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走亲戚
關燈
小
中
大
論她婆婆,就算說起來,也都是好話。
說起自己的大姑子小姑子,也都是好話。
許新建除了許三妮這個妹妹,還有個已經出嫁的姐姐,王玉華和她關系也處的挺好。
王玉華會說:“家裡的活多虧我公公,光指望新建根本不行。
” 鄧念英也說:“要是沒有我婆婆,我跟許新安根本就過不下去。
一天能打八百遍!” ☆ 許新安和許聰聰在外面走親戚,鄧念英和李雲錦在家裡招待親戚。
互相走,今天你來我家,明天我就去你家。
許新安去看自己的姑姑,他的表弟和未嫁的表妹就要來看自己的舅舅和舅媽。
送出去多少東西,就能收回來多少東西。
就算有出入,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節前準備走親戚的禮物,不需要準備太多,并不是說你家有十個親戚要走,你就需要買十份禮,不需要的,隻要買個一兩份、兩三份,能周轉開就行了。
有的人家日子不好過,一份也不買。
就等着别人先來他家拜年,然後他拿着人家帶來的禮物再去走親戚。
你自己買了多少,最後就會剩下多少。
天氣冷還好,天氣不太冷的話,走到最後,肉就開始發臭了。
鄧念英就經常吐槽,走來走去,最後吃兩塊臭肉。
扔是不可能扔的,哪怕有點臭了,也要堅持吃掉。
肥的煉油、吃油渣,帶骨頭的部分就炖排骨。
這種肉許新安都不讓許聰聰和許明明吃,小孩腸胃弱,别再給吃壞了。
所以親戚走到最後,就是許新安和鄧念英努力吃不新鮮或者有點臭的肉,給李雲錦和許聰聰姐妹倆再買塊好的。
總不能他們夫妻吃肉,讓老人孩子幹看着。
初六初七,許新安去完自己的兩個姨媽家,他這邊的親戚就走完了。
家裡的客人也招待的差不多了,初八初九,鄧念英就會去自己的兩個姐姐家拜年。
她不帶孩子去,不是不想帶,而是帶不了。
鄧念英是嫁人以後才學會騎自行車的,技術着實一般,而且她個子矮,騎二八大杠很費勁,上車的時候要先用右腳踩着腳蹬子溜腿,然後左腳踩住曲柄和鍊輪連接處的凸起才能騎上去。
蹬起來還得左扭右扭,下車也不是很順暢。
就這水平,讓她帶孩子是萬萬不能的。
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騎車堅決不帶人。
就算她能帶,許新安也不讓孩子去,張嘴就跟許聰聰說:“路上冷,你姨家也沒有好吃的,跑一趟就是白受罪,别去了。
” 許聰聰是想去的,她大姨會做一種地瓜丸子,先把地瓜蒸熟、然後弄成泥,加點白糖和面粉,揉成小丸子,下油鍋一炸,可好吃了! 許聰聰吃過一次,念念不忘,她家就不做這個,因為許新安覺得地瓜不是好東西,鬧饑荒的時候他都快吃吐了,現在看見地瓜就胃酸,一口都不想吃。
他覺得吃什麼都比吃地瓜強! 但是許聰聰不這麼想,她就喜歡吃地瓜,煮的、烤的、油炸的,還有她大姨做的炸地瓜丸子。
雞鴨魚肉她吃膩了,現在想換換口味! 她想去! 鄧念英帶不了她。
許新安不想讓她去。
但是她拉着鄧念英的車,不讓她去不行。
許新安哄她:“等你媽回來,讓她給你做。
” 鄧念英瞪他,誰做那熊玩意,又費事又不好吃。
她跟許新安一樣,特别怵地瓜,熬過大饑荒的人,誰不怵啊?吃了不光胃酸,還噎人、放屁,想想就覺得煩。
許聰聰說:“媽媽不會做,大姨會做。
” 鄧念英說:“誰說我不會做,我就是不願意做。
” 許新安:“……” 許聰聰說:“反正媽媽不做,我要去大姨家吃。
” 鄧念英說:“你大姨今天也不做。
” 許聰聰說:“她不做我就哭。
” 鄧念英:“……” 李雲錦哄她:“讓你媽趕緊走吧,再不走就晚了。
走親戚不能去太晚,好像是去趕飯點的,不好看。
你要吃我給你做。
” 許聰聰松開手,把她媽放走了。
她對奶奶還是有信心的。
等鄧念英走了,李雲錦想了想,跟許聰聰說:“咱們今天去你老姥爺家吃飯吧,讓你表大娘給你炸。
” 許新安說:“我跟姥爺說的是明天。
明天社哥他們也來,湊一桌。
” 許新安說的社哥,是他二姨媽、李雲錦二妹李雲燕的大兒子。
李雲錦表示:“咱就不能去吃兩頓嗎?那是你姥爺家,又不是外人。
明天再去吃一次呗。
” 許新安一想也對,四個人把門一鎖,就去了李雲錦的娘家。
李老爺子和李雲峰看見他們都很高興。
這父子倆都是光棍,李雲錦的母親和弟妹都死的比較早。
好在李雲峰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了,他的兒媳婦,也就是許聰聰的表大娘和表嬸,都挺會做飯的。
今天李家沒别的客人,李老爺子也沒把大閨女一家當客人,給他們擺七個碟子八個碗的,就是一大鍋土豆炖雞加粉皮,再給許聰聰安排上她心心念念的地瓜丸子,一大桌人吃得也開開心心。
許聰聰有地瓜丸子就行,别的全不在意。
吃完飯沒待太久,他們就趕緊回家了。
鄧念英沒帶鑰匙,萬一她回來的早了,連家都進不去。
晚上,許聰聰又吃了一次地瓜丸子,是鄧念英給她帶回來的。
許聰聰的大姨鄧念淑一聽她惦記着,就給她炸了一大碗,讓鄧念英回家之後給她再過油炸一下。
鄧念英問她:“好吃嗎?” “好吃。
” “你大姨好不好?” 許聰聰有奶就是娘,一邊吃一邊點頭,“好。
” 喜歡八零姐妹日常請大家收藏:()八零姐妹日常
說起自己的大姑子小姑子,也都是好話。
許新建除了許三妮這個妹妹,還有個已經出嫁的姐姐,王玉華和她關系也處的挺好。
王玉華會說:“家裡的活多虧我公公,光指望新建根本不行。
” 鄧念英也說:“要是沒有我婆婆,我跟許新安根本就過不下去。
一天能打八百遍!” ☆ 許新安和許聰聰在外面走親戚,鄧念英和李雲錦在家裡招待親戚。
互相走,今天你來我家,明天我就去你家。
許新安去看自己的姑姑,他的表弟和未嫁的表妹就要來看自己的舅舅和舅媽。
送出去多少東西,就能收回來多少東西。
就算有出入,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節前準備走親戚的禮物,不需要準備太多,并不是說你家有十個親戚要走,你就需要買十份禮,不需要的,隻要買個一兩份、兩三份,能周轉開就行了。
有的人家日子不好過,一份也不買。
就等着别人先來他家拜年,然後他拿着人家帶來的禮物再去走親戚。
你自己買了多少,最後就會剩下多少。
天氣冷還好,天氣不太冷的話,走到最後,肉就開始發臭了。
鄧念英就經常吐槽,走來走去,最後吃兩塊臭肉。
扔是不可能扔的,哪怕有點臭了,也要堅持吃掉。
肥的煉油、吃油渣,帶骨頭的部分就炖排骨。
這種肉許新安都不讓許聰聰和許明明吃,小孩腸胃弱,别再給吃壞了。
所以親戚走到最後,就是許新安和鄧念英努力吃不新鮮或者有點臭的肉,給李雲錦和許聰聰姐妹倆再買塊好的。
總不能他們夫妻吃肉,讓老人孩子幹看着。
初六初七,許新安去完自己的兩個姨媽家,他這邊的親戚就走完了。
家裡的客人也招待的差不多了,初八初九,鄧念英就會去自己的兩個姐姐家拜年。
她不帶孩子去,不是不想帶,而是帶不了。
鄧念英是嫁人以後才學會騎自行車的,技術着實一般,而且她個子矮,騎二八大杠很費勁,上車的時候要先用右腳踩着腳蹬子溜腿,然後左腳踩住曲柄和鍊輪連接處的凸起才能騎上去。
蹬起來還得左扭右扭,下車也不是很順暢。
就這水平,讓她帶孩子是萬萬不能的。
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騎車堅決不帶人。
就算她能帶,許新安也不讓孩子去,張嘴就跟許聰聰說:“路上冷,你姨家也沒有好吃的,跑一趟就是白受罪,别去了。
” 許聰聰是想去的,她大姨會做一種地瓜丸子,先把地瓜蒸熟、然後弄成泥,加點白糖和面粉,揉成小丸子,下油鍋一炸,可好吃了! 許聰聰吃過一次,念念不忘,她家就不做這個,因為許新安覺得地瓜不是好東西,鬧饑荒的時候他都快吃吐了,現在看見地瓜就胃酸,一口都不想吃。
他覺得吃什麼都比吃地瓜強! 但是許聰聰不這麼想,她就喜歡吃地瓜,煮的、烤的、油炸的,還有她大姨做的炸地瓜丸子。
雞鴨魚肉她吃膩了,現在想換換口味! 她想去! 鄧念英帶不了她。
許新安不想讓她去。
但是她拉着鄧念英的車,不讓她去不行。
許新安哄她:“等你媽回來,讓她給你做。
” 鄧念英瞪他,誰做那熊玩意,又費事又不好吃。
她跟許新安一樣,特别怵地瓜,熬過大饑荒的人,誰不怵啊?吃了不光胃酸,還噎人、放屁,想想就覺得煩。
許聰聰說:“媽媽不會做,大姨會做。
” 鄧念英說:“誰說我不會做,我就是不願意做。
” 許新安:“……” 許聰聰說:“反正媽媽不做,我要去大姨家吃。
” 鄧念英說:“你大姨今天也不做。
” 許聰聰說:“她不做我就哭。
” 鄧念英:“……” 李雲錦哄她:“讓你媽趕緊走吧,再不走就晚了。
走親戚不能去太晚,好像是去趕飯點的,不好看。
你要吃我給你做。
” 許聰聰松開手,把她媽放走了。
她對奶奶還是有信心的。
等鄧念英走了,李雲錦想了想,跟許聰聰說:“咱們今天去你老姥爺家吃飯吧,讓你表大娘給你炸。
” 許新安說:“我跟姥爺說的是明天。
明天社哥他們也來,湊一桌。
” 許新安說的社哥,是他二姨媽、李雲錦二妹李雲燕的大兒子。
李雲錦表示:“咱就不能去吃兩頓嗎?那是你姥爺家,又不是外人。
明天再去吃一次呗。
” 許新安一想也對,四個人把門一鎖,就去了李雲錦的娘家。
李老爺子和李雲峰看見他們都很高興。
這父子倆都是光棍,李雲錦的母親和弟妹都死的比較早。
好在李雲峰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了,他的兒媳婦,也就是許聰聰的表大娘和表嬸,都挺會做飯的。
今天李家沒别的客人,李老爺子也沒把大閨女一家當客人,給他們擺七個碟子八個碗的,就是一大鍋土豆炖雞加粉皮,再給許聰聰安排上她心心念念的地瓜丸子,一大桌人吃得也開開心心。
許聰聰有地瓜丸子就行,别的全不在意。
吃完飯沒待太久,他們就趕緊回家了。
鄧念英沒帶鑰匙,萬一她回來的早了,連家都進不去。
晚上,許聰聰又吃了一次地瓜丸子,是鄧念英給她帶回來的。
許聰聰的大姨鄧念淑一聽她惦記着,就給她炸了一大碗,讓鄧念英回家之後給她再過油炸一下。
鄧念英問她:“好吃嗎?” “好吃。
” “你大姨好不好?” 許聰聰有奶就是娘,一邊吃一邊點頭,“好。
” 喜歡八零姐妹日常請大家收藏:()八零姐妹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