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筹备制砖铸造工具
關燈
小
中
大
五厘米寬,兩毫米厚的鋸條,一邊布滿了鋸齒,兩頭各有一個圓孔。
紅石擴小心翼翼地将鋸條從型腔中取出,遞到了姜林的手上。
“将水口和披鋒打磨掉,需要找一個懂木工之人,制作一個這樣的支架這支架一邊便是這鋸條,另外一邊用麻繩拉緊。
”說着,姜林在地上畫了一個工字型的圖,又将鋸條交給了紅石擴。
紅石擴将鋸條接過,喊了一個人出來,吩咐了一番,那人接過鋸條便離開了。
不多時,斧子和鎬的陶範也相繼打開。
“去找一截半步長、一截三步長木質較硬的木棒來。
”姜林朝邊上的人吩咐道。
幾個人分頭跑開了。
姜林掂量了掂量手上的斧和鎬,心中微微地泛起一股熟悉的滋味。
以前在部隊參加過幾次救災抗險的任務,開山砍樹的時候用的便是現在手上的這兩種工具。
雖然那時候沒覺得怎麼樣,但和現在的石斧比起來的話,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努力了這麼多天,終于有一件像樣的工具開始出爐了,怎能不激動? “首領,木棒來了。
”幾個年輕的男子紛紛地将手上的木棒遞了上來。
姜林從中挑了趁手的,便坐在地上開始用軍刀削了起來,不多時,便将木棒的一端削的和斧子上的孔接近的形狀,比劃了一番後,又局部的微微削了幾下,重新将木棒插入了斧子的方孔内,楔入一個三角形的木楔後,遞給紅石擴說道:“去,将鋒打磨一下,試着砍木頭試試。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接着又削起那截大約一米五的木棒,準備給鎬做一個木把。
不待姜林将鎬的木把削好,紅石擴激動地跑了過來。
“首領,太好用了,這個斧太好用了。
在朝歌我見過王的斧钺,但那都是作為禮器和刑具所用,我們一直用的都是石斧。
這麼鋒利的青銅斧比那石斧砍樹要快十幾倍。
兄弟們,這斧子真的是利器啊。
”紅石擴激動地朝周圍的村民們喊道。
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從紅石擴手上接過那把青銅斧,從木棚中撿了一截短木樁,單手輕輕一揮,“啪……”木樁被劈成兩半。
“啊……”衆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呼。
往日裡這麼一截木樁,沒個十下八下的,根本是劈不開的,而此時用青銅斧,竟然一下就劈開了。
整個過程姜林都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此時青銅鎬的把剛剛安裝好,姜林又将鎬遞給那膀大腰圓的漢子:“去,再試試這個,用這個開礦。
” 那漢子将青銅斧交給紅石擴,接過青銅鎬,左右看了看,看到工棚裡一塊巨大的孔雀石礦石,便走上前去,将鎬的尖頭對着礦石中心,使勁一揮,“啪……”随着火星四濺,那塊孔雀石礦石瞬間裂成好幾塊。
姜林從紅石擴手上拿過斧子,走到工棚,蹲在地上,用斧子的錘頭對着礦石開始砸了起來,随着手起斧落,大塊的礦石慢慢的都變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
而此時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竟然圍起圈開始歡呼跳躍起來。
姜林一臉黑線,此時不應該是衆人上前向這位創造了兩件厲害工具的首領恭維、拍馬屁一番嗎?怎麼自顧自地跳起舞來,把自己這個主角給忘記了呢? 一邊的紅石擴看到姜林發呆,忙上前行了一禮道:“首領,這青銅鎬和青銅斧真的是我等礦工和木工的利器啊。
我……石斧和石鎬太難用了,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描述我的心情了。
”回過神來的衆人此時也圍了過來,紛紛向姜林行禮。
個别心緒容易激動的,已經“嗚嗚”地開始熱淚盈眶。
“唉,沒辦法。
生産工具太落後了,就這兩個東西,又将衆人給撩撥到高潮了。
”姜林心裡暗忖着,将斧子扔到了紅石擴的腳下,說道:“這算個屁,等那西邊的東西弄出來,還有比這更厲害的。
” “首領請看這鋸子做的如何?”正待紅石擴開口,方才拿着鋸片離開那位村民已經返回,手中赫然拿着一把後世常見的工字鋸。
除了中間的支撐和兩端的鋸架是用皮繩反複捆綁代替了後世的榫卯結構之外,其他竟然和後世的沒有什麼區别。
“來,找一截木樁來試試。
”姜林朝那人說道。
不多時一截大約一米長,直徑約半米的木樁被幾人擡了過來。
姜林就勢找準位置,一腳踩在木樁上,将鋸子搭在木樁上“刺啦刺啦……”開始鋸了起來。
不多時,一塊平整的木闆便被鋸了出來。
衆人見到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來,你們都試試。
按照這個厚度,把這截木樁解成木闆。
”說着,姜林伸出了三個手指。
剛才那位村民顯然是做慣了木工活的人,接過姜林手上的鋸,照着姜林剛才的姿勢和動作也鋸了起來,十幾個來回便已經非常熟練。
那村民邊鋸嘴上還邊說着:“好用,真好用。
比以前用石斧劈開,再一點一點的削平好用多了。
” 不久,一塊木闆也解了出來。
之後,人群中陸續地又出來了幾個人,照着二人的樣子,不久就将一截木樁解成了三指厚的木闆。
“怎麼樣?湊合能用吧。
”姜林看着幾位使用過鋸子的村民,毫不在意地說道。
“比以前的方法快了很多,這鋸子是木工的好工具。
”那制作鋸子的人說道。
“還有很多好工具呢。
來,我告訴你一種連接的方法,這裡用皮繩捆綁的地方,也可以這兩截橫杆上鑿兩個方形的孔,然後将中間這根縱木的兩端做成和橫木上的方孔一樣的形狀,兩端插入就行。
沒事的時候慢慢琢磨,大家慢慢來吧。
先将這鋸子、斧子、鎬和釘子批量生産起來。
對了,擴,找幾個熟悉木工的兄弟給我,今天要幫槐他們做一些東西?”姜林想起了要給磚瓦隊制造木範的事。
紅石擴一番安排,剛才那制鋸的村民還有另外兩人留了下來。
姜林從腰間取出幾段麻繩。
這些麻繩是前日裡決定燒制青磚後,連夜裁剪的方磚三個尺寸的長度,分别為24厘米,11.5厘米,5.5厘米。
“制作一個木範,四面均為這麼高的木闆”說着,姜林将那條最短的麻繩遞給衆人,“木範内的空腔長、寬分别是這個兩個長度。
木範要便于拆裝。
先制作一套看看,沒問題的話要多做幾套。
”姜林對衆人說道。
“有問題嗎?”最後又問了一句。
“沒有問題。
以前可能會有點困難,現在有了首領發明的鋸和斧,想來會很簡單。
”衆人說着,便開始圍坐讨論了起來。
姜林看那幾人不再理會自己,便帶着黑石原和和黑石平二人帶着已經晾在一邊的已經煅燒過的那塊礦石,找了塊偏僻的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去,找個平頭石杵來。
”黑石平和黑石原二人分頭去尋找,不多時二人分别找來了一個石杵。
姜林接過石杵,将那煅燒過的礦石放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用石杵一點一點砸碎,砸成粉末狀。
又派黑石平取來一碗水,倒在那堆粉末上,用手開始和了起來。
“嗯,沒錯。
這就是石膏,是我要的東西。
”感受這手中的粉末開始逐漸的凝結,變硬,姜林對黑石原說道。
“你又立功了,去将那生石灰淋上清水熟化。
” 接着姜林又對黑石平說道:“你去将擴所說的要扔掉的已經損壞的陶範取來。
”黑石原和黑石平二人分頭去執行姜林的指令。
不多時,二人分别取來了已經熟化的石灰和損壞的陶範。
姜林指導二人分别将熟化的石灰和損壞的陶範都仔細的砸成粉末狀。
正要開始調制,遠處的槐喊道:“首領,木範制好了。
請過來驗收一番。
” “還真是快啊。
”姜林自言自語道,然後朝着制作木範的工棚走去。
遠遠的就看到幾個村民在擺弄四個模塊,看姜林走來,便很快的将四個木塊組合起來,姜林走近一看,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範俨然呈現在眼前。
“好,不錯。
來,我檢查一下尺寸。
”說着,姜林接過麻繩,面給角度量了一番,三個方向的尺寸和自己麻繩的長度幾乎一模一樣。
“走,将木範帶到黏土堆那裡。
”說着,衆人将木範轉移到青銅場存放黏土的地方。
姜林示意衆人将那木範在一處平整的石頭上合好,讓人将篩選後的黏土和成泥,添加進木範内,示意槐将木範内的黏土夯平,拆開木範,一塊方方正正的磚坯便顯露在了衆人眼前。
“槐,你的工作便是帶人先制作這樣的磚坯,然後再将其燒制成磚塊。
這些磚塊以後用的地方非常多。
可以說以後整個晉陽鎮的人都離不開你的磚瓦隊伍。
你有沒有信心将這件事幹好。
”姜林對槐語重心長地說道。
聽聞自己的磚瓦隊竟然擔負着這麼重要的責任,槐的心中一下子有點緊張。
但看着這木範制作磚坯如此簡單,又想到燒制磚塊還有陶他們幫忙,那種擔心漸漸的便消失了。
“首領請放心,我有信心将磚瓦隊辦好。
” “好,這木範再做三十套,以後磚瓦隊要火力全開大幹一場。
”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
紅石擴小心翼翼地将鋸條從型腔中取出,遞到了姜林的手上。
“将水口和披鋒打磨掉,需要找一個懂木工之人,制作一個這樣的支架這支架一邊便是這鋸條,另外一邊用麻繩拉緊。
”說着,姜林在地上畫了一個工字型的圖,又将鋸條交給了紅石擴。
紅石擴将鋸條接過,喊了一個人出來,吩咐了一番,那人接過鋸條便離開了。
不多時,斧子和鎬的陶範也相繼打開。
“去找一截半步長、一截三步長木質較硬的木棒來。
”姜林朝邊上的人吩咐道。
幾個人分頭跑開了。
姜林掂量了掂量手上的斧和鎬,心中微微地泛起一股熟悉的滋味。
以前在部隊參加過幾次救災抗險的任務,開山砍樹的時候用的便是現在手上的這兩種工具。
雖然那時候沒覺得怎麼樣,但和現在的石斧比起來的話,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努力了這麼多天,終于有一件像樣的工具開始出爐了,怎能不激動? “首領,木棒來了。
”幾個年輕的男子紛紛地将手上的木棒遞了上來。
姜林從中挑了趁手的,便坐在地上開始用軍刀削了起來,不多時,便将木棒的一端削的和斧子上的孔接近的形狀,比劃了一番後,又局部的微微削了幾下,重新将木棒插入了斧子的方孔内,楔入一個三角形的木楔後,遞給紅石擴說道:“去,将鋒打磨一下,試着砍木頭試試。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接着又削起那截大約一米五的木棒,準備給鎬做一個木把。
不待姜林将鎬的木把削好,紅石擴激動地跑了過來。
“首領,太好用了,這個斧太好用了。
在朝歌我見過王的斧钺,但那都是作為禮器和刑具所用,我們一直用的都是石斧。
這麼鋒利的青銅斧比那石斧砍樹要快十幾倍。
兄弟們,這斧子真的是利器啊。
”紅石擴激動地朝周圍的村民們喊道。
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從紅石擴手上接過那把青銅斧,從木棚中撿了一截短木樁,單手輕輕一揮,“啪……”木樁被劈成兩半。
“啊……”衆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呼。
往日裡這麼一截木樁,沒個十下八下的,根本是劈不開的,而此時用青銅斧,竟然一下就劈開了。
整個過程姜林都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此時青銅鎬的把剛剛安裝好,姜林又将鎬遞給那膀大腰圓的漢子:“去,再試試這個,用這個開礦。
” 那漢子将青銅斧交給紅石擴,接過青銅鎬,左右看了看,看到工棚裡一塊巨大的孔雀石礦石,便走上前去,将鎬的尖頭對着礦石中心,使勁一揮,“啪……”随着火星四濺,那塊孔雀石礦石瞬間裂成好幾塊。
姜林從紅石擴手上拿過斧子,走到工棚,蹲在地上,用斧子的錘頭對着礦石開始砸了起來,随着手起斧落,大塊的礦石慢慢的都變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
而此時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竟然圍起圈開始歡呼跳躍起來。
姜林一臉黑線,此時不應該是衆人上前向這位創造了兩件厲害工具的首領恭維、拍馬屁一番嗎?怎麼自顧自地跳起舞來,把自己這個主角給忘記了呢? 一邊的紅石擴看到姜林發呆,忙上前行了一禮道:“首領,這青銅鎬和青銅斧真的是我等礦工和木工的利器啊。
我……石斧和石鎬太難用了,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描述我的心情了。
”回過神來的衆人此時也圍了過來,紛紛向姜林行禮。
個别心緒容易激動的,已經“嗚嗚”地開始熱淚盈眶。
“唉,沒辦法。
生産工具太落後了,就這兩個東西,又将衆人給撩撥到高潮了。
”姜林心裡暗忖着,将斧子扔到了紅石擴的腳下,說道:“這算個屁,等那西邊的東西弄出來,還有比這更厲害的。
” “首領請看這鋸子做的如何?”正待紅石擴開口,方才拿着鋸片離開那位村民已經返回,手中赫然拿着一把後世常見的工字鋸。
除了中間的支撐和兩端的鋸架是用皮繩反複捆綁代替了後世的榫卯結構之外,其他竟然和後世的沒有什麼區别。
“來,找一截木樁來試試。
”姜林朝那人說道。
不多時一截大約一米長,直徑約半米的木樁被幾人擡了過來。
姜林就勢找準位置,一腳踩在木樁上,将鋸子搭在木樁上“刺啦刺啦……”開始鋸了起來。
不多時,一塊平整的木闆便被鋸了出來。
衆人見到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來,你們都試試。
按照這個厚度,把這截木樁解成木闆。
”說着,姜林伸出了三個手指。
剛才那位村民顯然是做慣了木工活的人,接過姜林手上的鋸,照着姜林剛才的姿勢和動作也鋸了起來,十幾個來回便已經非常熟練。
那村民邊鋸嘴上還邊說着:“好用,真好用。
比以前用石斧劈開,再一點一點的削平好用多了。
” 不久,一塊木闆也解了出來。
之後,人群中陸續地又出來了幾個人,照着二人的樣子,不久就将一截木樁解成了三指厚的木闆。
“怎麼樣?湊合能用吧。
”姜林看着幾位使用過鋸子的村民,毫不在意地說道。
“比以前的方法快了很多,這鋸子是木工的好工具。
”那制作鋸子的人說道。
“還有很多好工具呢。
來,我告訴你一種連接的方法,這裡用皮繩捆綁的地方,也可以這兩截橫杆上鑿兩個方形的孔,然後将中間這根縱木的兩端做成和橫木上的方孔一樣的形狀,兩端插入就行。
沒事的時候慢慢琢磨,大家慢慢來吧。
先将這鋸子、斧子、鎬和釘子批量生産起來。
對了,擴,找幾個熟悉木工的兄弟給我,今天要幫槐他們做一些東西?”姜林想起了要給磚瓦隊制造木範的事。
紅石擴一番安排,剛才那制鋸的村民還有另外兩人留了下來。
姜林從腰間取出幾段麻繩。
這些麻繩是前日裡決定燒制青磚後,連夜裁剪的方磚三個尺寸的長度,分别為24厘米,11.5厘米,5.5厘米。
“制作一個木範,四面均為這麼高的木闆”說着,姜林将那條最短的麻繩遞給衆人,“木範内的空腔長、寬分别是這個兩個長度。
木範要便于拆裝。
先制作一套看看,沒問題的話要多做幾套。
”姜林對衆人說道。
“有問題嗎?”最後又問了一句。
“沒有問題。
以前可能會有點困難,現在有了首領發明的鋸和斧,想來會很簡單。
”衆人說着,便開始圍坐讨論了起來。
姜林看那幾人不再理會自己,便帶着黑石原和和黑石平二人帶着已經晾在一邊的已經煅燒過的那塊礦石,找了塊偏僻的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去,找個平頭石杵來。
”黑石平和黑石原二人分頭去尋找,不多時二人分别找來了一個石杵。
姜林接過石杵,将那煅燒過的礦石放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用石杵一點一點砸碎,砸成粉末狀。
又派黑石平取來一碗水,倒在那堆粉末上,用手開始和了起來。
“嗯,沒錯。
這就是石膏,是我要的東西。
”感受這手中的粉末開始逐漸的凝結,變硬,姜林對黑石原說道。
“你又立功了,去将那生石灰淋上清水熟化。
” 接着姜林又對黑石平說道:“你去将擴所說的要扔掉的已經損壞的陶範取來。
”黑石原和黑石平二人分頭去執行姜林的指令。
不多時,二人分别取來了已經熟化的石灰和損壞的陶範。
姜林指導二人分别将熟化的石灰和損壞的陶範都仔細的砸成粉末狀。
正要開始調制,遠處的槐喊道:“首領,木範制好了。
請過來驗收一番。
” “還真是快啊。
”姜林自言自語道,然後朝着制作木範的工棚走去。
遠遠的就看到幾個村民在擺弄四個模塊,看姜林走來,便很快的将四個木塊組合起來,姜林走近一看,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範俨然呈現在眼前。
“好,不錯。
來,我檢查一下尺寸。
”說着,姜林接過麻繩,面給角度量了一番,三個方向的尺寸和自己麻繩的長度幾乎一模一樣。
“走,将木範帶到黏土堆那裡。
”說着,衆人将木範轉移到青銅場存放黏土的地方。
姜林示意衆人将那木範在一處平整的石頭上合好,讓人将篩選後的黏土和成泥,添加進木範内,示意槐将木範内的黏土夯平,拆開木範,一塊方方正正的磚坯便顯露在了衆人眼前。
“槐,你的工作便是帶人先制作這樣的磚坯,然後再将其燒制成磚塊。
這些磚塊以後用的地方非常多。
可以說以後整個晉陽鎮的人都離不開你的磚瓦隊伍。
你有沒有信心将這件事幹好。
”姜林對槐語重心長地說道。
聽聞自己的磚瓦隊竟然擔負着這麼重要的責任,槐的心中一下子有點緊張。
但看着這木範制作磚坯如此簡單,又想到燒制磚塊還有陶他們幫忙,那種擔心漸漸的便消失了。
“首領請放心,我有信心将磚瓦隊辦好。
” “好,這木範再做三十套,以後磚瓦隊要火力全開大幹一場。
” 喜歡商末三國志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