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三十二相

關燈
    趙鶴年聽他講完,不由眉頭皺起,問道:“既然如此,此物可說為佛門聖物,大師何以交與我手?” 湛明和尚呼了聲佛号,道:“此燈對貧僧而言用處更甚貝葉,貧僧又何惜此經?天意将此燈送于貧僧之手,貧僧又該以何物了結因果?方才貧僧那三樣經文之中,乃是仙、佛、魔道神通各一,施主偏偏選中貝葉,看來施主與佛門機緣不淺呢?” 趙鶴年雖未到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這三言兩語尚不能動搖道心。

    于是淡笑回道:“道本無名,無所不包。

    若以外物來分,實落下乘。

    ” 湛明和尚笑道:“施主所言甚是。

    佛主聖物猶在,卻正傳已失。

    可見佛法由心不由物,心傳佛自在。

    施主慧根不淺,道心自明。

    ” 趙鶴年搖搖頭,又問道:“不知佛主貝葉經文如何識讀?這經中又所說何意?” 湛明和尚道:“佛主三十二頁貝葉經文蘊含三十二神通,參悟大成可應化三十二相。

    佛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

    方才所說,以心傳心,施主可自行參悟?” 趙鶴年聞言不由一愣,略加思索後,問道:“大師是說,每個人參悟都不盡相同?” 湛明和尚聞言,哈哈一笑,說道:“施主果然聰慧。

    若把佛法比做花朵,固然花朵本身不變,但觀者不同,所見就各有不同,你再讓他們繪制出來,則更是天差地别了。

    ” 趙鶴年拱手一禮,道:“多謝大師指點。

    ” 湛明和尚也還了一禮道:“貧道此行目的已經達到,此刻便回轉古岩寺,閉關參悟此燈奧秘。

    若是他朝有所成就,再來拜謝施主恩澤”。

    說完便領着寂空和尚離去,趙鶴年忙呼喊“留步”,那湛明和尚一步十丈,領着寂空和尚轉瞬離去。

     趙鶴年看着老和尚離去背影,不由怅然若失。

    拿着貝葉慢慢坐了下來,細細觀看貝葉,隻覺其上文字宛如天成,卻并無一個認識,又不知從何處看起。

    右手一翻,掌上又現出三片貝葉,與方才那片一般無二。

     趙鶴年自從陰風老祖手中得到這三片貝葉,雖多次查看,卻并無一個認得。

    今日雖得指點,也并不知竅門。

    知道不是急切間的事,于是便将貝葉收起。

    又将那根紫竹拿在手中