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有本事的哥兒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8章有本事的哥兒
當晚,十來個兄弟就跟着楊川上了船,都是人高馬大,又有點本事在身的。
東家挺滿意,給這群漢子安排的都是好的吃食。
指着人賣命,那當然就得對人好些。
船上風大,楊川躲在船尾的貨物箱子後面避風。
顧老七直接靠着箱子打起了呼嚕。
陸行安也靠在箱子後邊,正低着頭,專心緻志的刻他的木頭。
楊川看了看,覺得他刻的是把梳子,“天天看你刻,是給家裏人的?” 陸行安一聽他說家裏人,嘴角就忍不住揚起來。
“給我夫郎的,我想自己刻,想他的時候就刻。
” 楊川樂了,心想那你可是時時刻刻都在想夫郎了。
樂了一會,他又伸手摸了摸自己貼身穿着的小薄襖:“唉,想人的滋味不好受啊,我吃飯都不香了。
” 陸行安一下子就樂開了:“就你今天這一口氣吃了十來個饅頭的胃口,還是吃的不香的時候?那你吃的香的時候得費多少糧食。
” 楊川“嘿嘿”樂了起來。
“我能吃,我夫郎包的餃子我能一口氣吃個五六碗,還得是大海碗……。
” 陸行安聽的直樂。
兩個漢子聽着風聲,瞧着湖面,心裏記挂的全是家裏那個小人兒。
蘇雲錦也睡不着,沒有楊川在跟前,他是真不習慣。
腳冷了沒人給捂,被子踢了沒人給蓋,沒有楊川這個火爐子在,他自己連被窩都捂不熱, 被窩裏的湯婆子還沒入夜就涼了,不暖和不說,還挺凍人。
這一夜也就睡了個囫囵覺,蘇雲錦揉着眼睛下了床,還沒穿好鞋,蘇雲燦就跑進了屋。
“哥,趕緊起來,吃早飯了。
” 蘇雲錦應了聲:“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就來。
” 早飯陳姨娘做了小米粥和饅頭。
蘇雲錦吃着米粥和腌冬菇。
“這菇子還是我們上山去撿的,撿菇子可好玩了。
” 姜清蓮也夾了口冬菇吃:“是好吃,這些都是楊川拿來的,這孩子,有點好的就往家裏拿,真是孝順。
” 蘇雲錦吃飽了飯,他擱下碗,說:“這會誇他做什麽?他又不在,等他回來了你當面誇他。
” 姜清蓮戳了戳蘇雲錦的腦袋,“你這哥兒,都被楊川寵上天了。
” 這邊娘倆說着笑,那邊蘇雲燦就拉着蘇再道和陳姨娘說自己的打算。
蘇再道挺支持:“小攤好擺,可織布的家夥事我們沒有,你打算怎麽弄?” 蘇雲燦早想好了對策:“我不打算先置辦織布機,我想直接從布農的手裏收布,我們賣布是其次,主要的是賣手藝,做衣裳的手藝。
” 陳姨娘點頭:“這倒是個法子,既省了織布的時間,還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 蘇在道聽的也是直點頭:“成,小燦,你是個能做生意的。
” 蘇雲燦被誇的直笑。
蘇雲錦也朝他豎大拇指,心想,這哥兒可比自己有本事。
村裏的布好收,鎮子周邊有好幾個村子都是以織布為生的。
當天陳姨娘就帶着小哥倆去了挨着鎮子的一個村子。
陳姨娘從前在布莊做活計的時候也常收他們村的布,這裏的人她也都熟悉,她輕車熟路的就把兩個哥兒帶到村子織布的大戶家。
織布娘一見是陳姨娘立馬就熱情的上來迎:“陳姐?哎呦,可有好些年沒見着你了。
” 陳姨娘朝她笑,“是好些年了,這些年忙着帶孩子,都少出來了。
” 織布娘把他們往院子裏帶,院子裏坐了一院的織布工人,都在
東家挺滿意,給這群漢子安排的都是好的吃食。
指着人賣命,那當然就得對人好些。
船上風大,楊川躲在船尾的貨物箱子後面避風。
顧老七直接靠着箱子打起了呼嚕。
陸行安也靠在箱子後邊,正低着頭,專心緻志的刻他的木頭。
楊川看了看,覺得他刻的是把梳子,“天天看你刻,是給家裏人的?” 陸行安一聽他說家裏人,嘴角就忍不住揚起來。
“給我夫郎的,我想自己刻,想他的時候就刻。
” 楊川樂了,心想那你可是時時刻刻都在想夫郎了。
樂了一會,他又伸手摸了摸自己貼身穿着的小薄襖:“唉,想人的滋味不好受啊,我吃飯都不香了。
” 陸行安一下子就樂開了:“就你今天這一口氣吃了十來個饅頭的胃口,還是吃的不香的時候?那你吃的香的時候得費多少糧食。
” 楊川“嘿嘿”樂了起來。
“我能吃,我夫郎包的餃子我能一口氣吃個五六碗,還得是大海碗……。
” 陸行安聽的直樂。
兩個漢子聽着風聲,瞧着湖面,心裏記挂的全是家裏那個小人兒。
蘇雲錦也睡不着,沒有楊川在跟前,他是真不習慣。
腳冷了沒人給捂,被子踢了沒人給蓋,沒有楊川這個火爐子在,他自己連被窩都捂不熱, 被窩裏的湯婆子還沒入夜就涼了,不暖和不說,還挺凍人。
這一夜也就睡了個囫囵覺,蘇雲錦揉着眼睛下了床,還沒穿好鞋,蘇雲燦就跑進了屋。
“哥,趕緊起來,吃早飯了。
” 蘇雲錦應了聲:“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就來。
” 早飯陳姨娘做了小米粥和饅頭。
蘇雲錦吃着米粥和腌冬菇。
“這菇子還是我們上山去撿的,撿菇子可好玩了。
” 姜清蓮也夾了口冬菇吃:“是好吃,這些都是楊川拿來的,這孩子,有點好的就往家裏拿,真是孝順。
” 蘇雲錦吃飽了飯,他擱下碗,說:“這會誇他做什麽?他又不在,等他回來了你當面誇他。
” 姜清蓮戳了戳蘇雲錦的腦袋,“你這哥兒,都被楊川寵上天了。
” 這邊娘倆說着笑,那邊蘇雲燦就拉着蘇再道和陳姨娘說自己的打算。
蘇再道挺支持:“小攤好擺,可織布的家夥事我們沒有,你打算怎麽弄?” 蘇雲燦早想好了對策:“我不打算先置辦織布機,我想直接從布農的手裏收布,我們賣布是其次,主要的是賣手藝,做衣裳的手藝。
” 陳姨娘點頭:“這倒是個法子,既省了織布的時間,還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 蘇在道聽的也是直點頭:“成,小燦,你是個能做生意的。
” 蘇雲燦被誇的直笑。
蘇雲錦也朝他豎大拇指,心想,這哥兒可比自己有本事。
村裏的布好收,鎮子周邊有好幾個村子都是以織布為生的。
當天陳姨娘就帶着小哥倆去了挨着鎮子的一個村子。
陳姨娘從前在布莊做活計的時候也常收他們村的布,這裏的人她也都熟悉,她輕車熟路的就把兩個哥兒帶到村子織布的大戶家。
織布娘一見是陳姨娘立馬就熱情的上來迎:“陳姐?哎呦,可有好些年沒見着你了。
” 陳姨娘朝她笑,“是好些年了,這些年忙着帶孩子,都少出來了。
” 織布娘把他們往院子裏帶,院子裏坐了一院的織布工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