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未来可期,山河入卷?
關燈
小
中
大
“張董事長,馬工說你有福氣,這福氣也太大了!鐵礦按年産300萬噸礦石計算,可持續生産至少25年。
金礦選廠按年處理30萬噸礦石,可持續生産10年。
你算算,這是多麼巨大的财富啊?” 聽到這些話,張玉龍臉上寫滿開心,礦業公司的衆人也是群情激動。
這麼巨大的收益,他們也能跟着受益,都感覺前途一片光明。
第四天上午9點30分。
這天,勘探院和測繪院的人員沒有再去野外,他們在住處整理數據資料,繪制草圖。
而張玉龍和礦業公司的衆人又來到荒山,登上高處勘察地形。
山上的殘雪在陽光下雪白刺眼,張玉龍踩着咯吱作響的冰殼登上坡頂,身後十餘人如螞蟻般在褐紅色山岩上蜿蜒。
山體岩層斷面像被巨斧劈開,裸露着暗金與鐵鏽交織的礦脈。
山頂初春寒風凜冽,張玉龍站在前面。
總經理李國華、副總經理陳岩松、總工程師王立群、副總經理張曉波、地質勘探部經理周明遠、采礦部經理劉振華、選礦部經理吳麗娟、技術部經理黃文斌、生産調度部經理趙國強、安全部經理徐衛東和保衛部經理陳建華及8名保安隊員圍在身後。
登高遠望,衆人都覺神清氣爽。
總經理李國華雙手舉着高倍軍用望遠鏡觀察四周環境,眉頭緊鎖,似乎在努力将眼前的景象與腦海中未來廠區藍圖對應起來。
他緩緩轉動望遠鏡,從山的這一側掃視到另一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陽光照在他專注的臉上,映出歲月的痕迹和對未來的期許。
突然,他的眼神一亮,似乎發現了什麼,對遠處一處區域細心觀察。
幾分鐘後,招呼身後的總工王立群過來共同查看。
兩人低聲交流着,時而點頭,時而搖頭,顯然對所見之景象各有見解。
接下來,副總經理陳岩松、地質勘探部經理周明遠、采礦部經理劉振華、選礦部經理吳麗娟、技術部經理黃文斌、生産調度部經理趙國強、安全部經理徐衛東和保衛部經理陳建華這些人都上前分别查看。
這些專業的礦業人士經過十幾分鐘的簡單商議,由總經理李國華向進行張玉龍彙報:“董事長,你看看那片區域。
”他将望遠鏡遞給張玉龍,并指明方向。
張玉龍接過軍用望遠鏡,向他手指方向看去。
李國華則繼續彙報道:“那片林地和附近丘陵荒地我們認為可以建設鐵礦和金礦選礦廠。
距離這裡5.6公裡,6公裡半徑範圍内沒有任何村莊、建築物。
而且處于元寶村和小湯溝村下風處位置,避免将來粉塵吹向居民區。
” “将兩個選廠建為東區和西區,中間留500米緩沖區。
金礦選廠建在東區,鐵礦選廠建在西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建在中樞區。
” 總工王立群接話道:“根據劉工他們的測算,我們又論證了一下。
鐵礦選廠按100畝土地預留,金選廠按80畝土地預留。
加上附屬建築和設施,以及尾礦庫等占地,我們暫估算用地300畝。
那片區域目測土地面積有600畝至800畝,完全夠用。
那裡明顯是丘陵荒地和少部分林地,不可能是耕地。
董事長,你覺得這個方案可以嗎?” 在張玉龍老家的山區環境地形,耕地面積很少。
這種丘陵荒地地貌很多,幾乎沒有可利用價值。
張玉龍點點頭,說道:“如果大家都認為可以的話,那我也沒意見,就這麼定吧。
另外,我的要求是,無論采礦還是選廠生産還有礦區道路運輸,一定要減少對這裡環境的破壞。
我要的是可持續發展,你們都是專業人士,要想辦法采取措施保護這裡的環境。
我可不想在老家被鄉親們戳後脊梁,罵我是黑心商人!” 李國華、王立群
金礦選廠按年處理30萬噸礦石,可持續生産10年。
你算算,這是多麼巨大的财富啊?” 聽到這些話,張玉龍臉上寫滿開心,礦業公司的衆人也是群情激動。
這麼巨大的收益,他們也能跟着受益,都感覺前途一片光明。
第四天上午9點30分。
這天,勘探院和測繪院的人員沒有再去野外,他們在住處整理數據資料,繪制草圖。
而張玉龍和礦業公司的衆人又來到荒山,登上高處勘察地形。
山上的殘雪在陽光下雪白刺眼,張玉龍踩着咯吱作響的冰殼登上坡頂,身後十餘人如螞蟻般在褐紅色山岩上蜿蜒。
山體岩層斷面像被巨斧劈開,裸露着暗金與鐵鏽交織的礦脈。
山頂初春寒風凜冽,張玉龍站在前面。
總經理李國華、副總經理陳岩松、總工程師王立群、副總經理張曉波、地質勘探部經理周明遠、采礦部經理劉振華、選礦部經理吳麗娟、技術部經理黃文斌、生産調度部經理趙國強、安全部經理徐衛東和保衛部經理陳建華及8名保安隊員圍在身後。
登高遠望,衆人都覺神清氣爽。
總經理李國華雙手舉着高倍軍用望遠鏡觀察四周環境,眉頭緊鎖,似乎在努力将眼前的景象與腦海中未來廠區藍圖對應起來。
他緩緩轉動望遠鏡,從山的這一側掃視到另一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陽光照在他專注的臉上,映出歲月的痕迹和對未來的期許。
突然,他的眼神一亮,似乎發現了什麼,對遠處一處區域細心觀察。
幾分鐘後,招呼身後的總工王立群過來共同查看。
兩人低聲交流着,時而點頭,時而搖頭,顯然對所見之景象各有見解。
接下來,副總經理陳岩松、地質勘探部經理周明遠、采礦部經理劉振華、選礦部經理吳麗娟、技術部經理黃文斌、生産調度部經理趙國強、安全部經理徐衛東和保衛部經理陳建華這些人都上前分别查看。
這些專業的礦業人士經過十幾分鐘的簡單商議,由總經理李國華向進行張玉龍彙報:“董事長,你看看那片區域。
”他将望遠鏡遞給張玉龍,并指明方向。
張玉龍接過軍用望遠鏡,向他手指方向看去。
李國華則繼續彙報道:“那片林地和附近丘陵荒地我們認為可以建設鐵礦和金礦選礦廠。
距離這裡5.6公裡,6公裡半徑範圍内沒有任何村莊、建築物。
而且處于元寶村和小湯溝村下風處位置,避免将來粉塵吹向居民區。
” “将兩個選廠建為東區和西區,中間留500米緩沖區。
金礦選廠建在東區,鐵礦選廠建在西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建在中樞區。
” 總工王立群接話道:“根據劉工他們的測算,我們又論證了一下。
鐵礦選廠按100畝土地預留,金選廠按80畝土地預留。
加上附屬建築和設施,以及尾礦庫等占地,我們暫估算用地300畝。
那片區域目測土地面積有600畝至800畝,完全夠用。
那裡明顯是丘陵荒地和少部分林地,不可能是耕地。
董事長,你覺得這個方案可以嗎?” 在張玉龍老家的山區環境地形,耕地面積很少。
這種丘陵荒地地貌很多,幾乎沒有可利用價值。
張玉龍點點頭,說道:“如果大家都認為可以的話,那我也沒意見,就這麼定吧。
另外,我的要求是,無論采礦還是選廠生産還有礦區道路運輸,一定要減少對這裡環境的破壞。
我要的是可持續發展,你們都是專業人士,要想辦法采取措施保護這裡的環境。
我可不想在老家被鄉親們戳後脊梁,罵我是黑心商人!” 李國華、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