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蠢材
關燈
小
中
大
堂叔,隻偶爾在旁人口中聽到過一兩句閑言碎語,還都不是好話。
言說這人不識擡舉,便是個旁支的子弟,家族裡也有蔭封,在那個世家極盛的時期,就算還聲名不顯的蘇家,得到的蔭封也不是一個普通進士可比。
可蘇國公偏偏不走尋常路,跟着一衆寒門子弟,頂着家族的壓力,進了明宗三十年的科考場。
命運的齒輪也就在那時改變了方向,之後不久,蘇國公的原配夫人便死在了産房裡,剛生下蘇國公的第五子。
守了一年妻孝,便娶了大貴族周氏的女兒。
但世事無常,就在衆人以為這位探花郎要大展宏圖的時候,皇帝又親自下令,将自己曾經親口贊過的探花郎派到了偏遠之地外放。
蘇太後記得當時掌握家族大權的祖父和叔叔們并未阻攔,與其說是不敢違抗聖命,不如說是樂見其成。
家族中有人鋒芒太露,還是旁支的人,便顯得他們太過無能。
他們甯願要個隻能安安分分扶持嫡脈的蔭官,也不要什麼終将淩駕于他們之上的能臣。
能臣是皇帝的,是大魏的,但不是蘇家的,既然如此,要來何用? 除了蘇家的小心思,蘇太後不免想起那年在世家掀起了風雨,那篇讓他堂叔盛極一時,又墜入地獄的文章,縱觀蘇國公一生,大概是唯一的“敗筆”。
可饒是如此,這人還是憑着一己之力重回帝都,還讓她不得不依仗。
隻是時移世易,如今她這個皇太後的母家倒成了旁支....... 看着自家那群越來越不堪大用的兄弟子侄,蘇太後有時候不經會回想,若是她的祖父和父親還在世,可以改變這種局面嗎? 答案很顯然,在這個大魏第一權臣面前,自家便是在最鼎盛的時候,将所有人捆成一捆,也難以擋住這位堂叔的青雲路。
所以如今蘇國公将自家那群晚輩養成廢物,到底是轄制她,害怕局面改變,還是報複當年自家的打壓? 此事的答案,估計隻有蘇國公自己知道了....... 思及此,蘇太後眸中閃過一抹厲色,便是堂叔做何謀劃,要對付皇帝,要維持着蘇氏一門的尊貴體面,總歸繞不過她這個名正言順的皇太後,皇帝都不得不“孝順”的嫡母。
也正是這份底氣,她才決心敲打這位老謀深算的堂叔。
既然當初上了這艘船,便容不得他再留什麼後路,國公府生死都隻能和她綁在一起。
蘇太後愈發冷靜,思索着自蘇婉自戕後的種種,皇帝倒是會拿捏人心。
本以為皇帝會直接找國公府發難,嚴查圈地以及留縣主簿被滅門一事,圈地一事還未釀成大禍,她特意選在此時揭開,也不是真想和國公府翻臉。
想着給皇帝遞一把刀,借着皇帝的手來敲打蘇國公,誰知道皇帝壓根沒想要這口頭的便宜。
皇帝啊.......想要的是實際的好處,竟然意在蘇家在西南的兩萬畝田地。
這下子連她本家也牽扯進去........ 方才氣血上湧,如今再細想想,西南的田地,自家的份例可不比國公府少。
國公府不介意那點利益,更在乎皇帝對世家的态度,自己第一世家的地位,但對那群坐吃山空的蠢材們可不就是傷筋動骨嗎? ...... 福壽宮外突然想起一陣動靜,蘇太後示意胡姑姑去瞧瞧。
等了片刻,胡姑姑便重新進殿,臉上多了絲喜意。
“太後娘娘,國公府送了節禮過來。
” 蘇太後聞言便坐直了身子,順手接過禮單,略略一掃,比往年還要重上一分,心下才算松了口氣。
活到蘇太後這個份上,跟着先帝也過過紙醉金迷的日子,自然不在乎這點東西。
她真正想探查的是自己那位堂叔的意思,在知曉她的敲打之意後願不願意退讓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顯然,蘇國公退了一步,但同時,這比往年遲了好幾日的節禮,也是在反過來提醒她。
掃到最後一行時,蘇太後微微皺眉。
\"書?\" “沒錯,聽說是國公爺親口吩咐下去,讓世子夫人加上的。
國公府的人說,國公爺言說讓太後娘娘切勿再勞心費神,細讀此書。
”胡姑姑解釋道。
“勞心費神?.......哀家這位堂叔可真是......。
”蘇太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她為何會勞心費神?還不是因為國公府送進來個不頂用,隻能看着逗樂的小阿朝?還不是她這位心知肚明的好堂叔有了退卻之意? 這是在反過來拿這句話來明着敲打她呢....... 蘇太後也不惱,當真拿起這本書好好研讀起來,胡姑姑就瞧自家主子從剛開始的随意,慢慢變得專注,看到一半還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看封面,像是這本才華橫溢的蘇國公推薦的雜書有多麼引人入勝一樣。
胡姑姑便打算退下去備膳,沒成想剛放下簾子外面又哄鬧起來。
胡姑姑皺皺眉,打算去看看,簾内的蘇太後卻是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力道重地讓胡姑姑有些吃痛。
“叫人進來.....。
” 胡姑姑聽着這略微顫抖的聲音,心下一驚,看着蘇太後沒有放手的意思,隻能在殿内高聲傳人進來詢問。
來人是胡姑姑手下的副掌事,素日裡十分穩妥,此刻卻是面色難看。
進殿便撲通跪在地上,聲音竟然和蘇太後如出一轍地不穩。
“太後娘娘........北宮出事了。
宗廟突降天火,先帝的牌位連帶着大殿全都被燒了。
” 胡姑姑聞言,腦子裡嗡地一聲,下意識便想跪下。
簾内一片寂靜,抓住胡姑姑手腕的那隻手也松了力道。
“太後娘娘.......。
”胡姑姑試探喚了聲,以為太後天火給驚着或是感傷于先帝的牌位被燒。
可簾内依舊寂靜,能胡姑姑打算掀開來看看蘇太後的情況,簾内的蘇太後卻突然發出一聲笑。
胡姑姑:? 先是一聲,後來蘇太後笑得愈發開懷,徒留胡姑姑和副掌事面面相觑。
等笑夠了,也沒舍得将手中書卷放下. “這還有點意思......”蘇太後又翻了兩頁,語氣中帶了絲不易察覺地狂熱。
喜歡朕心愛的傻姑娘請大家收藏:()朕心愛的傻姑娘
言說這人不識擡舉,便是個旁支的子弟,家族裡也有蔭封,在那個世家極盛的時期,就算還聲名不顯的蘇家,得到的蔭封也不是一個普通進士可比。
可蘇國公偏偏不走尋常路,跟着一衆寒門子弟,頂着家族的壓力,進了明宗三十年的科考場。
命運的齒輪也就在那時改變了方向,之後不久,蘇國公的原配夫人便死在了産房裡,剛生下蘇國公的第五子。
守了一年妻孝,便娶了大貴族周氏的女兒。
但世事無常,就在衆人以為這位探花郎要大展宏圖的時候,皇帝又親自下令,将自己曾經親口贊過的探花郎派到了偏遠之地外放。
蘇太後記得當時掌握家族大權的祖父和叔叔們并未阻攔,與其說是不敢違抗聖命,不如說是樂見其成。
家族中有人鋒芒太露,還是旁支的人,便顯得他們太過無能。
他們甯願要個隻能安安分分扶持嫡脈的蔭官,也不要什麼終将淩駕于他們之上的能臣。
能臣是皇帝的,是大魏的,但不是蘇家的,既然如此,要來何用? 除了蘇家的小心思,蘇太後不免想起那年在世家掀起了風雨,那篇讓他堂叔盛極一時,又墜入地獄的文章,縱觀蘇國公一生,大概是唯一的“敗筆”。
可饒是如此,這人還是憑着一己之力重回帝都,還讓她不得不依仗。
隻是時移世易,如今她這個皇太後的母家倒成了旁支....... 看着自家那群越來越不堪大用的兄弟子侄,蘇太後有時候不經會回想,若是她的祖父和父親還在世,可以改變這種局面嗎? 答案很顯然,在這個大魏第一權臣面前,自家便是在最鼎盛的時候,将所有人捆成一捆,也難以擋住這位堂叔的青雲路。
所以如今蘇國公将自家那群晚輩養成廢物,到底是轄制她,害怕局面改變,還是報複當年自家的打壓? 此事的答案,估計隻有蘇國公自己知道了....... 思及此,蘇太後眸中閃過一抹厲色,便是堂叔做何謀劃,要對付皇帝,要維持着蘇氏一門的尊貴體面,總歸繞不過她這個名正言順的皇太後,皇帝都不得不“孝順”的嫡母。
也正是這份底氣,她才決心敲打這位老謀深算的堂叔。
既然當初上了這艘船,便容不得他再留什麼後路,國公府生死都隻能和她綁在一起。
蘇太後愈發冷靜,思索着自蘇婉自戕後的種種,皇帝倒是會拿捏人心。
本以為皇帝會直接找國公府發難,嚴查圈地以及留縣主簿被滅門一事,圈地一事還未釀成大禍,她特意選在此時揭開,也不是真想和國公府翻臉。
想着給皇帝遞一把刀,借着皇帝的手來敲打蘇國公,誰知道皇帝壓根沒想要這口頭的便宜。
皇帝啊.......想要的是實際的好處,竟然意在蘇家在西南的兩萬畝田地。
這下子連她本家也牽扯進去........ 方才氣血上湧,如今再細想想,西南的田地,自家的份例可不比國公府少。
國公府不介意那點利益,更在乎皇帝對世家的态度,自己第一世家的地位,但對那群坐吃山空的蠢材們可不就是傷筋動骨嗎? ...... 福壽宮外突然想起一陣動靜,蘇太後示意胡姑姑去瞧瞧。
等了片刻,胡姑姑便重新進殿,臉上多了絲喜意。
“太後娘娘,國公府送了節禮過來。
” 蘇太後聞言便坐直了身子,順手接過禮單,略略一掃,比往年還要重上一分,心下才算松了口氣。
活到蘇太後這個份上,跟着先帝也過過紙醉金迷的日子,自然不在乎這點東西。
她真正想探查的是自己那位堂叔的意思,在知曉她的敲打之意後願不願意退讓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顯然,蘇國公退了一步,但同時,這比往年遲了好幾日的節禮,也是在反過來提醒她。
掃到最後一行時,蘇太後微微皺眉。
\"書?\" “沒錯,聽說是國公爺親口吩咐下去,讓世子夫人加上的。
國公府的人說,國公爺言說讓太後娘娘切勿再勞心費神,細讀此書。
”胡姑姑解釋道。
“勞心費神?.......哀家這位堂叔可真是......。
”蘇太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她為何會勞心費神?還不是因為國公府送進來個不頂用,隻能看着逗樂的小阿朝?還不是她這位心知肚明的好堂叔有了退卻之意? 這是在反過來拿這句話來明着敲打她呢....... 蘇太後也不惱,當真拿起這本書好好研讀起來,胡姑姑就瞧自家主子從剛開始的随意,慢慢變得專注,看到一半還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看封面,像是這本才華橫溢的蘇國公推薦的雜書有多麼引人入勝一樣。
胡姑姑便打算退下去備膳,沒成想剛放下簾子外面又哄鬧起來。
胡姑姑皺皺眉,打算去看看,簾内的蘇太後卻是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力道重地讓胡姑姑有些吃痛。
“叫人進來.....。
” 胡姑姑聽着這略微顫抖的聲音,心下一驚,看着蘇太後沒有放手的意思,隻能在殿内高聲傳人進來詢問。
來人是胡姑姑手下的副掌事,素日裡十分穩妥,此刻卻是面色難看。
進殿便撲通跪在地上,聲音竟然和蘇太後如出一轍地不穩。
“太後娘娘........北宮出事了。
宗廟突降天火,先帝的牌位連帶着大殿全都被燒了。
” 胡姑姑聞言,腦子裡嗡地一聲,下意識便想跪下。
簾内一片寂靜,抓住胡姑姑手腕的那隻手也松了力道。
“太後娘娘.......。
”胡姑姑試探喚了聲,以為太後天火給驚着或是感傷于先帝的牌位被燒。
可簾内依舊寂靜,能胡姑姑打算掀開來看看蘇太後的情況,簾内的蘇太後卻突然發出一聲笑。
胡姑姑:? 先是一聲,後來蘇太後笑得愈發開懷,徒留胡姑姑和副掌事面面相觑。
等笑夠了,也沒舍得将手中書卷放下. “這還有點意思......”蘇太後又翻了兩頁,語氣中帶了絲不易察覺地狂熱。
喜歡朕心愛的傻姑娘請大家收藏:()朕心愛的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