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信它个逑

關燈
    “不可能!把他們拉開!” 鄒小天根本不相信老頭隻在菜中放了鹽,喝令衆夥計把上來搶奪湯碗的孫二娘三人控制住,撈出魚骨,一口将碗中不多的魚羹吞進了肚裡。

     溫暖,炎炎熨帖,振奮精神。

     幸福,甜蜜溫吞,甘之若饴。

     滿足,飽食足飲,生機昂揚。

     這是鄒小天吃下魚羹後,最直觀的感受。

     細滑如牛奶般爽舌,香甜像乳汁般醇厚,美味的魚羹如同有生命一般,一路歡快的從舌尖翻滾到腸胃,碰撞開身體裡最空虛、最無助的圍擋,滋潤着他那顆孤獨且高傲的心。

     喝下這口魚羹,鄒小天竟然感覺到了身心的升華。

     “這......這......這魚羹還有嗎?” 鄒小天手握空盆,呆立半晌,最後隻說出一句毫無邏輯性可言的傻話來。

     “哈哈哈,沒啦沒啦!都喝光啦!”老頭上前拍了拍鄒小天的肩膀,“怎麼樣,到底是誰赢了?” “是你......酒樓的股份......都歸你了......” 從魚羹的美味中回味過來,鄒小天黯然低頭,随即又猛地擡頭,看着老頭不甘地說道:“不對!你這湯裡絕不可能隻放了鹽!一道如此簡單的炖魚湯,怎麼可能會做得這樣美味?!這樣銷魂?!一定放了讓人上瘾,産生幻覺的東西!” “怎麼,你覺得隻有放的調料多、烹饪方法怪、制作步驟繁,這樣做出來的菜才好吃嗎?” “難道不是?” “哼,誤入歧途!求之其本,經旬必得,求之其末,勞而無功。

    ” 老頭冷笑一聲,旁若無人的在廚房裡來回踱步:“這世間有三類生靈,常常作為人類的食物。

    活在水中的味道腥,以肉為食的味道臊,吃草為生的味道膻,要想把它們變成美味佳肴,确實要使用一些輔助之法進行調和。

    而下廚者調味,中廚者調水,上廚者調火。

    三者雖隻有一字之差,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不可同日而語矣。

    ” “有道理!那請問老先生,這調味倒是能夠理解,可這調水調火又是什麼意思?” 鄒小天聽了老頭的話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對後者越發恭敬起來。

     後廚衆人聽到這麼高深的廚藝理論也受益匪淺,全都靜候一旁沉思不語。

     “凡味之本,水最為始。

    所以調和味道的根本,首先在于用水。

    ” 老頭似乎對鄒小天的态度很滿意,點點頭繼續解釋道:“天下之水,根據出處不同,可分為井水、河水、海水、雨水、山間水、無根水等諸多品類。

    會調水者,知曉各水品性,或釀酒,或蒸煮,或浸泡,或飲茶,或腌制,凡此所有,根據食材和水質的相性不同,融彙互補,去蕪存真,得其精華。

    ” “我的天!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聽了老頭的話,鄒小天突然感覺自己對烹饪的理解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歡喜得拍手大笑,随即拱手鞠躬,對老人行了一個弟子禮:“敢問老師,那這調火又當如何理解?” “哼哼,調火最難,對現在的你來說,如海底撈針、煎水作冰,還是不知道為好,以免小子你有心無力,空耗精神。

    ” 老頭突然冷笑一聲,止住了說下去的興頭。

     “不不不,弟子雖然魯鈍,卻是誠心請教,請老師慈悲!請老師慈悲!” 天生癡迷烹饪的鄒小天已經對眼前的老頭佩服得五體投地,見後者不想再教,立馬跪下磕頭懇求。

     “嘿,也罷,你且記好了!” 青衫老者似乎被鄒小天打動,嘿笑一聲說道:“化畜為人,火當首功,烹饪變化,尤為關鍵。

    利用火來消除食物中的腥、臊、膻味,即是平常所說的火候把握,是作為廚者的基本素質。

    善調火者,必須會控制火的強弱,了解火的屬性,運用火的形态,精微掌握,細妙體會,蒸煮燒烤,調和深淺,長焖短炙,疾徐沸變,必以其勝,無失其理,運掉自如,得心應手。

    ” “當水火之功運用到極限處,非言語可描述,唯意會而傳神,如天地陰陽交合般順暢,同人間四季變化般自然。

    無須借用其他任何外力外物,便可令食材的烹調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哝,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此,即為至味也。

    ” “妙!精妙!絕妙至極!” 聽到這樣的奇妙之談,鄒小天大喜過望,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弟子鄒小天願服侍老師左右,隻求學得這水火調和之法、至味烹饪之理!” “咦?怎麼,你不想要你的天仙閣和酒廠了嗎?那可是你耗費心神培養出來的搖錢樹啊!” “不要不要!統統不要!這些都是過眼雲煙!鏡花水月!” “哦?那你在現實世界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呢?”青衫老者彎腰看着鄒小天笑道,“他們難道也是夢幻泡影不成?” 聽見這話,鄒小天的腦海中響過一聲巨雷,把他震驚得從地上跳起。

     “你......你究竟是誰?!為什麼會知道我的來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感覺到後廚衆人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