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蠢材

關燈
    朱總管接過書,便準備親自去蘇世子的院子走一趟。

     走到拱門處,回頭看了蘇國公一眼。

     昔日的探花郎,如今早已兩鬓斑白。

    雖然還算是精神矍铄,但終究還是沒有敵過歲月。

    不說别的,便是時光倒回到十年前,蘇國公也不會被蘇太後一個婦人輕易左右....... 由于常年忙碌,加上一直跟在蘇國公身邊,便一直沒有留意。

    如今再看,自己其實也老了許多。

     微不可察地歎了口氣,便轉身辦差去了。

     整個院子裡便隻剩下蘇國公一人,明明子孫滿堂,權勢滔天,但更多的時候還是獨身一人。

    不是蘇世子等人不想盡孝,實在是這麼多年都習慣了,習慣了但凡見面,即便是請安,也最終繞不開朝堂之事。

     蘇國公自己呢,也絕沒有心思想什麼天倫之樂,兒女情長。

    這偌大的國公府,與其是說是這百十人口的家,不如說是另一個衙門。

     看着在陽光的照射下,銀鏡在剛剛的絹帕上形成一個光點,不一會兒的功夫,一縷白煙便從那方好生生躺在案桌上并未被人觸碰的帕子上升起。

     蘇國公并未吃驚,靜靜地看着那方帕子燒成灰燼。

     這世上哪有什麼神佛,隻要有心,小小的一面鏡子便可為佛。

     可大魏的百姓不會這麼想,世家宗親不會這麼想。

     任憑皇帝再如何勤勉,大魏如今與先帝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隻要和鬼神挂鈎,百姓和群臣便會惶恐,日後若是再遇上荒年戰亂,這筆賬就隻會落到皇帝頭上。

     既然自稱天子,便要承擔上天之怒........ 史官是不會為了皇帝而筆下留情。

     此處陽光刺眼,遠處卻還飄散着巨大烏雲,這天說變也就變了....... ......... 福壽宮,蘇太後剛剛打發走本家的兄嫂,等殿内隻剩下胡姑姑時才終于忍不住将茶盞掃落在地。

     “這群爛泥扶不上牆的蠢材,眼睛便隻盯着西南那點土地,半分不考慮哀家如今的處境。

    ”蘇太後回想起剛剛胞兄的話便不由得怒從心起。

     胡姑姑心裡歎氣,往日裡對蘇太後的那些兄弟也很是瞧不上,但因為到底是太後娘娘的至親,她再得用也是個下人,怎麼都輪不到她說嘴。

     但今日那些人也實在是不顧體面了些,沒等請完安便着急忙慌地一通抱怨,雖然句句都是陛下不念舊日裡蘇家輔佐的情誼,但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要蘇太後想法子保住他們幾個在西南的田地。

     任憑蘇太後千算萬算,也沒料到有這般眼皮子淺的至親....... 要知道即便是昔年扶持皇帝登基,這些人可是一點力都沒出,全是蘇國公同她兩個人費心謀劃罷了。

     胡姑姑心裡也是納悶,明明都是姓蘇,當年蘇國公父親那一支也不過是偏執,如今卻是正好颠倒過來。

     蘇國公一門無論是哥兒還是姐兒,各個都有出息,便是最不像蘇家人的宸妃娘娘,也能陪王伴駕。

     要說全是蘇國公太厲害,那也不見得,太後的本家也不至于各個都不頂用。

     說得好聽些也都領了個富貴閑職,但也不過是看起來體面,世家裡誰看不出底細。

     若非蘇國公一家和蘇太後撐着,這些年都不過是酒囊飯袋,如今倒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将主意打到太後娘娘這兒。

     “太後也勿動怒,如今還都要靠您撐着。

    ”胡姑姑重新遞上一杯茶安撫道。

     蘇太後浸淫後宮多年,便是和皇帝對上,也甚少這麼失态過,可面對自家人,到底是沒忍住。

     她這一生無子無女,剛到先帝身邊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太子良娣,也并非一番風順,甚至可以說是艱難。

     到如今貴為太後,可以說是她“拼殺”一生才得來的結果。

     後宮幾十年,蘇太後早就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可對自己的父母兄弟,自問是從來沒有虧欠過。

     蘇太後平複了心情,從胡姑姑手中接過茶盞。

     \"素日裡他們是如何行事你是瞧見的,好在哀家也不指望他們,可如今皇帝漸漸勢大,堂叔的态度也難以揣摩,你看這一個個的僅僅盯着這點蠅頭小利,連欲來的風雨也沒意識到。

    \"蘇太後歎了口氣,語氣中帶着無奈。

     胡姑姑跟着蘇太後大半輩子,陪着蘇太後從豆蔻少女到東宮良娣,再到貴妃,直到章懷太子的生母過世這才當上了皇後。

     照理再有個孩子,這一生便算是圓滿了,這偏偏老天爺和她開了個玩笑,早些年先皇後薨逝後她其實懷上過一回,可惜早早便夭折在腹中。

     之後任憑她再如何調理,也是枉然....... 要是她有個孩子,若是她有個皇子,何苦要扶持旁人。

     “這些年舅老爺他們是太安逸了.......。

    ”胡姑姑有些心疼一人獨撐的蘇太後。

     蘇太後聞言哼了一聲道:“他們是心大,往日裡哀家也懶得理會他們,随他們安享富貴。

    說起來,如今家中無一人得用,也不全怪他們。

    哀家那位堂叔怎麼可能願意為他人做嫁衣,自與哀家心照不宣地合力謀劃開始,隻要堂叔還在,哀家的那群兄弟子侄,便隻能做個無所事事的富貴閑人。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姑姑微微颔首,這些年蘇國公的手段她是親見的。

     想當初蘇太後本家盡管得勢,但也僅僅相對于蘇國公父親那一支而言,在世家裡就如同皇帝未登基前的秦家一般,很是不夠看。

     要不然也不會将嫡女許給尚未登基的先帝做側室,不然若是還要做妾,也得等先帝登基後再說才對。

     即便是太子,隻要一日未登基,便是個需要賭上一把的未知數。

     就說越國夫人宇文湘,本該要成為大魏皇後,如今卻隻能年輕守寡,反觀出身遠遠不如的秦皇後,就是因為押對了寶,跟着皇帝水漲船高,從一個普通世家嫡女,一躍成為當朝最尊貴的女人。

     胡姑姑難免感歎一聲世事無常...... 可蘇國公這個人,無論是胡姑姑還是蘇太後本人,都無法違心地他隻是運氣使然。

     第一年科舉便被當時的明宗皇帝親定為探花郎,這世上哪有這種運氣? 蘇太後記憶中年輕時的蘇國公,在蘇家一種叔叔中簡直像個隐形人,就她一個一個女兒而言,若不是這人在科舉考場上一鳴驚人,她都不記得還有這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