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疑心

關燈
    若隻是單單對家裡不滿,也不可能走上死谏這條路。

    ” 畢竟就算被蘇氏除名,蘇婉在西南過得也照樣優渥。

     “父親放心,兒子已經吩咐下去。

    ”蘇二老爺應聲道。

     蘇國公微微颔首,繼而在躺椅上挪了挪身子。

     “姑爺留下,你們兩個先下去歇着吧。

    都到了做祖父的年紀,别不把身子當回事兒。

    回去也不用大動幹戈,此次便算了,隻一點,我蘇家容不下貪利之人。

    ” ………… 等兩人走後,蘇國公才重新看向隴西侯龐生道:“上回徐家女的事,料理清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龐生壓低聲音道:“有南安伯相助,加上吳王牽涉其中,陛下雖起了疑心,但為了宗室顔面不會大張旗鼓去查。

    ” “陛下起疑無妨,君臣相疑,也不是第一日了。

    不過是涉及先帝遺诏,陛下不得不謹慎罷了。

    ” 蘇國公拿起了一隻琺琅彩的小手爐,因為年紀大了,冬日裡難免畏寒。

     “可惜遺诏不在徐家女身上,匣子裡隻有宸妃娘娘的兩封手書。

    恐怕先帝有可能未将遺诏交予先長平侯徐鎮。

    ”龐生看着蘇國公的動作,撥了下屋内擺置在中央的火爐。

     “此事,世通兄弟兩個可知曉?” “不曾,兩位弟弟應該就是為了宸妃娘娘的手書,他們原想借太醫之手。

    後來您給我遞了消息,孫婿向他們探問過,世通也未隐瞞,我便攬了過來,用的理由也是為了宸妃娘娘,手書交給他們後當場就焚了,兩位弟弟也未多問。

    ” 蘇國公對這兩個孫子倒還算滿意,識時務,不是不疑心,而是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

     “先帝當時無人可信,除了徐鎮還真想不出第二個人。

    ”蘇國公語氣甚是輕松,仿佛說的不是可以将大魏,鬧得天翻地覆的先帝遺诏。

     龐生在一旁靜立不語,等着蘇國公默默思考。

     “罷了,若真有這遺诏,早晚會露出端倪。

    亦有可能在哪位藩王手上。

    ”蘇國公微微歎了口氣。

     龐生又說了幾句當日的情形,蘇國公才讓他告退。

     隻是等他走到門邊,身後卻又幽幽傳來句話。

     “對了,老夫若記得沒錯,昔年你與徐家女定過親吧?” 語氣仿佛隻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懷般,但龐生聞言不禁身影微愣。

     比起和蘇國公談起陰謀算計,此刻看似慈祥的長輩,才最讓人膽寒。

     一雙曆經兩朝,在陰謀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眼眸,正銳利地盯着他,偏偏嘴角還含着一絲笑意。

     國公爺這是疑他了? 但轉念一想,倒也沒有不平。

    走到蘇國公這一步,恐怕不比皇帝好多少,都是孤身一人立于高處。

     “祖父記得不錯,乃多年前家父和先長平侯酒後定下的。

    ”龐生回答地穩穩當當。

     “難為你了,畢竟年少相識。

    ”蘇國公歎道。

     “不是孫婿涼薄,年少往來,其實也不過爾爾。

    雖子不言父過,但帝都世家皆知,家父行事荒唐。

    隴西侯府早已不比早年,我同弟弟也時常為人恥笑。

    是祖父和嶽父大人提攜,我才能娶到妙兒這般賢惠的妻室,将家中上下,打理地井井有條。

    妙兒最心疼宸妃娘娘,徐家女意圖陷害娘娘,就算沒有遺诏一事,孫婿也舍不得讓妙兒憂心。

    ”龐生語氣誠懇。

     蘇國公笑道:“知道你們兄弟兩個以前不容易,說不上提攜,你是上進之人,又和妙丫頭注定有這段緣分罷了。

    ” 言至此處,蘇國公似是想起了什麼。

     “可惜你們夫妻還未有子嗣,說起來你們成親也有三年了。

    再過兩年吧,若妙丫頭還未有喜訊,就讓你嶽父嶽母勸勸她。

    好歹讓你先有個孩子,庶出子女交給她教養也是一樣的。

    ” 蘇國公倒是真心為龐生思慮起了子嗣問題。

     可龐生也沒敢應下,隻能說緣分未到,不着急雲雲。

     ………… 等龐生走後,整個文修齋終于隻剩下蘇國公一個人。

     屋内炭火不時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室内更顯靜谧。

     這一局,是他輸給了太後。

     嘗試過,隻是這條“船”,蘇氏可能真地下不了了。

     書架上的四書五經早已蒙塵,那年手捧書卷,豐神如玉的探花郎,終究是沾染上塵埃,陷于溝渠。

     喜歡朕心愛的傻姑娘請大家收藏:()朕心愛的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