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是亲生的吧

關燈
    王野小跑着出了書房,他是真怕平三卓惱羞成怒直接上演全武行。

    出了書房跟師娘打了聲招呼就離開了,王野出了平三卓家直接去了永甯先生家。

     出差回來後還沒去過呢,最主要的的王野手裡有些能見光的東西想要找永甯先生鑒定一下。

    還要問問永甯先生能不能教導一下他鑒定方面的知識。

     王野在離永甯先生家不遠的地方,把要鑒定的古董裝進一個箱子裡,主要是前幾天收到的文房四寶,三爺爺給的短刀,還有在之前收到的匕首幽影。

     當然王野還要拿出一份禮物來,畢竟出差一趟什麼特産都不帶有點不懂禮數。

    王野手裡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人參了,挑選了兩個十幾年的,做了兩個木盒子裝在裡面。

    還拿了四隻風幹的飛龍,相信這份禮物應該不輕了。

     開門進院,在院裡喊道:“先生在家嗎,我是王野?” 沒一會兒永甯先生就開門出來了,面帶微笑:“抱樸啊,這是出差剛回來?” 王野點點頭:“是的,先生,這次去了趟東北,給您帶了點兒當地特産。

    ” 說完把兩個裝人參的木盒,和四隻飛龍遞給永甯先生。

     “你這孩子,掙點兒工資不容易,太破費了。

    ” 王野面帶微笑:“先生,這并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這幾隻飛龍給先生嘗嘗鮮,這兩個盒子裡是兩支人參,在當地并不值錢,也就是進了四九城才當寶貝,您留着補補身子。

    ” 永甯先生又客氣了幾句才接過禮物,還特意囑咐下次不要這樣了。

    兩人進入書房,王野直接放下箱子:“先生,這次我是有事想要請教。

    ” 說完打開箱子:“先生,這些東西有的是家中長輩贈與的,有的是機緣巧合得到了,但是我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這才特來請教。

    ” 永甯先生,拿起箱子中的一個硯台,仔細端詳起來。

    一邊看一邊說道:“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依我看來,這應該是唐早期的作品。

    ” 說完又拿起一個,仔細端詳。

    看了一會兒後,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個。

    如此反複直到把所有的硯台都拿出來後:“你這些硯台都是出自一人之手吧?” 王野點點頭:“是的先生。

    ” 永甯先生遺憾到:“唉,他們的上一任主人,也是個愛硯之人呀,這些硯台,唐宋元明清你這兒齊了,尤其是這清代的,前五帝時期各有一塊兒,不簡單呀!” 說完又拿起四支筆杆兒,仔細看了起來。

    拿着兩隻白色的介紹道:“這兩隻是清乾隆象牙雕花筆,已經很多年沒見過了。

    ” 又拿起兩支深色:“這兩支是明代犀角雕八仙過海圖毛筆,更是稀有。

    ” 把四支筆放下,又拿起小箱子,打開看見是一箱墨拿了幾塊,看了一會兒說道:“這都是徽墨,大部分是宋朝的。

    還有就是清早期的,既有禦墨,也有名家制墨,好東西呀。

    ” 最後拿起一沓宣紙,仔細撫摸着,歎了口氣說道:“這是清乾隆仿澄心堂紙,當初我也有一些的,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被毀了。

    ” 王野說道:“先生既然喜歡留下就好了。

    ” 永甯先生指了指王野:“你這孩子呀,不知者無疼,心簡單就沒那麼多疼惜,我要告訴你,放在民國時期,就這一張紙少了100大洋買不到,你還送的這樣輕松嗎?” 王野撓撓頭:“先生,紙再值錢也是用來書寫,繪畫的,我相信您在這紙上揮毫後,價值應該更高,更有意義。

    ” “你這孩子呀,我也就不跟你客套了,這紙我留下一半。

    什麼時候我寫出滿意的字後再送給你。

    ” 這下王野賺大了:“那小子就先謝過先生了。

    ” 永甯先生微微一笑,點點頭開始分紙了。

    拿起其中的一半兒,小心翼翼的收進書櫃中。

    王野見永甯先生一直沒拿短刀和匕首,便追問道:“先生是否知道這兩把兵器的來曆?” 永甯先生回到箱子邊,拿起短刀:“我對兵器了解不多,隻能給你看看,具體對不對你還要自己研究。

    ” 抽出短刀,細細打量了一番說道:“這應該是一把唐刀,這東西這東西可不多見。

    這上面的銘文是小篆,讀作:景武。

    這是唐初名将李靖的谥号,應該是唐太宗特意為他打造的陪葬品。

    具體是真是假,以後你自己摸索吧。

    ” 說完放下短刀又拿起匕首,漆黑的匕首上面也有銘文,清晰的刻着“幽影”兩個楷書。

    看了一會兒,永甯先生搖搖頭遞給王野:“這把匕首,我看不出出處。

    ” 王野接過匕首:“先生,當時買這把匕首時,賣家講了個故事,說是這是乾隆時期的東西,當時打造了兩把,一大一小,大的獻給乾隆,被取名“墨淵”。

    這把小的,被和珅截留,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