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江南倾心,江南清心(三)
關燈
小
中
大
男子接了句:“世道變喽!”
同伴也說:“世道從來都是如此啊!”
“也是,從來如此啊!”
兩人話落,互敬一杯酒,彬彬有禮,一飲而盡。
挽着袖口的男子,眼睛轉了轉,環視一圈,道: “這肯定是幫那蘇閑止來出氣的!不過,話說回來,這蘇閑止據我所知,并沒有什麼背景啊!而且,若是真是來幫蘇閑止的,又為何等蘇閑止死了才來出頭?” “這誰能知道?既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估計,這蘇閑止生前也不是個什麼好人。
” “真的嗎?可我這怎麼行了這麼久的善,怎麼沒見有什麼好的回報?” 同伴湊近了低聲打趣戳穿道: “你那是僞善!” “僞善怎麼了?有先賢說了,僞善也是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放你的狗屁吧!” 剛一出口,挽着袖口這男子方覺有違文人墨客的脾性,不禁怨惱起自己沒收住脾氣,便趕緊捂住了嘴。
緩了片刻,他似是逮住了可以發洩的機會,陰陽的語氣略帶暗暗的嘲笑,接道: “不是那天上鳥,就别硬插兩根羽毛當鳳凰。
” “什麼是善,什麼是僞善?人說人有理,佛說佛有理。
誰能真正分的清楚?” “你說的僞善若真是善,那你想想仲孫家和越斯渡,誰不算僞善,可誰又算得上是善人?” 聽過,領口繡着竹葉這男子,不禁有些羞愧低眉,目光四下遊蕩。
明顯是有些不悅,但還是沒有直接當面發火。
畢竟,有違自己溫文儒雅,寬容大度的形象。
他們說,君子,是要能夠直面他人的批判和指正的。
于是,他們就要為了符合這個标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便,成為這樣的人。
挽着袖口的男子長歎一聲,仿佛也是瞅準面前人不會明着跟自己生氣,所以将那看不慣仲孫家等人以及越斯渡的氣憤,全然撒在了這人身上。
他隻當方才是個小玩鬧,自己嘴上逞逞能後,便當做無事發生,轉而換了話題,道: “唉,這傾心鎮,是個明眼的正常人,誰會不知道這仲孫赫維做了多少壞事,都沒少被他欺負過。
我瞧見他那嚣張的氣焰就心裡來氣!” 話落,他又是哼笑一聲,嘲道: “不過這下好了。
有人替我們這些人出頭,倒省了自己的力氣去反抗了!” 領口繡着竹葉這男子忍着壓下心裡的不爽,還是面色和悅地敷衍回道: “說的也是。
舍了她蘇閑止一人,換我們大家共同除了一個惡人!這誰能不高興啊?值了!” 對面人看了看窗外,又開始零零散散的雨滴随風點落在臉上,他“哈哈”笑了幾聲,算是緩解氛圍,而後起身,去拉對面坐的人,道: “下雨了下雨了,回了回了!” 水鏡閣的熱鬧,便随着凜冽雨水的到來,悠閑衆人的離去而冷清。
............ 秋楠信一人穿着戲服,獨坐在戲台上的橫木凳出神。
她被頭頂上屋檐劃落的雨水,惹得眼前的視線有些模糊,就這麼靜靜地瞧着她們打濕面前的一切。
青灰的大地、胭脂色的桌椅、栗棕色的扶欄,還有桌上盛滿雨水的若竹色茶盞。
觀賞的人已經走了,這場大雨來的依舊是猝不及防。
秋楠信出神盯半天,竟是忘記去把這些東西收起來了。
于是,她幹脆破罐子破摔,就讓其在雨裡這麼淋上一淋罷了。
一人道:“這下好了,仲孫赫維死了,她上哪兒再找這麼一個金主啊。
” 另一人道:“不過她這些年一直跟着仲孫家的公子,想來也撈了不少金銀吧?” 那人接着道:“撈肯定是撈了不少,不過花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不過你看她那模樣打扮,怎麼會像是沒大把花錢的啊!” 另一人接道:“也是啊。
要我說,她有那獻媚的本事,估計心裡這會兒肯定就在目色新的主喽。
” 那人又接道:“那可不。
這受了錢财的浸潤,到底和我們這些人不一樣。
她怎麼可能不願再瞥一眼。
” 另一人又接道:“隻可惜我們沒她那好命。
還是老老實實地演好戲吧......”。
身後兩人的聲音,曆經千難險阻,終于還是傳到了秋楠信的耳中。
她聽到了,卻是有些迷茫麻木地癡癡望着眼前的景緻。
她此刻一人獨坐,竟是不自覺回想夢中的場景。
她仿佛看到了,台下笑意明媚的蘇閑止,堅定地站在大雨中,向她伸出了手。
她看得很是出神,不自覺離開橫凳,站起身子,朝她走去。
終究,這幻象,還是被兩人中間的雨幕隔開。
秋楠信面前的涼意撲面而來,略過全身,示意她止住腳步。
于是,她便停了腳步,不再向前走。
停下來的一瞬,蘇閑止的笑意也随之而散。
秋楠信看到了這大雨中,唯一沒有被淋濕的顔色,卻是頃刻即逝,自己方才離體的魂魄,這時才像是被突然拉了回來。
她眸中閃過淚光,雙唇輕起,似是有話要說,似想挽留佳人。
卻是未曾言語。
“阿姊!你離戲台邊遠一些,小心跌下去!邊緣那處很滑的!” 一個清脆稚嫩的女孩童聲音代替方才兩人的聲音,忽閃進秋楠信的視野。
聞聲,秋楠信忽地一擡眸,而後循聲看了過去。
這是一個同樣笑容明媚的女孩兒:手中拿了把不知從哪兒采來的小雛菊,明黃發亮的花瓣很是惹眼。
就像秋楠信夢中的蘇閑止一般。
她們都是如此燦爛的人。
秋楠信望着她的眸子,唇邊也多了些笑意,“聽話”地挪了腳步,語氣溫柔耐心地應道: “知道啦,阿春。
” 她回想起來,自己是在某次去城東時,見到這一身灰塵和打的粗糙補丁的女孩童,獨自坐在角落,羨慕地看着同她一樣流落街頭,卻手拿燒餅饅頭的旁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秋楠信該怎麼形容當時看到她的場景?她隻見如此一個小孩兒,目光中充滿了羨慕和不解。
為何同是被施善者的身份,她們的差别,卻是不可相提并論呢? 她還看到了那孩童眼中的許多種目光,可唯一讓她印象深刻的,便是她自覺很少見到的眼神: 堅定,清澈。
這孩子沒有名字。
又因為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秋楠信想起兩人是坎坷、不幸的童年,思索一番後,也征求了她的同意。
其名:春易生。
春一生。
自己将她帶回水鏡閣後,便經常悉心教她戲曲舞蹈。
有時,秋楠信會看到“阿春”一人靜靜地拿着書卷琢磨,不禁小心翼翼試探地問道: “阿春,你不覺得,我們不需要這些麼?” 春易生臉上充盈着笑意,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隻道: “我從前見過一個很特别的姐姐,她很有思想,很有主見,也很溫柔。
她的溫柔,明媚又有力量。
讓人忍不住去欣賞和靠近。
我覺得,那是女子很美的樣子,她是我的榜樣。
我希望能像她一樣,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人!” 秋楠信望着她的眼睛,明白,她說的那個是何人,點了點頭,輕笑不語。
須臾,又見春易生笑容更是燦爛道: “當然啦!阿姊也是我的榜樣!” 話落,她便雙手環上秋楠信的腰間,緊緊抱住了她。
秋楠信一手輕撫她的頭發,那樣耐心和珍惜。
此後,秋楠信便将自己大部分的錢财都給了這孩童,以便讓其心有所安。
于是,水鏡閣便是經常二人如此的身影。
秋楠信在左邊,春易生便站在她的不遠處,跟随她的腳步,翩然而起。
從最開始,她隻能到秋楠信的腰間,到肩膀,下巴,再到兩人一樣高,甚至,春易生長得比秋楠信還要明顯高了些許。
而那場大雨,從秋楠信的心中開始淋起,一直下到了她臨走的那一天。
春易生同多年前,站在戲台上望着台下瓢潑大雨的秋楠信那般,獨坐在那個不曾改變的橫木凳上。
唯一不同的是,她跟随大雨一起痛哭流涕。
她知道,秋楠信這個師傅和恩人,在生前是沒有哭過的,起碼在自己面前。
她或許也是知道,秋楠信是個怎樣的人,明白她的選擇和處境。
因為,她們是目标相同的同路人。
春易生不知道秋楠信這些年,心中的情緒是怎樣複雜的。
但此刻,她隻想替她大哭一場。
哪怕,無人在意...... 聽後來的人說,水鏡閣被一個女子改名為了“春啟堂”。
沒人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真正的含義。
江南的數不清多少年後,那時的人們,大概已經不記得,曾經有兩個,或是更多的與命運掙紮的女子們,也不知她們最後的命運如何。
隻知道,後來的春啟堂,名動天下,桃李滿園,而裡頭的女子們: 堅定勇敢,意氣風發。
能文,亦能舞...... 喜歡長安潇湘請大家收藏:()長安潇湘
挽着袖口的男子,眼睛轉了轉,環視一圈,道: “這肯定是幫那蘇閑止來出氣的!不過,話說回來,這蘇閑止據我所知,并沒有什麼背景啊!而且,若是真是來幫蘇閑止的,又為何等蘇閑止死了才來出頭?” “這誰能知道?既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估計,這蘇閑止生前也不是個什麼好人。
” “真的嗎?可我這怎麼行了這麼久的善,怎麼沒見有什麼好的回報?” 同伴湊近了低聲打趣戳穿道: “你那是僞善!” “僞善怎麼了?有先賢說了,僞善也是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放你的狗屁吧!” 剛一出口,挽着袖口這男子方覺有違文人墨客的脾性,不禁怨惱起自己沒收住脾氣,便趕緊捂住了嘴。
緩了片刻,他似是逮住了可以發洩的機會,陰陽的語氣略帶暗暗的嘲笑,接道: “不是那天上鳥,就别硬插兩根羽毛當鳳凰。
” “什麼是善,什麼是僞善?人說人有理,佛說佛有理。
誰能真正分的清楚?” “你說的僞善若真是善,那你想想仲孫家和越斯渡,誰不算僞善,可誰又算得上是善人?” 聽過,領口繡着竹葉這男子,不禁有些羞愧低眉,目光四下遊蕩。
明顯是有些不悅,但還是沒有直接當面發火。
畢竟,有違自己溫文儒雅,寬容大度的形象。
他們說,君子,是要能夠直面他人的批判和指正的。
于是,他們就要為了符合這個标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便,成為這樣的人。
挽着袖口的男子長歎一聲,仿佛也是瞅準面前人不會明着跟自己生氣,所以将那看不慣仲孫家等人以及越斯渡的氣憤,全然撒在了這人身上。
他隻當方才是個小玩鬧,自己嘴上逞逞能後,便當做無事發生,轉而換了話題,道: “唉,這傾心鎮,是個明眼的正常人,誰會不知道這仲孫赫維做了多少壞事,都沒少被他欺負過。
我瞧見他那嚣張的氣焰就心裡來氣!” 話落,他又是哼笑一聲,嘲道: “不過這下好了。
有人替我們這些人出頭,倒省了自己的力氣去反抗了!” 領口繡着竹葉這男子忍着壓下心裡的不爽,還是面色和悅地敷衍回道: “說的也是。
舍了她蘇閑止一人,換我們大家共同除了一個惡人!這誰能不高興啊?值了!” 對面人看了看窗外,又開始零零散散的雨滴随風點落在臉上,他“哈哈”笑了幾聲,算是緩解氛圍,而後起身,去拉對面坐的人,道: “下雨了下雨了,回了回了!” 水鏡閣的熱鬧,便随着凜冽雨水的到來,悠閑衆人的離去而冷清。
............ 秋楠信一人穿着戲服,獨坐在戲台上的橫木凳出神。
她被頭頂上屋檐劃落的雨水,惹得眼前的視線有些模糊,就這麼靜靜地瞧着她們打濕面前的一切。
青灰的大地、胭脂色的桌椅、栗棕色的扶欄,還有桌上盛滿雨水的若竹色茶盞。
觀賞的人已經走了,這場大雨來的依舊是猝不及防。
秋楠信出神盯半天,竟是忘記去把這些東西收起來了。
于是,她幹脆破罐子破摔,就讓其在雨裡這麼淋上一淋罷了。
一人道:“這下好了,仲孫赫維死了,她上哪兒再找這麼一個金主啊。
” 另一人道:“不過她這些年一直跟着仲孫家的公子,想來也撈了不少金銀吧?” 那人接着道:“撈肯定是撈了不少,不過花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不過你看她那模樣打扮,怎麼會像是沒大把花錢的啊!” 另一人接道:“也是啊。
要我說,她有那獻媚的本事,估計心裡這會兒肯定就在目色新的主喽。
” 那人又接道:“那可不。
這受了錢财的浸潤,到底和我們這些人不一樣。
她怎麼可能不願再瞥一眼。
” 另一人又接道:“隻可惜我們沒她那好命。
還是老老實實地演好戲吧......”。
身後兩人的聲音,曆經千難險阻,終于還是傳到了秋楠信的耳中。
她聽到了,卻是有些迷茫麻木地癡癡望着眼前的景緻。
她此刻一人獨坐,竟是不自覺回想夢中的場景。
她仿佛看到了,台下笑意明媚的蘇閑止,堅定地站在大雨中,向她伸出了手。
她看得很是出神,不自覺離開橫凳,站起身子,朝她走去。
終究,這幻象,還是被兩人中間的雨幕隔開。
秋楠信面前的涼意撲面而來,略過全身,示意她止住腳步。
于是,她便停了腳步,不再向前走。
停下來的一瞬,蘇閑止的笑意也随之而散。
秋楠信看到了這大雨中,唯一沒有被淋濕的顔色,卻是頃刻即逝,自己方才離體的魂魄,這時才像是被突然拉了回來。
她眸中閃過淚光,雙唇輕起,似是有話要說,似想挽留佳人。
卻是未曾言語。
“阿姊!你離戲台邊遠一些,小心跌下去!邊緣那處很滑的!” 一個清脆稚嫩的女孩童聲音代替方才兩人的聲音,忽閃進秋楠信的視野。
聞聲,秋楠信忽地一擡眸,而後循聲看了過去。
這是一個同樣笑容明媚的女孩兒:手中拿了把不知從哪兒采來的小雛菊,明黃發亮的花瓣很是惹眼。
就像秋楠信夢中的蘇閑止一般。
她們都是如此燦爛的人。
秋楠信望着她的眸子,唇邊也多了些笑意,“聽話”地挪了腳步,語氣溫柔耐心地應道: “知道啦,阿春。
” 她回想起來,自己是在某次去城東時,見到這一身灰塵和打的粗糙補丁的女孩童,獨自坐在角落,羨慕地看着同她一樣流落街頭,卻手拿燒餅饅頭的旁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秋楠信該怎麼形容當時看到她的場景?她隻見如此一個小孩兒,目光中充滿了羨慕和不解。
為何同是被施善者的身份,她們的差别,卻是不可相提并論呢? 她還看到了那孩童眼中的許多種目光,可唯一讓她印象深刻的,便是她自覺很少見到的眼神: 堅定,清澈。
這孩子沒有名字。
又因為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秋楠信想起兩人是坎坷、不幸的童年,思索一番後,也征求了她的同意。
其名:春易生。
春一生。
自己将她帶回水鏡閣後,便經常悉心教她戲曲舞蹈。
有時,秋楠信會看到“阿春”一人靜靜地拿着書卷琢磨,不禁小心翼翼試探地問道: “阿春,你不覺得,我們不需要這些麼?” 春易生臉上充盈着笑意,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隻道: “我從前見過一個很特别的姐姐,她很有思想,很有主見,也很溫柔。
她的溫柔,明媚又有力量。
讓人忍不住去欣賞和靠近。
我覺得,那是女子很美的樣子,她是我的榜樣。
我希望能像她一樣,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人!” 秋楠信望着她的眼睛,明白,她說的那個是何人,點了點頭,輕笑不語。
須臾,又見春易生笑容更是燦爛道: “當然啦!阿姊也是我的榜樣!” 話落,她便雙手環上秋楠信的腰間,緊緊抱住了她。
秋楠信一手輕撫她的頭發,那樣耐心和珍惜。
此後,秋楠信便将自己大部分的錢财都給了這孩童,以便讓其心有所安。
于是,水鏡閣便是經常二人如此的身影。
秋楠信在左邊,春易生便站在她的不遠處,跟随她的腳步,翩然而起。
從最開始,她隻能到秋楠信的腰間,到肩膀,下巴,再到兩人一樣高,甚至,春易生長得比秋楠信還要明顯高了些許。
而那場大雨,從秋楠信的心中開始淋起,一直下到了她臨走的那一天。
春易生同多年前,站在戲台上望着台下瓢潑大雨的秋楠信那般,獨坐在那個不曾改變的橫木凳上。
唯一不同的是,她跟随大雨一起痛哭流涕。
她知道,秋楠信這個師傅和恩人,在生前是沒有哭過的,起碼在自己面前。
她或許也是知道,秋楠信是個怎樣的人,明白她的選擇和處境。
因為,她們是目标相同的同路人。
春易生不知道秋楠信這些年,心中的情緒是怎樣複雜的。
但此刻,她隻想替她大哭一場。
哪怕,無人在意...... 聽後來的人說,水鏡閣被一個女子改名為了“春啟堂”。
沒人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真正的含義。
江南的數不清多少年後,那時的人們,大概已經不記得,曾經有兩個,或是更多的與命運掙紮的女子們,也不知她們最後的命運如何。
隻知道,後來的春啟堂,名動天下,桃李滿園,而裡頭的女子們: 堅定勇敢,意氣風發。
能文,亦能舞...... 喜歡長安潇湘請大家收藏:()長安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