、排以上各級軍官以及偵察兵。
08型50mm迫擊炮作為為步兵班組提供火力支援的輕武器,已經列裝到駐紮在北部的平城附近的一團和駐紮在南邊安邑城、孟津渡口、平陵渡口的二團。
至于分散在平陽城、晉陽城,以及于大唐國六年新設的忻州城這三處的三團,列裝50mm迫擊炮尚需一些時日。
而能提供遠程火力打擊和支援的80mm榴彈炮,目前也才造了三門出來,連一個炮兵連都裝備不了。
但這并不妨礙軍隊中見識過這炮威力的官兵們開始暢想百炮齊射時的場景。
目前這三門炮作為教學器具為當年那些差點又被重新編為步兵的炮手們訓練所用。
姜林給這些炮手的承諾是,到了大唐國十五年,編成三個炮兵營,每營十八門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唐國五年中,因一場不大不小的誤會,姜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故虞國的安邑城以及下轄的五個小方國納入到唐國之中。
經過五年的經營,這一市五縣目前已經被唐國牢牢地控制在手,到手之初時的那些反對的人和反對的聲音,經過這五年的外遷、同化和打擊,早已經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并且由于安邑城這裡有鹽湖和銅礦的緣故,秩序一旦恢複,這經濟發展起來竟然比其他幾個城要迅猛。
經過這五年的發展,上到唐國國府政務院、商務部,下到安邑城城守,這些人均對姜林在故虞國之地剛納入大唐國之後便提出在孟津渡和風陵渡兩地駐軍的命令頗為佩服。
現在每日通過孟津渡和風陵渡來往的商國、周國以及其他諸侯國、方國的商隊絡繹不絕,通過這兩處關口時上繳的關稅便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且這些商隊還源源不斷地給大唐國帶來了一些比較稀缺的物資,比如從風陵渡進來的朱砂…… 至于北邊的平城……大唐國五年秋,草原上的鬼方人和戎人對日漸富庶的平城垂涎已久,終于在一些狂熱的帶頭人的組織、率領下,進行了對平城的劫掠。
當時,已經立城近四年的平城經過一衆鬼方部族的共同經營,人口已經堪堪達到三萬,其中青壯年男子便有八千餘。
但姜林在提前收到平城要受到劫掠的消息時,并未和達利溫首領進行情報共享。
所以當平城發現敵情的時候,敵人的前鋒距離平城已經不足一日的路程。
那場戰鬥……後來姜
我給你說了多少遍了,讓你給朝歌城去個文書,趁你老嶽父還活着,趕緊給你提一提等級,封個侯啥的,以後大唐國民衆也能侯爺侯爺地稱你了。
你看看,現在倒好,偌大一個大唐國了,你整日裡還是被民衆首領首領地稱呼着,現在更是直接被申杉稱為老大……要我說啊,這老大的稱呼也挺好的。
”姜林在前面生着悶氣,王郊在邊上自顧自地嘚啵着,絲毫不管姜林的臉色越來越差。
“你……沒完了是吧?”姜林停下了腳步,不悅地瞪了一眼王郊,沒好氣地說道。
“首領,你看,前面那裡很是熱鬧,咱們要不要過去看看?”石平趕忙當起了和事佬。
“唔……剛才的飯錢是多少,我還你!還有你,給石平掏錢。
”姜林沿着石平手指的方向看了看,開始在口袋裡摸索起來。
“首領,算了算了,就一碗面。
”石平趕忙擺起了手來。
“你還有妻兒要養,怎能算了?三角,夠嗎?”姜林從懷中摸出三枚小硬币,遞到石平手上。
“多了,多了。
申團長家的飯食很實惠的,你那麼大一碗手擀面隻需要一角。
”石平說着,将兩枚硬币還到姜林手中。
“呶,這是我的。
”王郊也将一角錢放在石平手中。
“呃……你的肉臊子面是兩角。
”石平看了看王郊,有些尴尬。
“唔……也是,我的那碗面那麼多肉丁,一角确實有些過分了。
”王郊紅着臉,又從兜裡摸出一角錢,遞到石平手中。
“時候不早了,不溜達了,回營休息,明日要早點入平陽城政務廳聽取平陽城這裡的年度總結報告。
”姜林說着,徑自朝平陽城以北走去。
王郊和石平二人厮跟着邊走邊查看着平陽城的風土民情,不久便回到了平陽城北邊首領衛隊的臨時駐地。
第二日一早,人數已經擴充為一個排的首領衛隊一半人員着便裝,攜帶短武器,護衛着同樣着便裝的姜林抵達了平陽城政務廳。
虞饕和子昂二人早已經率領平陽城政務系統的大小官員在政務廳的會議室内等候,見姜林走進政務廳會議室,衆人紛紛起身,鼓掌以示歡迎。
姜林也不和衆人過多地客套,揮了揮手示意衆人坐下後,平陽城裡的年度總結會便正式開始。
這場年度總結會從上午一直開到接近晚食,連早食都是政務廳後勤做好飯後直接送到與會者的面前。
這場總結會開完,姜林看着署有虞饕和子昂名字的總結報告,心中頗感欣慰。
總的來說,大唐國十年,平陽城的發展,比之前幾年,不僅僅從數據上了有了顯着的成果,便說姜林每次途經平陽城,有意無意地在市井之中去體會平陽城的變化,每次都能給姜林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然,這個變化不僅僅是平陽城這裡有。
已經規劃建設十年的晉陽鎮那裡,現在徹底更名為晉陽城。
由鎮變成城,不隻是名字上的改變,人口數量、人口組成、人員的素質和精神面貌較之十年前……那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年王洪規劃的晉陽城的城區區域,經過十年的建設,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未來随着人口的增長,一旦将四個民居區填滿,向外仍然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自大唐國三年的前裝青銅鑄五零步兵炮問世,再到去歲大唐國九年,後裝80mm榴彈炮正式定型量産,無論是政務系統,還是軍隊系統的高級别官員見識到這武器的試驗場景之後,很快就達成了一緻了觀點,以後的城池沒必要再建設城牆。
自大唐國五年下半年開始,在見識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便将百分之二十五的火繩槍、全部的五零步兵炮幹廢的姜林終于下定了狠心,親率大唐國立大學的師生以及西山煉鐵廠的匠人們開啟了武器現代化的研發工作。
這五年時間裡,除了一些重要的日子外,姜林幾乎沒出過國立大學的大門,與一幫狂熱的學生們沒日沒夜地進行着各項研究、改進。
現在,五年時間過去了,整個大唐國軍隊的武器已經開始陸續進行換裝。
單兵武器方面,07式栓動步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目前已經作為制式武器裝備到每一個士兵手上。
08式自動手槍已經定型,目前裝備了首領衛隊、排以上各級軍官以及偵察兵。
08型50mm迫擊炮作為為步兵班組提供火力支援的輕武器,已經列裝到駐紮在北部的平城附近的一團和駐紮在南邊安邑城、孟津渡口、平陵渡口的二團。
至于分散在平陽城、晉陽城,以及于大唐國六年新設的忻州城這三處的三團,列裝50mm迫擊炮尚需一些時日。
而能提供遠程火力打擊和支援的80mm榴彈炮,目前也才造了三門出來,連一個炮兵連都裝備不了。
但這并不妨礙軍隊中見識過這炮威力的官兵們開始暢想百炮齊射時的場景。
目前這三門炮作為教學器具為當年那些差點又被重新編為步兵的炮手們訓練所用。
姜林給這些炮手的承諾是,到了大唐國十五年,編成三個炮兵營,每營十八門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唐國五年中,因一場不大不小的誤會,姜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故虞國的安邑城以及下轄的五個小方國納入到唐國之中。
經過五年的經營,這一市五縣目前已經被唐國牢牢地控制在手,到手之初時的那些反對的人和反對的聲音,經過這五年的外遷、同化和打擊,早已經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并且由于安邑城這裡有鹽湖和銅礦的緣故,秩序一旦恢複,這經濟發展起來竟然比其他幾個城要迅猛。
經過這五年的發展,上到唐國國府政務院、商務部,下到安邑城城守,這些人均對姜林在故虞國之地剛納入大唐國之後便提出在孟津渡和風陵渡兩地駐軍的命令頗為佩服。
現在每日通過孟津渡和風陵渡來往的商國、周國以及其他諸侯國、方國的商隊絡繹不絕,通過這兩處關口時上繳的關稅便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且這些商隊還源源不斷地給大唐國帶來了一些比較稀缺的物資,比如從風陵渡進來的朱砂…… 至于北邊的平城……大唐國五年秋,草原上的鬼方人和戎人對日漸富庶的平城垂涎已久,終于在一些狂熱的帶頭人的組織、率領下,進行了對平城的劫掠。
當時,已經立城近四年的平城經過一衆鬼方部族的共同經營,人口已經堪堪達到三萬,其中青壯年男子便有八千餘。
但姜林在提前收到平城要受到劫掠的消息時,并未和達利溫首領進行情報共享。
所以當平城發現敵情的時候,敵人的前鋒距離平城已經不足一日的路程。
那場戰鬥……後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