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南征结束又要北战
關燈
小
中
大
“首領,你真的不去看看周國姜尚太師,和他再聊聊?萬一姜尚太師怒意盛極,回到西岐一番撺掇,周國大軍真的打來……”矮幾的對面,張世光朝嘴裡送了一口粟米粥,想了想,朝姜林問道。
“暫時不用,先讓他自己消化消化。
周國的姜尚太師不是愚蠢的人,今天的場面他也看到了,民意難違。
再說周國剛剛經曆了潰敗,這個時候想再重新組織起針對咱們的軍事行動,恐怕有些困難。
”姜林将飯碗放下,想了想朝張世光說道。
“嗯!你說的有些道理……”張世光若有所思地答道。
“報告!”門外響起了包爽的聲音來。
“進來!”今日不論是政務廳的這些官員、公安局巡防隊的隊員,還是首領衛隊的這些兵士,為了應對公投,從黎明就開始忙碌。
現在事情已經有了結果,回到政務廳後姜林已經吩咐衆人前去休息,現在正是用飯的時候,包爽這是來搗什麼亂? “首領,急報!”包爽進來,遞上一個竹筒。
“嘶……”姜林望着包爽手上的竹筒,吸了一口冷氣。
包爽手上竹筒的蓋子是塗成了紅色的,這是發給總參謀部的密信,有權拆看的隻有楊戬、王郊和姜林。
“去将楊、王二人召來,唐亞、唐塗二位部長也召來。
”姜林接過包爽手上的竹筒看也沒看,立刻對包爽命令道。
“諾!”包爽領命,朝姜林行了一個軍禮,立刻轉身離開。
“首領,是不是有什麼軍事機密?屬下先回避……”張世光已經深谙大唐國的制度,聽到姜林朝包爽下命令要召的四個人,便知道姜林手上的這份密信定是和軍事相關,趕忙起身朝姜林說道。
“好,你先下去,有事我會召你。
”姜林朝張世光點點頭,張世光端起自己的飯碗朝門外走去。
姜林目送張世光離開,這才低頭仔細查看起手上的竹筒來。
這竹筒上的蠟封完好無損,而蠟封上的封印編号清晰可見:12。
姜林若是記得不錯的話,這12的編号應該屬于北部的草原…… 姜林趕忙來到物品架旁,從自己的包内取出密碼本、紙張和筆,回到矮幾旁将矮幾上的物品清理幹淨,撕開蠟封,将竹筒内的密信取出,照着密碼本開始破譯起來。
“報告!”門外響起了王郊的聲音。
“進來!”姜林頭擡都沒擡,應了一聲。
“吧嗒,吧嗒……”借着夏日的餘晖,四個人影立在姜林的矮幾前。
“楊總長,你給大家念念。
”姜林擡起頭,表情嚴肅地看了看站成一排的四人,将自己剛破譯完的紙條遞給楊戬。
“諾!”楊戬上前一步,接過姜林手上的紙條。
“嘶……”楊戬瞟了一眼紙條上的内容,先倒吸了一口氣。
“念吧!”姜林示意衆人自己找地方坐下,又朝楊戬道了句。
“十二号情報員上禀總參:十數支鬼方和北戎部落日前在距離平城西北方約百五十公裡處、大青山以南集結盟誓,意欲劫掠平城,兵力不詳,時間未定。
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楊戬一口氣将紙條上的信息念了出來。
“今日是七月七日,這是十日前的消息。
”唐亞聽完,先道了句。
“平城那裡……達利溫首領這幾年帶着那些鬼方人将平城的城牆建得怎麼樣了?”姜林先朝楊戬和王郊問了句。
“不怎麼樣!這些鬼方人你也是知道的,祖祖輩輩都是逐水草而居,過慣了自由自在的遊牧生活。
四年前達利溫首領見華族人定居在一處的優勢多多,便想建平城,但是聚集起來的鬼方民衆卻有大部分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所以這麼多年了,平城那裡其實就築起了西、北兩個方向的土夯牆,總長也才四公裡。
而東、南兩個方向的牆基本上就沒開動。
”這些年一直在四處進行勘測、繪制地圖,去過不少地方的楊戬朝姜林答道。
“這可就麻煩了!”姜林感歎了句。
“首領,鬼方人的事,我們真的也要管嗎?”王郊仍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再讨論了。
思想政治課上我給你們都說過的,未來以咱們華夏民族為主體所建立的大一統的國家,從疆域上講,要遠遠地超過平城和這密信上說的大青山所在的區域。
而從組成上來講,北邊的鬼方人、北戎,西邊的西戎、羌人,東邊、南邊的夷人都将是這個大一統的國家的組成。
” “平城是第一個由親咱們大唐國的外族人建立的城池,我們要和安邑城這裡一樣,将其樹立成一個典型。
我們要讓那些外族人看看,隻要是親咱們大唐國的,不論是什麼民族,我們都将保證其族人能過上好日子。
相反,隻要是敢與咱們為敵的,無論其部衆多寡,也不論其距離遠近,最終都逃不掉被滅亡的下場。
” “所以,平城這裡的事情,我們這次一定要管。
隻要達利溫首領有求于我們,我們就要頂上去,傾盡我們的全力,也要将那些意欲劫掠平城的部落趕走。
”姜林的拳頭狠狠地砸在了面前的矮幾,朝自己手下幾名軍方最重要的部屬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首領,我們該怎麼部署?故虞國這裡的事尚未有所了結,兵力也無法抽調……”楊戬将手上的紙條遞還給姜林,若有所思地說道。
“故虞國這裡的兵力肯定是不能動的……我以前與達利溫首領聊天時,他曾對我說起過。
以他們達沃部落為例來說,每次若是有外出劫掠的行動,最多出動三四成的青壯。
其原因有三,第一,留下來的青壯不但要看護老人、孩童和婦人,還要繼續放牧生産;第二,防備附近的部落生出劫掠之心,趁機攻擊自己的部落;第三,便是防備外出的青壯若是覆沒,自己的部族好歹還能留下點繁衍的火種。
若是青壯男子都死光了……這對草原上的民族來說将是滅頂之災。
” “所以,窺一斑可見全身,這密信上說的此次在大青山以南集結的有鬼方人和北戎人,
“暫時不用,先讓他自己消化消化。
周國的姜尚太師不是愚蠢的人,今天的場面他也看到了,民意難違。
再說周國剛剛經曆了潰敗,這個時候想再重新組織起針對咱們的軍事行動,恐怕有些困難。
”姜林将飯碗放下,想了想朝張世光說道。
“嗯!你說的有些道理……”張世光若有所思地答道。
“報告!”門外響起了包爽的聲音來。
“進來!”今日不論是政務廳的這些官員、公安局巡防隊的隊員,還是首領衛隊的這些兵士,為了應對公投,從黎明就開始忙碌。
現在事情已經有了結果,回到政務廳後姜林已經吩咐衆人前去休息,現在正是用飯的時候,包爽這是來搗什麼亂? “首領,急報!”包爽進來,遞上一個竹筒。
“嘶……”姜林望着包爽手上的竹筒,吸了一口冷氣。
包爽手上竹筒的蓋子是塗成了紅色的,這是發給總參謀部的密信,有權拆看的隻有楊戬、王郊和姜林。
“去将楊、王二人召來,唐亞、唐塗二位部長也召來。
”姜林接過包爽手上的竹筒看也沒看,立刻對包爽命令道。
“諾!”包爽領命,朝姜林行了一個軍禮,立刻轉身離開。
“首領,是不是有什麼軍事機密?屬下先回避……”張世光已經深谙大唐國的制度,聽到姜林朝包爽下命令要召的四個人,便知道姜林手上的這份密信定是和軍事相關,趕忙起身朝姜林說道。
“好,你先下去,有事我會召你。
”姜林朝張世光點點頭,張世光端起自己的飯碗朝門外走去。
姜林目送張世光離開,這才低頭仔細查看起手上的竹筒來。
這竹筒上的蠟封完好無損,而蠟封上的封印編号清晰可見:12。
姜林若是記得不錯的話,這12的編号應該屬于北部的草原…… 姜林趕忙來到物品架旁,從自己的包内取出密碼本、紙張和筆,回到矮幾旁将矮幾上的物品清理幹淨,撕開蠟封,将竹筒内的密信取出,照着密碼本開始破譯起來。
“報告!”門外響起了王郊的聲音。
“進來!”姜林頭擡都沒擡,應了一聲。
“吧嗒,吧嗒……”借着夏日的餘晖,四個人影立在姜林的矮幾前。
“楊總長,你給大家念念。
”姜林擡起頭,表情嚴肅地看了看站成一排的四人,将自己剛破譯完的紙條遞給楊戬。
“諾!”楊戬上前一步,接過姜林手上的紙條。
“嘶……”楊戬瞟了一眼紙條上的内容,先倒吸了一口氣。
“念吧!”姜林示意衆人自己找地方坐下,又朝楊戬道了句。
“十二号情報員上禀總參:十數支鬼方和北戎部落日前在距離平城西北方約百五十公裡處、大青山以南集結盟誓,意欲劫掠平城,兵力不詳,時間未定。
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楊戬一口氣将紙條上的信息念了出來。
“今日是七月七日,這是十日前的消息。
”唐亞聽完,先道了句。
“平城那裡……達利溫首領這幾年帶着那些鬼方人将平城的城牆建得怎麼樣了?”姜林先朝楊戬和王郊問了句。
“不怎麼樣!這些鬼方人你也是知道的,祖祖輩輩都是逐水草而居,過慣了自由自在的遊牧生活。
四年前達利溫首領見華族人定居在一處的優勢多多,便想建平城,但是聚集起來的鬼方民衆卻有大部分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所以這麼多年了,平城那裡其實就築起了西、北兩個方向的土夯牆,總長也才四公裡。
而東、南兩個方向的牆基本上就沒開動。
”這些年一直在四處進行勘測、繪制地圖,去過不少地方的楊戬朝姜林答道。
“這可就麻煩了!”姜林感歎了句。
“首領,鬼方人的事,我們真的也要管嗎?”王郊仍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再讨論了。
思想政治課上我給你們都說過的,未來以咱們華夏民族為主體所建立的大一統的國家,從疆域上講,要遠遠地超過平城和這密信上說的大青山所在的區域。
而從組成上來講,北邊的鬼方人、北戎,西邊的西戎、羌人,東邊、南邊的夷人都将是這個大一統的國家的組成。
” “平城是第一個由親咱們大唐國的外族人建立的城池,我們要和安邑城這裡一樣,将其樹立成一個典型。
我們要讓那些外族人看看,隻要是親咱們大唐國的,不論是什麼民族,我們都将保證其族人能過上好日子。
相反,隻要是敢與咱們為敵的,無論其部衆多寡,也不論其距離遠近,最終都逃不掉被滅亡的下場。
” “所以,平城這裡的事情,我們這次一定要管。
隻要達利溫首領有求于我們,我們就要頂上去,傾盡我們的全力,也要将那些意欲劫掠平城的部落趕走。
”姜林的拳頭狠狠地砸在了面前的矮幾,朝自己手下幾名軍方最重要的部屬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首領,我們該怎麼部署?故虞國這裡的事尚未有所了結,兵力也無法抽調……”楊戬将手上的紙條遞還給姜林,若有所思地說道。
“故虞國這裡的兵力肯定是不能動的……我以前與達利溫首領聊天時,他曾對我說起過。
以他們達沃部落為例來說,每次若是有外出劫掠的行動,最多出動三四成的青壯。
其原因有三,第一,留下來的青壯不但要看護老人、孩童和婦人,還要繼續放牧生産;第二,防備附近的部落生出劫掠之心,趁機攻擊自己的部落;第三,便是防備外出的青壯若是覆沒,自己的部族好歹還能留下點繁衍的火種。
若是青壯男子都死光了……這對草原上的民族來說将是滅頂之災。
” “所以,窺一斑可見全身,這密信上說的此次在大青山以南集結的有鬼方人和北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