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灭商大战一触即发
關燈
小
中
大
王後很是氣憤。
大王現在命李将軍三日内務必發動決戰,十日内必須肅清王畿之地大河以北的叛軍,以便國丈壽辰之禮能如期舉行。
李将軍,王後可是很着急的呦。
”馬車内的使者從懷中取出一片刻有文字的龜甲,傾着身子,将龜甲遞到李靖面前。
“請貴使回禀大王、王後,三日的時間有些太過倉促。
各地的軍隊今日才堪堪抵達,尚未統一演練陣型,三日時間來不及啊。
”李靖并沒有接過龜甲的意思。
“李将軍,聽小使一句勸。
三日之期,已經是朝堂上衆人極力給李将軍争取來的了,若是按王後娘娘的意思,明日就要李将軍發動決戰。
王後娘娘很看重國丈的五十歲壽辰,任何擾了國丈五十歲壽辰的人和事,王後娘娘都容他不得。
李将軍,接了這王令吧。
你若不接的話,王後娘娘會親自送到你手上的。
”馬車内的使者已經将龜甲快杵到李靖的臉上。
“唉!李靖謹奉命。
”李靖萬般無奈,隻得雙手接過龜甲。
“行。
我的使命完成了,回朝歌城,國丈府上還有一大堆的事要忙呢。
”使者見李靖接了王令,朝着車外的一衆随從擺了擺手,放下窗簾輕飄飄地說了句,車隊緩緩啟動。
“父帥,三日時間,真不夠啊。
”目送使者的車隊離開,頗懂軍事的李金走到父親身後,幽幽地說道。
“三日時間,肯定是不夠啊。
可是,我又有什麼辦法?早知道這個差事這麼難辦,當日我就應該推辭掉的。
三日時間開戰……金兒,立刻給各部發去帥令,兩個時辰後,排兵布陣準備演練。
另外,派人給對面的叛軍大營送去戰書,三日後的清晨,決戰。
”李靖送走前來傳令的使者,又扭頭朝南邊望去。
南邊三公裡處的營地裡,這幾日陸續趕來的叛軍聽說已經達到了八、九萬人馬,而自己這邊從各部提交上來的數量上來看,總人數堪堪達到八萬。
但從長子剛才提供的信息來看,若是各部缺編真的像說的那麼嚴重的話,五萬左右人馬,能敵得過對面的那些叛軍嗎?李靖的心中還真沒底。
“是!”既是兒子,又是此番戰事裡扮演助手的李金朝李靖拱了拱手,轉身返回營中的主帳,前去準備一應的軍令。
“木兒,哪兒。
三日後的大戰,有你大哥伴我左右便可,你二人明日就返回陳塘關去,照顧好你母親。
我和你大哥此次若是能全身回去,倒也無事。
我倆若是沒法全身而退,一應的重任可就交到你二人身上了。
”李靖負手望着南邊的敵營許久,心中騰起一陣不好的感覺來。
“父親……”李木聽罷李靖的話,感覺到父親話裡決絕的味道,鼻頭一酸,帶着哭腔忙拱手喚了一聲。
“行了,此事就這麼決定了。
哪兒,父親和你大哥此番若是回不去,日後記得要聽你二哥和母親的話,你也是已經當了父親的人了,萬萬不可像以前那般魯莽、任性。
明白了嗎?”李靖看了看邊上一直發呆的三子,雖然此子自幼頑劣,不得自己的喜愛,但眼見大戰在即,生死難料,做父親的望着幼子,哪有不動容的。
“父親,你緣何不将實情道與大王?如此草率地發動戰事,若是敗了,害得衆将士白白丢了性命不說,亦是毀了父親一世的英明啊。
”李哪聽了父親的話,也明白了此番戰事的兇險。
“我們李家世代為大王鎮守陳塘關,幾代人的功、名、利、祿均拜大王所賜。
現在大王和王後有了難處,需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為其排憂解難,我們卻先擺一大堆的困難出來,豈不是辜負了曆代先王的厚愛?再說你和你二哥不說了嗎,大唐國用了敵人三成的兵力,便将戰事打赢,想我李靖戎馬一生,沙場經驗非他人可比。
讓你和你二哥回去隻是以防萬一之計,誰說我們一定就會失敗?”李靖聽着幼子很少如此理智地和自己說話,心頭一軟,語氣也變得平和了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唔……”李哪聽了父親的話,倒也不置可否。
父子三人就這樣站在轅門外,凝視着遠處的敵營,各懷心思。
…… 三公裡外的聯軍營中,主帳内的氣氛此刻可就有些熱烈了。
主位上的姜文煥近二十年來,從來沒像現在這般的意氣風發。
這一切的變化,自然是拜此次戰事所賜。
此番戰事……總的來說,發動的可真是太合時宜了,說起來還真要感謝淮夷首領。
這些年為了躲避商國大軍的追繳,自己帶着東伯侯國的一衆遺民四處躲避、逃竄,最終逃到了泰山以東萊夷的勢力範圍内,仗着早些年父親在萊夷那積攢的一些香火情,借了萊夷的一塊土地,就此開始休養生息起來。
這一躲,可就是四五年……四五年的時間裡,雖然再也沒有被商王大軍追着跑,但也徹底地和王畿之地斷絕了信息傳遞。
商王域内這些年發生了些什麼事,若不是淮夷首領派人來尋自己,為父親、為姐姐、為東伯侯國國破之時死的那些民衆報仇的事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
此番戰事,趁着商國王畿之地防衛空虛的當口,自己所率的十萬聯軍從東、南方發動進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渡過大河,陳兵朝歌城南郊。
現在就剩最後一戰,便可完成自己的報仇大業不說,甚至還能更進一步……這樣的美事,怎能不讓人陶醉? “報君侯!商王大軍統帥送來戰書,邀約三日後的清晨決一死戰。
我們是應還是不應?”姜文煥正在自我陶醉之際,營門的衛士突然一聲禀報,将姜文煥拉回現實當中。
“戰,戰,戰……”這些時日連番的大捷已經讓帳中的衆人頗為興奮。
現在聽到敵人主動來邀戰,自是沒人肯認慫。
“好,聽大家的。
你去回複來人,便說我們應了他們的邀約。
三日後的清晨,決一死戰。
各位,現在請大家立刻回營,向兵士們做動員,三日後我們一戰定勝負。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姜文煥望着滿軍帳高聲叫嚣的各部頭人,想着這些時日來的經曆,終于下定了決心,振臂高呼起來。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軍帳内群情振奮。
“是!”衛士領命,一溜煙地奔出營去,答複商國來使。
營内的歡呼聲依然響徹雲霄。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
大王現在命李将軍三日内務必發動決戰,十日内必須肅清王畿之地大河以北的叛軍,以便國丈壽辰之禮能如期舉行。
李将軍,王後可是很着急的呦。
”馬車内的使者從懷中取出一片刻有文字的龜甲,傾着身子,将龜甲遞到李靖面前。
“請貴使回禀大王、王後,三日的時間有些太過倉促。
各地的軍隊今日才堪堪抵達,尚未統一演練陣型,三日時間來不及啊。
”李靖并沒有接過龜甲的意思。
“李将軍,聽小使一句勸。
三日之期,已經是朝堂上衆人極力給李将軍争取來的了,若是按王後娘娘的意思,明日就要李将軍發動決戰。
王後娘娘很看重國丈的五十歲壽辰,任何擾了國丈五十歲壽辰的人和事,王後娘娘都容他不得。
李将軍,接了這王令吧。
你若不接的話,王後娘娘會親自送到你手上的。
”馬車内的使者已經将龜甲快杵到李靖的臉上。
“唉!李靖謹奉命。
”李靖萬般無奈,隻得雙手接過龜甲。
“行。
我的使命完成了,回朝歌城,國丈府上還有一大堆的事要忙呢。
”使者見李靖接了王令,朝着車外的一衆随從擺了擺手,放下窗簾輕飄飄地說了句,車隊緩緩啟動。
“父帥,三日時間,真不夠啊。
”目送使者的車隊離開,頗懂軍事的李金走到父親身後,幽幽地說道。
“三日時間,肯定是不夠啊。
可是,我又有什麼辦法?早知道這個差事這麼難辦,當日我就應該推辭掉的。
三日時間開戰……金兒,立刻給各部發去帥令,兩個時辰後,排兵布陣準備演練。
另外,派人給對面的叛軍大營送去戰書,三日後的清晨,決戰。
”李靖送走前來傳令的使者,又扭頭朝南邊望去。
南邊三公裡處的營地裡,這幾日陸續趕來的叛軍聽說已經達到了八、九萬人馬,而自己這邊從各部提交上來的數量上來看,總人數堪堪達到八萬。
但從長子剛才提供的信息來看,若是各部缺編真的像說的那麼嚴重的話,五萬左右人馬,能敵得過對面的那些叛軍嗎?李靖的心中還真沒底。
“是!”既是兒子,又是此番戰事裡扮演助手的李金朝李靖拱了拱手,轉身返回營中的主帳,前去準備一應的軍令。
“木兒,哪兒。
三日後的大戰,有你大哥伴我左右便可,你二人明日就返回陳塘關去,照顧好你母親。
我和你大哥此次若是能全身回去,倒也無事。
我倆若是沒法全身而退,一應的重任可就交到你二人身上了。
”李靖負手望着南邊的敵營許久,心中騰起一陣不好的感覺來。
“父親……”李木聽罷李靖的話,感覺到父親話裡決絕的味道,鼻頭一酸,帶着哭腔忙拱手喚了一聲。
“行了,此事就這麼決定了。
哪兒,父親和你大哥此番若是回不去,日後記得要聽你二哥和母親的話,你也是已經當了父親的人了,萬萬不可像以前那般魯莽、任性。
明白了嗎?”李靖看了看邊上一直發呆的三子,雖然此子自幼頑劣,不得自己的喜愛,但眼見大戰在即,生死難料,做父親的望着幼子,哪有不動容的。
“父親,你緣何不将實情道與大王?如此草率地發動戰事,若是敗了,害得衆将士白白丢了性命不說,亦是毀了父親一世的英明啊。
”李哪聽了父親的話,也明白了此番戰事的兇險。
“我們李家世代為大王鎮守陳塘關,幾代人的功、名、利、祿均拜大王所賜。
現在大王和王後有了難處,需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為其排憂解難,我們卻先擺一大堆的困難出來,豈不是辜負了曆代先王的厚愛?再說你和你二哥不說了嗎,大唐國用了敵人三成的兵力,便将戰事打赢,想我李靖戎馬一生,沙場經驗非他人可比。
讓你和你二哥回去隻是以防萬一之計,誰說我們一定就會失敗?”李靖聽着幼子很少如此理智地和自己說話,心頭一軟,語氣也變得平和了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唔……”李哪聽了父親的話,倒也不置可否。
父子三人就這樣站在轅門外,凝視着遠處的敵營,各懷心思。
…… 三公裡外的聯軍營中,主帳内的氣氛此刻可就有些熱烈了。
主位上的姜文煥近二十年來,從來沒像現在這般的意氣風發。
這一切的變化,自然是拜此次戰事所賜。
此番戰事……總的來說,發動的可真是太合時宜了,說起來還真要感謝淮夷首領。
這些年為了躲避商國大軍的追繳,自己帶着東伯侯國的一衆遺民四處躲避、逃竄,最終逃到了泰山以東萊夷的勢力範圍内,仗着早些年父親在萊夷那積攢的一些香火情,借了萊夷的一塊土地,就此開始休養生息起來。
這一躲,可就是四五年……四五年的時間裡,雖然再也沒有被商王大軍追着跑,但也徹底地和王畿之地斷絕了信息傳遞。
商王域内這些年發生了些什麼事,若不是淮夷首領派人來尋自己,為父親、為姐姐、為東伯侯國國破之時死的那些民衆報仇的事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
此番戰事,趁着商國王畿之地防衛空虛的當口,自己所率的十萬聯軍從東、南方發動進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渡過大河,陳兵朝歌城南郊。
現在就剩最後一戰,便可完成自己的報仇大業不說,甚至還能更進一步……這樣的美事,怎能不讓人陶醉? “報君侯!商王大軍統帥送來戰書,邀約三日後的清晨決一死戰。
我們是應還是不應?”姜文煥正在自我陶醉之際,營門的衛士突然一聲禀報,将姜文煥拉回現實當中。
“戰,戰,戰……”這些時日連番的大捷已經讓帳中的衆人頗為興奮。
現在聽到敵人主動來邀戰,自是沒人肯認慫。
“好,聽大家的。
你去回複來人,便說我們應了他們的邀約。
三日後的清晨,決一死戰。
各位,現在請大家立刻回營,向兵士們做動員,三日後我們一戰定勝負。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姜文煥望着滿軍帳高聲叫嚣的各部頭人,想着這些時日來的經曆,終于下定了決心,振臂高呼起來。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打進朝歌城,活捉商王庚!” 軍帳内群情振奮。
“是!”衛士領命,一溜煙地奔出營去,答複商國來使。
營内的歡呼聲依然響徹雲霄。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